孫悟空為什么要婉拒觀音賜名 背后有什么隱情?
《西游記》原著第8回“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觀音從西天雷音寺到大唐長安尋找取經(jīng)人路上,先后降服勸化了沙和尚、豬八戒,并給它倆賜法名,一個叫沙悟凈,一個叫豬悟能,都是悟字輩的,但最后到五行山后,卻發(fā)生了一件尷尬的事——觀音準備給他孫猴子取法名時,被悟空婉言謝絕了,他聲稱自己已經(jīng)有名字了,不勞煩觀音菩薩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背后到底有什么隱情,請跟隨江湖哥一起到原著第8回一探究竟吧——
那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圣道:“圣經(jīng)云:‘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慵扔写诵?,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jīng)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大圣聲聲道:“愿去!愿去!”菩薩道:“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大圣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逼兴_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蹦谴笫ヒ娦悦餍臍w佛教,這菩薩留情在意訪神僧。
從這段描述和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孫大圣是在被五行山壓迫了500年后而被迫“妥協(xié)”的,此時觀音好比就是孫猴子的救命稻草,只要能放他出來,讓他重獲新生,不管是誰,提什么樣的條件,我想孫悟空都會答應(yīng)的。但即便是這樣關(guān)乎生死存亡的情況下,悟空還是果斷拒絕了觀音菩薩的賜名意愿,難道真的是不想給觀音添麻煩?非也!即便擱在今天,領(lǐng)導(dǎo)說小張小李我給你取個昵稱,你敢拒絕嗎?何況這個人是有錢有勢有背景,而且這個人把你救出來之后還答應(yīng)給你一個美好的前程,你還舍得拒絕嗎?你還敢那么輕易的駁他的面子嗎?我想好多人恐怕早就磕頭認干爹干媽了!那么說半天,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孫悟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觀音賜名的呢?原因大致有兩點。
一是孫悟空從小到大,真正心甘情愿主動磕頭拜師的只有菩提老祖一個人。整部《西游記》中,孫悟空打心眼里佩服和敬畏的人也只有菩提老祖一個人,“孫悟空”這名字就是菩提老祖當(dāng)年親自給他取的,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钡灿悬c信仰和血性的男人,都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和困難改名換姓,做那三姓家奴。雖然,菩提祖師最后把孫悟空逐出了師門,但是悟空心底里還是很敬重自己這位師長的。而且,這位老師的身份、地位和本事遠遠超過了觀音。在江湖上混,要的就是這份名氣,誰會舍高求低,高職低就呢?至于悟空為什么會被菩提祖師逐出師門,江湖哥在“西游江湖”第4期《是什么讓孫悟空和菩提老祖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的?》一文中進行了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熊在江湖”進行免費訂閱。
二是觀音和孫悟空之間有“過節(jié)”,雖然他兩個沒有正面交過鋒,但是第一次抓住孫悟空的人是誰?是二郎神也!那么二郎神又是誰向玉帝舉薦了來滅孫悟空的?觀音是也!還有,孫悟空和二郎神打得難舍難分,殊死相搏時,是誰提議用“暗器”偷襲孫悟空的?是觀音大士也!所以,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對觀音菩薩的心情可謂是愛恨交加,非常復(fù)雜,他既敬佩觀音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菩薩心腸,但也恨觀音多管閑事,礙手礙腳行事作風(fēng),總是和自己過不去。觀音對孫悟空那也是又愛又恨,愛其本事,可以為我所用,保唐僧平安到達西天,恨其野心不滅,到處惹是生非。所以觀音菩薩才給唐僧一個緊箍圈,讓他套在悟空頭上以防不測。這充分說明,觀音菩薩和孫猴子之間缺乏最根本的信任,兩人之間彼此相互堤防,又彼此相互利用。所以孫猴子雖然有求與觀音,但同時觀音也需要孫悟空替他保唐僧,所以聰明的悟空根本不當(dāng)心自己的出路問題,所以他敢變相拒絕觀音的賜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