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蔣介石反腐為何始終動不了孔祥熙
1945年春,國庫局的幾個知情年輕人開始向重慶國民政府秘密檢舉中央銀行美金公債舞弊案。一筆天文數(shù)字般的國家巨款巧妙地成為國庫局少數(shù)“同人”的囊中財富,對于這樣一個損公肥私的簽呈,身為中央銀行總裁的孔祥熙居然批了一個“可”字。案發(fā)后,社會“反孔”情緒日趨強烈,蔣介石不得不考慮“換馬”。但孔是蔣的姻親,有靄齡、美齡“護孔”,“換馬”談何容易。此事竟使得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苦痛極矣”。
蔣介石開始密查
要查公債舞弊案,蔣介石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孔祥熙不在國內(nèi)。1944年6月,孔祥熙被派赴美,出席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會議。他患有膀胱結石病,會后即留在美國治病。1945年4月10日,蔣介石致電在紐約的孔祥熙,指出在停售美金公債后,仍有1100萬余債券在繼續(xù)交易,應予追繳。4月11日,孔祥熙復電稱:“此事當時經(jīng)過實情為何,弟不詳悉,已將鈞電轉主管局局長迅克遵辦,并嚴令責成負責,追繳齊全。俟弟病稍愈,即當回國親自處理?!?/p>
中央銀行長期掌控在孔祥熙手中,其勢力盤根錯節(jié),蔣介石已經(jīng)感到,美金公債舞弊案和中央銀行的問題比較棘手。5月22日,蔣介石因中央銀行業(yè)務局的黃金舞弊案發(fā)現(xiàn)重大嫌疑,電召孔祥熙速回。同年5月5日,國民黨在重慶召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日,選舉國民黨新一屆中央委員。長期以來,孔祥熙的貪瀆名聲早已流傳在外,口碑甚壞,但是,孔是蔣的姻親,宋靄齡、宋美齡都“護孔”,蔣在財政上也要依賴孔,因此,外間雖反孔,而蔣介石卻常加維護。選舉中,孔祥熙和糧食部部長徐堪的票數(shù)都很低。后來選舉常委時,孔祥熙竟至落選。6月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了他對孔祥熙的考語:“(庸之)不能為黨國與革命前途著想,而徒為本身毀譽與名位是圖?!敝链耍紫槲醪粌H在政治上失勢,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也很不堪了。
“一意狡賴,可恥之至!”7月8日,孔祥熙回到重慶。7月11日,陳布雷告訴蔣介石,已有人在參政會提出美金公債舞弊案,蔣于是立即召見孔祥熙,將此案調(diào)查經(jīng)過、事實、人證、物證一一告訴他,“囑其好自為之”。蔣這時的態(tài)度還是要保護孔祥熙,不料孔卻“不肯全部承認”。13日下午,蔣介石再次召見孔祥熙。這一次,蔣就不只是空口白說,而是向孔展示證據(jù)了:“直將其人證、物證與各種實據(jù)交彼自閱?!钡兹詧詻Q否認舞弊,甚至賭咒發(fā)誓。蔣不得不拉下臉來,“嚴正申戒”,孔這才“默認”。蔣介石見孔祥熙不再強辯,態(tài)度又轉為溫和,“囑其設法自全”,將主動權交給孔,要他自己尋找解脫辦法。當日蔣介石日記云:“余以如此精誠待彼,為其負責補救,而彼仍一意狡賴,可恥之至!”
14日上午,蔣再次與孔祥熙談話,據(jù)蔣介石日記記載:“彼承認余之證據(jù),并愿追繳其無收據(jù)之美金公債,全歸國庫也?!?5日,蔣介石反省上周各事,在日記中寫道:“傅斯年等突提中國銀行美金公債舞弊案,而庸之又不愿開誠見告,令人憂憤不置。內(nèi)外人心陷溺,人欲橫流,道德淪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孔祥熙一面在蔣介石面前承認有問題,但同時緊急布置國庫局采取應付措施,組織18個人連夜造賬,對付審查。
止步停損 深悔撤孔太晚
21日,孔令儀攜孔祥熙復函見蔣介石,對陳賡雅等人檢舉的1150余萬元美金公債的下落作了交待,但仍不肯承認這一過程中有任何舞弊不端行為。孔令儀是孔祥熙長女,自幼深得蔣介石的喜愛??紫槲踝屃顑x遞送報告,自有其考慮,但是,對令儀的喜愛和對舞弊案的查究是兩回事。當日蔣介石日記云:“庸之圖賴如前,此人無可理喻矣!”7月24日,蔣介石發(fā)布命令,準予孔祥熙辭去中央銀行總裁一職。同日,又手諭孔祥熙:“姑念抗戰(zhàn)以來努力金融,苦心維持,不無微勞足錄。茲既將其經(jīng)辦不合手續(xù)之款如數(shù)繳還國庫,特予從寬議處。準將國庫局局長呂咸、業(yè)務局局長郭錦坤免職,以示懲戒為要?!?/p>
蔣介石這樣寫,是一種大事化小的辦法,旨在為以后的進一步調(diào)查定下基調(diào)。事實上,他并不想徹底查清。8月16日日記云:“晚檢討中央銀行美債案,處置全案,即令速了,以免夜長夢多,授人口實。惟庸之不法失德,令人不能想象也。”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提高行政效率,蔣介石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nèi)反貪腐現(xiàn)象,但是徹底查下去,反下去,就會“夜長夢多,授人口實”,產(chǎn)生影響,危害自己的統(tǒng)治。
所以他要下令“速了”。17日,他約請司法部部長謝冠生、俞鴻鈞及陳其采會商辦法。8月26日,陳、俞二人向蔣書面報告,將此案的性質輕描淡寫地定性為:“未按通常手續(xù)辦理,容有未合”,“亦有未妥”。蔣接到報告后,未有新指示,一場轟動一時的舞弊案件就此畫上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