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帝六弟劉誕 因皇兄弟間彼此猜忌而起兵造反
竟陵王劉誕,字休文,宋文帝的六兒子,性情謙恭,有勇有謀,很得屬下的敬愛。劉誕做過雍州刺史。劉劭登基之后,任命劉誕為會州刺史。劉誕不買劉劭的帳,起兵討伐,后來被孝武帝任命為侍中、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
孝建元年正月,孝武帝改元,立兒子劉子業(yè)為皇太子。二月,劉義宣、魯爽、臧質(zhì)、徐遺寶等人舉兵反叛,叛軍勢力強大,擁有荊州、江州、兗州、豫州等重要地區(qū)。一時之間天下震動,京城內(nèi)外戒嚴(yán)。此時,孝武帝登基不久,立足未穩(wěn),對形勢的判斷也出現(xiàn)了偏差,一度想迎請劉義宣,自己放棄皇位。
六弟劉誕明確表示反對,對孝武帝說:“為什么要把皇帝的寶座送給別人呢?”
叛軍很快被征服,劉誕的主張再一次被證明是正確的。當(dāng)初劉劭弒立,一同起兵討伐的四個人分別是孝武帝劉駿、劉義宣、臧質(zhì)和劉誕,劉義宣和臧質(zhì)在這次反叛當(dāng)中被清除,剩下的一個劉誕就顯得難能可貴,同時有一些微妙的東西也慢慢顯露出來。
孝武帝性格多疑,劉誕的特殊地位,讓他又疑又怕。劉誕自己也不懂得蹈隱,居功自傲,大肆營建府第和園池,規(guī)格崇高,窮極工巧,為一時之冠。而且府第之內(nèi)收藏了大量的精甲利器,質(zhì)量精良。
孝武帝對劉誕越來越不放心,奇怪的一點,他不是把劉誕放在身邊,方便監(jiān)視,反而讓他離開京城,離得越遠越好。孝建二年,孝武帝任命劉誕為司空、太子太傅,出任南徐州刺史。兩年之后的大明元年秋天,又讓劉誕做了南兗州刺史。
從這些安排上,劉誕當(dāng)然嗅出了一股猜疑的氣息。到了廣陵之后,他開始暗中準(zhǔn)備,借口防備魏軍侵犯,加固廣陵的城防,儲備糧草,加緊練兵。這期間,關(guān)于劉誕謀反的謠言開始四處傳揚。
大明三年,有人開始向孝武帝舉報劉誕種種不法之事,劉誕公開或者秘密地殺掉了一些給他帶來麻煩的人。這種努力是徒勞的,形勢向著不利于他的方向慢慢發(fā)展,一切已經(jīng)無法挽回。
在孝武帝的授意之下,一些官員公開指責(zé)劉誕有罪,提議削奪他的封地,將其法辦。孝武帝不準(zhǔn)。三月,垣閬被任命為兗州刺史,實際是專門針對劉誕而來,孝武帝還為他配備了羽林禁軍,以方便對劉誕下手。在做足姿態(tài)、做好準(zhǔn)備之后,孝武帝終于宣布劉誕有罪,奪去他的親王爵位。
在垣閬身邊還有一位戴明寶,原本是一位給事中,名義上是跟隨垣閬一起上任,實際上也是前來對付劉誕的。垣閬和戴明寶來到廣陵,準(zhǔn)備趁機發(fā)動襲擊,偷取劉誕。劉誕并沒有重視,也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迫近。
戴明寶與劉誕的一位部下蔣成聯(lián)絡(luò),請蔣成做內(nèi)應(yīng),黎明時分從劉誕的王府里面打開大門。蔣成把此事告訴王府的許宗之,許宗之飛報劉誕。劉誕此時已經(jīng)睡下,倉促而起,集合起幾百名親信,控制住蔣成。
戴明寶不知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天亮之前,和垣閬帶領(lǐng)幾百名精兵悄悄來到王府外面。時間到了,但約好的蔣成并沒有露面,王府的大門始終緊閉。天慢慢亮起來,戴明寶他們這才看清楚,王府的城樓上布滿了軍兵,劉誕自己也在上面,當(dāng)著垣閬和戴明寶的面,殺死了蔣成,然后府門大開,幾百名勇士殺了出來。
一場混戰(zhàn)之后,垣閬被殺死,戴明寶僥幸逃脫,劉誕正式舉兵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