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為何不用開山斧之類猛男兵器 非用丈八蛇矛
其實張飛用的丈八蛇矛是非常長的,有的人認(rèn)為像張飛這樣的人物其實和李逵、李元霸他們一樣,都是力量型的人物,更適合用開山斧,或者流行雙垂之類的武器。
那么他為什么不用呢,首先要把李逵跟李元霸區(qū)別對待——李逵跟李元霸確實都使用“看起來很猛男很霸氣”的短兵器,但原因不一樣。
李逵是草莽英雄,又是步兵,板斧這種短兵器攜帶方便,適合在不寬敞的場所打斗,在這種場所發(fā)生的打架斗毆事件在水滸里還是挺多的,就跟黑社會打架,一般都不用長兵器的道理差不多——場景不允許嘛。
而給李元霸配備兩把擂鼓甕金錘,主要是為了表達李元霸天生神力的——錘這種武器的造型就決定了它在和其他武器長度等同的情況下重量是最大的,所以兩把大錘就是最適合李元霸的選擇。估計這里有人要反駁“要是拿一根長達四米的金箍棒不是更重嗎?",試想一下,在宇文成都羅成們雙手舉著鳳翅鎦金镋、五鉤神飛亮銀槍等等長武器奮力揮到李元霸面前時,霸爺隨手一錘就把他們的武器打彎打飛,是不是更能凸顯其牛逼?
至于為什么張飛要用丈八蛇矛,我認(rèn)為有這么幾點:
東漢末年馬鐙沒普及的情況下用突刺型長兵器更合適,至少也得是個長兵器。
張飛是一員能統(tǒng)帥三軍的大將,只是急性子而已,并不是有勇無謀,不然也沒有當(dāng)陽橋疑兵和智擒嚴(yán)顏了,所以在武器的選用上不適合李逵那一套。三國里跟李逵對應(yīng)的應(yīng)該是典韋——是個能當(dāng)敢死隊隊長的保鏢型人物——所以你看典韋他用的也是雙戟嘛。
李元霸這種,純粹是小說家風(fēng)格造就的,《三國演義》還可以說是歷史演義小說,《說唐》完全就是個歷史玄幻小說,什么單人獨騎殺退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萬,又什么單人獨騎把一百八十萬敵軍殺得只剩六十二萬——能寫出這種神級情節(jié)的作家,給主角配這種夸張的武器,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度龂萘x》走得不是這種路線,配備那種武器沒必要。
那《三國演義》走的是什么路線呢,我認(rèn)為他走的是“武器有自己獨特唯一的名字的其使用者必定牛逼”這一路線——比如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的使用者。牛逼武將未必配有名武器,但是拿這種特定名稱武器的一定是超級名將,給張飛配丈八也能側(cè)面描述其名將身份。丈八蛇矛這種武器在當(dāng)時造價不菲,寶刀配英雄,沒兩把刷子也不配用這種極品武器,否則早晚要像潘璋用青龍刀一樣被人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