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灰姑娘》是什么書?為何會鮮為人知
在唐代文學(xué)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秦漢前,有一個書院洞主,他有一個賢惠美麗并且善淘金的女兒,名為葉限。洞主死后,葉限的后媽常虐待她。葉限偷偷地養(yǎng)了一條紅鰭金目的魚,后媽知道后,便穿上葉限的衣服,冒充她,把池里的魚喚出來,斬殺了魚,并且吃掉了它。葉限傷心不已,有個仙人指示她去把魚骨藏到屋里,魚骨會滿足她的愿望。
到了節(jié)日這一天,后媽帶著親生女兒去游逛,葉限等她們走遠(yuǎn)了,穿上向魚骨祈求來的衣服與金鞋上街。結(jié)果不料,被后母看見,引起了懷疑,葉限連忙跑回家,途中掉了一只金鞋。陀汗國國王得到了這只金鞋,讓所有婦女試穿這只鞋,但沒有一人合適。最終,士兵在葉限家找到了另一只金鞋,金鞋穿在葉限腳上,正合適,國王被她的美麗所打動,帶著葉限與魚骨一起回國……
這篇故事會很快讓人聯(lián)想到格林兄弟的著名童話《灰姑娘》,的確,兩者在情節(jié)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葉限》的誕生卻比《灰姑娘》早了近一千年。但為什么葉限這個灰姑娘這么鮮為人知,沒有像辛蒂瑞拉一樣大紅大紫呢?
其一,它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神話愛情故事的模式。在耳詳能熟的中國古代神話愛情故事中,基本都是“女強男弱”的配對,像牛郎織女,許仙與白娘子,女主角都是美麗,有法力,而男主角則是凡夫俗子,即“女神配屌絲”,借此來表達(dá)古代勞動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但在《葉限》中,男主角卻是帝王之身,這不符合封建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對神話愛情故事的心理需求,他們(多為中國古代普通階層的男性)渴望的是仙女下凡與凡人結(jié)為夫妻,并且?guī)椭煞虬l(fā)家致富的情節(jié)。所以,《葉限》就缺乏了群眾基礎(chǔ),畢竟廣大勞動人民才是傳播故事最有力量的媒介。
其二,《葉限》中的一些情節(jié)缺乏“仁愛”。比如,葉限隨國王走后,“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后母和后母的女兒被飛石擊死,雖說是因果報應(yīng),但未免過于殘忍,有處理過分之嫌。與“以德報怨”的傳統(tǒng)美德不符,也不適合給小朋友當(dāng)睡前故事。
其三,就是男主人公的問題了,在中國大眾愛情神話中男主人公雖多為平庸,但都勤勞、善良、勇敢。而《葉限》中的男主角陀汗國國王,雖是天子之尊,卻人品不佳。故事末尾寫道: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為上婦。一年,王貪求,祈于魚骨,寶玉無限。國王封了葉限為妃,卻很難說是真愛,很明顯,他垂涎于葉限的美貌和魚骨的神力。他向魚骨祈求財富,第一年得到很多,第二年,魚骨不再顯靈。國王便把財寶和魚骨埋在海岸,以備不時之需,結(jié)果,“一夕,為海潮所淪?!币徽Q?,財寶和魚骨就都被海潮所湮沒了,這就又讓文章帶上了諷刺色彩,而不是像西方童話常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到永遠(yuǎn)”為結(jié)局。帶著功利的婚姻未必是葉限好的歸宿。
但無論如何,《葉限》是一篇杰出的中國古代微型小說,值得細(xì)讀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