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蔣百里將軍 徐志摩扛鋪蓋卷陪他坐牢
徐志摩與蔣百里為親族,曾共同組織新月社。在徐志摩經(jīng)濟最為拮據(jù)的時候,蔣百里將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幫其度過難關(guān)。1930年蔣百里受牽連入獄,徐志摩竟然扛上行李到南京陪蔣百里坐牢,一時天下轟動。
蔣百里,本名方震,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我國著名軍事家,奪刀日本陸軍官校,育百顆中國將星,憑舌戰(zhàn)折服墨索里尼,以《國防論》引導(dǎo)中國抗戰(zhàn)。他早年追隨梁啟超,矢志推翻袁世凱,晚年又與蔣介石共事,兩人的恩恩怨怨,滲透在許多歷史事件之中。他以研究對日戰(zhàn)略著名,卻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徐志摩甘愿隨他一起坐牢,梁啟超與其亦師亦友。1938年11月4日一代名將蔣百里逝世,風流竟不滅凡七十年也。
一生皆是傳奇,已廣為人知,這里,僅選其平生軼事,聊作一文,以祭奠將軍于地下。
談兵
蔣百里將軍,曾號稱東方第一軍事家,談起傳奇,自然要從談兵開始。
人憶將軍最后一次談兵,是在去世前不久,到達宜山時見到馮玉祥,對馮玉祥說,建議多修高等級公路。將軍解釋說,此后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我軍裝備多靠外援,日本必定要切斷我國國際交通線。我國內(nèi)地沒有橡膠資源,輪胎只能靠進口,所以多修公路,修好公路可以減少輪胎磨損,實際增強我國作戰(zhàn)的后勤能力。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力便宜,修路,就是惠而不費的事情了。
將軍不久去世,而預(yù)言竟成真,日軍切斷香港,滇緬補給,與蘇聯(lián)簽訂友好條約后,中國外援斷絕。輪胎的匱乏使中國無法集中進行一次大戰(zhàn)役的所需物資,一時竟有“一滴橡膠一滴血,一個輪胎一條命”的說法。此例可見百里將軍談兵風格,一言以蔽之,簡明實用。
在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擔任校長時,蔣百里給學(xué)生上課,先不講,在黑板上寫一個題目——一個人打十個人怎么打?讓學(xué)生們討論。
此地是中國當時最高軍事學(xué)府,堪稱眾星云集,然這些未來叱咤風云的將領(lǐng)們面對這個題目,瞠目結(jié)舌,無言以對——是啊,這一個人打一個可以討論,打十個除非對方個個病貓,又如何打法?
半晌,百里將軍乃從容講道——一個人打十個人的法子,便是一個一個地打,打了一個再打一個。一句話點出了兵法中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精髓,眾人恍然大悟之下,這堂課學(xué)到的東西大約終生不會忘記了。
對日
蔣百里將軍一生研究對日作戰(zhàn),1923年即斷定中日將來決戰(zhàn)之地為平漢線以西的襄陽、洛陽、衡陽,他所作的《國防論》成為指導(dǎo)當時中國軍隊對日作戰(zhàn)的方針。
時抗戰(zhàn)軍興,敵強我弱,形勢嚴峻,當此艱難時刻,蔣百里卻發(fā)表文章,在充分分析中日國情后,堅定鼓勵大家——“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無論打到什么田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一時傳徹全國,輿論為之振奮。
而中日此后的戰(zhàn)況一如將軍所料。中國最終也沒有和日本講和,終于迫到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不知道此時人們是否還記得將軍的這段話?
有趣的是,蔣百里將軍在討論中日問題時,首先就指出——中國不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好家伙,就這一句話,能被標榜愛國的人士罵死的——誰說我中華民族不尚武?!這個帽子誰敢戴啊?蔣百里敢戴,他說的有道理,我們“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傳統(tǒng),能和德國日本這樣的軍國主義比尚武么?
如果話盡于此,對蔣百里先生談不上佩服,他不過是敢說實話罷了。我們很多人也就話盡于此,也許這就是我們和蔣先生的差距所在。
《護國將軍》中的蔣百里蔣先生隨后指出,雖然我們尚武不及敵手,但是我們也有優(yōu)勢。我們不是工業(yè)國而是農(nóng)業(yè)國。工業(yè)國好打,占領(lǐng)它的關(guān)鍵地區(qū)他就要投降,紐約就是半個美國,大阪就是半個日本,打不下去了。而農(nóng)業(yè)國你占領(lǐng)了我最重要的沿海沿江地區(qū)也不要緊,我這樣一個松散的國家你沒有要害可抓。所以,我們的抗戰(zhàn)可以以國民為本,打持久戰(zhàn),這是我們打持久戰(zhàn)的條件。
所以,蔣百里先生說:“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p>
友人
蔣百里是兵學(xué)家,又是國學(xué)家,其父本是海寧藏書名家,一生風流倜儻,身邊名士云集。他好交朋友,羅素、鄭振鐸等都受其幫助;蔣緯國、唐生智雖為部下卻感情深厚,蔣百里的朋友,也都是大有性格人物。
徐志摩與蔣百里為親族,曾共同組織新月社。在徐志摩經(jīng)濟最為拮據(jù)的時候,蔣百里將自己在北京的寓所交徐志摩出售,幫其度過難關(guān)。1930年蔣百里受牽連入獄,徐志摩竟然扛上行李到南京陪蔣百里坐牢,一時天下轟動,新月社的名流紛紛效仿南下,一時“隨百里先生坐牢”成了時髦的事情。
梁啟超與蔣百里盡管有師生名分,政治觀點上卻相左,經(jīng)常激烈爭論。有人對此不解,蔣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話曰:“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兩人的爭論絲毫不影響感情,梁啟超也是出名的豁達人。蔣百里曾作《歐洲文藝復(fù)興史》,請梁啟超作序,梁看了非常贊賞,下筆就沒了定數(shù),寫完一看,居然比原作還長——天下沒有這樣的序,梁只好另作一序,原來那篇長序呢?干脆充實為另一本書發(fā)表,這序呢,就請蔣百里來寫,遂成佳話。
蔣百里和蔡鍔是同年秀才,又是同學(xué),相交莫逆。蔣從日本士官學(xué)校以第一名畢業(yè)回國后,袁世凱對他極為器重,徹夜談兵孜孜不倦,隨后根據(jù)他的建議組建“模范團”,作為中國新式陸軍的樣板部隊,逐漸推廣全國。因袁稱帝倒臺,這個設(shè)想沒有實現(xiàn)。不過模范團的后身第九旅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兵海參崴,以紀律嚴明為中國爭得一份光榮。
徐志摩當袁世凱醞釀稱帝的時候,蔣百里不顧個人恩情,和蔡鍔、張宗祥等11名將領(lǐng)秘結(jié)同盟,先后南下組織反袁護國。這中間,蔡鍔因受到監(jiān)視,乃采取蔣的妙計深居簡出、吃花酒做出一副醉生夢死之態(tài),乃至家人反目而走減輕了袁的疑慮,然后突然逃走,到云南組織討袁戰(zhàn)爭,這就是電影《知音》中小鳳仙掩護蔡鍔出逃的真相。同盟中人曾擔心袁派人追殺蔡,蔣卻胸有成竹,道“老袁用錯了人”,原來他已知曉袁世凱派出追殺的是陳儀,也是同盟中的一員。
不久,蔣亦南下加入討袁司令部,參加北伐。袁驚懼而死后,蔡鍔因喉病逝世于日本福岡,蔣百里時在其側(cè),代擬遺電,并護送靈柩回湖南安葬。時人論曰,蔣之反袁,取大義而舍私恩,萬里扶棺,是豪杰顯真性情。
妻女
蔣百里的婚姻很是有名,因為他是一個以研究對日戰(zhàn)略著名的中國將領(lǐng),卻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其過程早有披露,蓋將軍為保定軍校事心灰意冷而自殺,日本護士佐藤屋子照顧他時兩人產(chǎn)生感情而成眷侶,過程則一波三折,不及詳敘。
兩人成親后,佐藤屋子改名佐梅,蓋將軍酷愛梅花。兩人曾在海寧植梅數(shù)百株,意將來歸老此地,皆毀于抗日戰(zhàn)爭之中。
馮玉祥本是蔣百里將軍好友,在軍中辦教育班,內(nèi)容多是“孫子曰”、“岳飛曰”、“華盛頓曰”,其中竟然還有“蔣方震曰”,對將軍的推崇可見。因此聞知將軍去世不免反應(yīng)過激,出身日本的佐梅夫人就成了他的懷疑對象,于是寫文章說將軍是被佐梅夫人用毒針殺害,因為“你愛你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其實,這句話是兩人成婚前佐梅夫人表達自己對百里將軍研究抗日理論的理解而說的,原話是“你愛你的祖國,亦如我愛我的祖國一樣”。
這件事給佐梅夫人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是佐梅夫人很快用自己的行為贏得了中國人的信任與愛護。她此后用華語教育將軍的五個女兒,帶著她們一起到街頭募捐處,拔下頭上的首飾捐助抗戰(zhàn)事業(yè),并親赴前線為中國的傷兵治療服務(wù)。佐梅夫人晚年曾講,她這樣做,因為她認為當時中國的戰(zhàn)斗是正義的。
1978年,夫人病逝,墓碑上篆刻的名字為“蔣佐梅”——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人妻子的名字。
將軍和佐梅夫人生有五女,除大女兒蔣昭早逝外,也都頗有傳奇色彩。
二女兒蔣雍,原在香港中文大學(xué)讀書,抗戰(zhàn)開始后按照父母的勸導(dǎo)回國參加救護隊,為傷員服務(wù),后定居美國。
三女兒蔣英,是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畢業(yè)于柏林國立音樂學(xué)院,音域?qū)拸V優(yōu)美,是德律風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簽約歌手。1955年隨丈夫錢學(xué)森回到祖國,在中央音樂學(xué)院工作。
四女兒蔣華,定居比利時,曾籌辦歐洲中山學(xué)校,為華僑教育做出重大貢獻,在錢學(xué)森回國過程中,承擔了重要的穿針引線作用。
五女兒蔣和,幼年就曾隨父親環(huán)游歐洲,解放后定居北京。“文革”期間,因為她的身份受到嚴格審查。蔣和傲然不屈,在寫交待材料的紙張上寫道——“陳伯達是雜種”,嚇得審問人員張口結(jié)舌,不敢將材料上交。
一代名將,風流竟不滅凡七十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