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帝都敢惹的孫悟空 為何甘心做七大圣的老七
《西游記》中,最初的孫悟空是不可一世的,他傲視群雄,藐視天庭,藐視玉皇大帝。眼里只有他自己,沒有別人。
在向唐僧稱師傅之前,他有兩次甘居人下,一次是拜菩提老祖為師,他是心甘情愿的。還是一次是與自己的六個兄弟,他自稱老七,這也是自愿的。拜師是真心自愿,與六魔之間有些不得已。
孫悟空與他的六個兄弟,合在一起,被稱作“七大圣”,也叫“七大魔王”。分別是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美猴王。孫悟空之外的幾個魔王,本身沒有自稱為“圣人”,只是孫悟空稱自己為“齊天大圣”的時(shí)候,對六弟兄說:“小弟既稱齊天大圣,你們亦可以大圣稱之。”內(nèi)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圣?!彬阅醯溃骸拔曳Q覆海大圣?!冰i魔王道:“我稱混天大圣?!豹{駝王道:“我稱移山大圣?!鲍J猴王道:“我稱通風(fēng)大圣?!必跬醯溃骸拔曳Q驅(qū)神大圣?!?/p>
就這樣,七人都有了大圣的名號。孫悟空是不是老七,這里沒有明說。到后來的章節(jié)中,孫悟空曾與紅孩兒提起過,自己是老七。是這樣說的:“行者道:‘你是不知,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是也。我當(dāng)初未鬧天宮時(shí),遍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無方不到。那時(shí)節(jié),專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稱為平天大圣,與我老孫結(jié)為七弟兄,讓他做了大哥;還有個蛟魔王,稱為復(fù)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個大鵬魔王,稱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個獅狔王,稱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個獼猴王,稱為通風(fēng)大圣,做了五哥;又有個禺狨王,稱為驅(qū)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孫身小,稱為齊天大圣,排行第七。我老弟兄們那時(shí)節(jié)耍子時(shí),還不曾生你哩!’”。
孫悟空自稱為老七,這種情況還真是不常見。悟空為何這樣心甘情愿的甘居人下呢?難道是此6人都比孫悟空有本事?不見得。孫悟空此等甘居人下有三個原因:
第一:以資歷排名份。
原著說了,這幾位都是孫悟空“日逐騰云駕霧,遨游四海,行樂千山。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碰到的朋友。這些個魔王,早已經(jīng)在孫悟空之前便成為魔王,他們的資歷要比孫悟空早。孫悟空碰到他們定是以切磋武藝為由頭。就像古代的習(xí)武之人找一些慕名已久的習(xí)武之人切磋一樣,他們也都是點(diǎn)到為止,互相傾慕,拜為兄弟。之所以能排列的這樣順暢,是因?yàn)檫@六個魔王早先都認(rèn)識或者是各自早有耳聞其他眾魔。既然孫悟空有些本事,那大家索性在一起稱兄道弟,將來也好有個照應(yīng)。六魔資歷老,那孫悟空只能在最后了,至于說六魔自己怎么分個1、2、3等,這些不重要。所以說,這一排名,完全是按照資歷(在妖界的資歷)來排的。
第二:擴(kuò)大勢力和影響。
孫悟空在妖界,屬于新人。他之前就是個天產(chǎn)石猴,雖然學(xué)了一些法術(shù),有些本事,但影響力和勢力卻不如其他魔王。為了自己能夠迅速的融入妖界的大家庭,他安頓好了花果山,就開始尋便千山萬水,從眾多妖魔中挑中了這些能看上眼的,能與他一較高下的魔王,結(jié)拜為兄弟。這樣一來,花果山以及他孫悟空的地位迅速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第三:幫手。
孫悟空當(dāng)初結(jié)拜,并沒想到自己會被天庭找去當(dāng)官。他當(dāng)時(shí)也只想在妖界稱雄稱霸,有這幾個資歷老的弟兄幫他撐場面,他也又面子。后來他與天庭鬧翻,但他沒有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連累兄弟們。所以,我們沒有看到孫悟空要求兄弟幾個幫他,也沒有看到孫悟空對兄弟們有怨言。這些兄弟在孫悟空的眼里,只是他在妖界的幫手,絕非是為了對付天庭。
孫悟空的甘居人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們總看到毛手毛腳的孫悟空。但,他的心思縝密,手段獨(dú)特也是讓常人所驚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