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水滸傳》中宋江為什么執(zhí)意要攻打無為軍
宋江被發(fā)配到江州,酒后在潯陽樓上寫下反詩,這事情被無為軍通判黃文炳告發(fā),江州知府蔡九來個先斬后奏,將宋江押赴刑場問斬。刑場上,正當劊子手開了枷準備掄刀的時候,李逵從茶樓上跳下來,砍翻了劊子手,救了宋江。前來救援的晁蓋等梁山好漢也一齊發(fā)喊,殺散了保護刑場的兵士。晁蓋指派兩個人背著宋江和戴宗,跟著一路狂殺亂砍的李逵,一路來到江邊。江邊并沒有船只接應(yīng),大家只好到白龍廟里集合到一起,然后再想辦法。正在尋找渡船過江的時候,來了李俊、張橫等人,這才稍稍安下神來??墒牵莩抢镆舱D好了兵馬,出城來追趕。晁蓋為了救宋江,做出了一個拼命的決定,帶領(lǐng)眾多好漢反身殺了回去,官軍退回到城里。眾人收拾上船,一起來到穆弘莊上,這才真正喘了一口氣,有了一點說笑的心思??墒撬谓瓍s提出了一個要求,讓眾好漢再做一個“天大的恩情”,去攻打無為軍。而從探聽軍情到做準備,又用了三天時間。
應(yīng)該說,宋江逃到穆家莊,危險并沒有徹底解除,官軍雖然被晁蓋等人殺了回去,但他們只是損失了五百人馬,而江州城里共有五七千人馬。他們第一次失敗,有可能是輕敵,也有可能是準備不足,但他們的力量還在,如果他們整頓一番再殺回來,對付這一百四五十人還是綽綽有余的。即便是江州城里的兵馬不出來,晁蓋等人的危險仍然存在。這事情弄得動靜已經(jīng)很大,假如在外時間太長,梁山泊到江州路途遙遠,跨州過縣,在回途路上遭到官軍攔截,同樣有可能被一網(wǎng)打盡。正因為如此,晁蓋也反對這樣做。但是,宋江卻一意孤行,一定要攻打無為軍。明知道攻打無為軍是一種冒險行為,又沒有得到大哥晁蓋的支持,宋江為什么要冒險而為呢?
宋江的理由是不殺黃文炳,難消這口無窮之恨。
為了證明這黃文炳壞,已經(jīng)壞到家,薛永、侯健等人說要宋江死的不是知府蔡九蔡得章,一切都是這個黃文炳。而在前面介紹蔡九的時候,卻說他“為官貪婪,做事驕奢”,意思是蔡九既不是一個好官也不是一個好人。那么,黃文炳壞在哪里呢?兩件事情:一件是宋江在潯陽樓上寫下反詩。黃文炳本來要到蔡九家里去,正好趕上蔡家有公宴,黃文炳不能進去,于是就到潯陽樓上消遣,正好看到了宋江寫下的反詩。第二天黃文炳到了蔡九家里,就把這件事情給說了。第二件事情,戴宗和梁山上的吳用弄了一封假書信,被黃文炳識破。這件事情把戴宗牽進了宋江案子,兩人立成一案,先“押去市曹斬首,然后寫表申朝”,就是平常所說的先斬后奏。應(yīng)該說,這兩件事情都是事實,第一位的不在于是不是有人告,而是該不該做。不用說你宋江現(xiàn)在還是個“服刑人員”,即便你是個“義軍首領(lǐng)”,潯陽樓這種地方也不是你寫這種詩的地方。后一件事情是因為吳用“一時不仔細”,在作偽的蔡京書信中有一個“老大脫卯”,因此“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吳用這時候并不知道有個黃文炳,他意識到戴宗、宋江兩人會因此送命,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這個黃文炳,兩人都已經(jīng)處于危險之中。針對宋江來說,只不過黃文炳成為這個告發(fā)的人而已。
按照來救援的頭領(lǐng)的標準,黃文炳是個壞人。那么,黃文炳有罪嗎?宋江自身是個縣吏,在他因殺人逃亡期間,他還把占山的弟兄們看成是“盜賊”。成為囚犯經(jīng)過梁山泊,劉唐要殺公人,宋江說是“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花榮要給他去枷,他說這是“國家法度,如何敢擅動!”晁蓋要留他在山,他說這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情愿“乞死”也不肯落草。同為官員,黃文炳見到要做“黃巢”一樣的“反賊”,檢舉揭發(fā)難道不是很合“天理”嗎?所以說,黃文炳有罪,是對宋江“有罪”,按常理無罪。
再有,黃文炳只是一個說嘴的,不是一個拍板的。一個當權(quán)的不認為宋江是個“反賊”,一個提建議的又如何給宋江定罪?宋江曾為鄆城縣押司,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他也知道誰能夠給他定罪。事實正是如此,先斬后奏的決定就是蔡九做出的。宋江要報仇,首先要找蔡九報仇,至少不應(yīng)該僅僅對著黃文炳一人。如此說來,宋江要攻打無為軍,找黃文炳報仇,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事情應(yīng)該還有另一個方面。
宋江要看看兄弟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借此顯示自己的權(quán)威
這個時候,宋江犯的是“十惡不赦”之罪,不管他那個“天理”和“父教”還記得不記得,要想活命,就必須 “落草為寇”。但就這么讓人家從刑場上救出來,然后上梁山,自己總會感覺到“窩囊”。人家曾經(jīng)請你上山你不上,現(xiàn)在就這么不羞不臊地上山,實在是夠難為情的!宋江必須要做出一點兒事情來讓人信服才行。這才是宋江攻打無為軍的動機。剩下一點就是,這些人能不能聽他的指揮?當然,他預(yù)料到他說話肯定好使,只不過是在晁蓋面前驗證一下而已。在“這個喚作白龍廟小聚會”的人員當中,一共是二十九人,除卻宋江晁蓋,還有二十七人,其中,晁蓋從梁山帶來的十六人。十六人當中,真正屬于晁蓋的只有劉唐、三阮、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八人,其余都是宋江從清風(fēng)山介紹到梁山的,從根兒上說都是宋江的人。宋江在江州結(jié)識的李俊等九人,加上李逵、戴宗,屬于宋江的人是十九個,占有絕對多數(shù),所以,剩下來宋江只需要做給晁蓋看看就成。當宋江提出攻打無為軍,晁蓋提出先回山寨,然后回來報仇,宋江馬上說:“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被s馬上表態(tài):“哥哥見得是”。緊跟著就把話題引到具體行動上來,這就是“路境”。薛永馬上就說,他愿走一遭。根本就再也沒有晁蓋說話的份兒。書內(nèi)說的也是“宋江自和眾頭領(lǐng)在穆弘莊上商議要打無為軍一事”。
薛永去的結(jié)果是帶回來一個叫侯健的人,他根本就沒有說明無為軍的兵力部署等具體情況。侯健說了兩件事:這事情不干蔡九知府的事情;這可以有兩種解釋,薛永故意這樣說,好讓宋江有個借口不打江州城;或者是間接暗示宋江,不要打江州城。再就是介紹黃文炳有個“黃佛子”哥哥。而實際情況是,宋江既沒有攻打無為軍,也沒有明確黃文炳這個重點目標,而是殺了黃文炳一家就準備收兵回莊了。書中是這樣寫的:“這宋江一行眾好漢只恨拿不到黃文炳,都上了船去,搖開了,自投穆家莊上來”。要不是黃文炳自己撞上了,宋江是一定就此草草收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