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的神奇一幕 老百姓爭先恐后開城門
南北朝時的南梁武帝統(tǒng)治時期,有40多年境內(nèi)升平,經(jīng)濟發(fā)展,相比較起北邊戰(zhàn)亂不斷、國家分裂的北魏,人民真應該是揚眉吐氣、民族自豪。但建國48年之后,北方一支敵寇侯景部先降后叛,悍然入侵,卻有人民爭先恐后地當了梁奸,給他們開了城門。
發(fā)生這事的是侯景軍進攻的第一站,譙州。
譙州的州長叫蕭泰,屬于皇家子弟,就是血緣遠了點。不過再遠的皇親也是皇親,畢竟人家在圈子內(nèi),上升途徑比一般人還是多出許多。蕭泰早年做中書舍人,覺得太清貧,思前想后做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投資:拿出全部家產(chǎn)四處打點行賄,跑官要官,終于要到了譙州州長這個名實皆至的美差。
蕭州長到任后,立即開展了投資回籠行動。他利用州長職權(quán),到處征調(diào)民夫從事政府勞役,無論身份職業(yè)等級一律在列,其中不少人用于給他抬轎子、打扇子、撐傘。如果有人拒絕,或表現(xiàn)出對此感到受羞辱,就用大棒專政他。但如果肯出錢并且出得起錢行賄,就可以免除勞役。
這其實也不算什么,要知道,梁國有眾多皇子皇孫皇侄皇甥,比蕭泰狠的多了去了。至少蕭泰沒有殺人,而有的皇親為了貪圖百姓一點財產(chǎn),把人虐死根本都不當回事。
蕭州長的治理很有成效,沒過多久就弄的民怨沸騰,人心思變。但南梁和諧社會那么久了,執(zhí)政經(jīng)驗很豐富,不和諧因素都很容易被分化瓦解,消滅于萌芽之中,鬧不起太大的群體事件來。
直到侯景大軍到來的這天,民意終于得到了接受考驗的機會。說是大軍,其實侯景部不過戰(zhàn)馬數(shù)百匹、士卒八千人而已。比起南梁自己的帝國衛(wèi)隊實在算不了什么,在大部分人看來,這都將是螳臂當車。況且侯景先叛東魏,再叛西魏,現(xiàn)在又叛南梁,名聲已經(jīng)爛到極點,絕不是一支解放軍,而是當之無愧的亂軍、侵略軍。是非對錯的選擇,幾乎是無須斟酌的。
但侯景軍剛到,助防董紹先就第一時間開城迎降了,而城中百姓也完全沒有抵抗。侯景順利進入州政府,生擒了州長蕭泰——不是百姓不愛國啊,實在是兩相比較之下,侵略軍雖差,但政府更差,大家寧可投降,沒人愿意保衛(wèi)而已。
譙州的例子在以下的道路中繼續(xù)上演,下一站,侯景進攻厲陽,厲陽郡長莊鐵未經(jīng)一戰(zhàn),也獻出城投降,并愿親自為侯景帶路。
侯景最后是給滅了,不過這個和諧了近50年的梁國,經(jīng)此一事也很快就倒了。外部侵略固然傷害重大,但內(nèi)部的千瘡百孔,才是大廈倒塌的根源。
內(nèi)奸代代都有,但像譙州這樣一城都愿做梁奸的還不多見,恐怕不能把整城人都譴責為沒骨氣。實在是,上邊太爛,人民只好用腳投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