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董承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結(jié)果便宜了曹操遭滅門

        2016-06-15 17:10: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漢獻帝到洛陽后,將護駕有功的四人都封了大官:董承為衛(wèi)將軍,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領(lǐng)司隸校尉,皆假節(jié)鉞。當時張

        漢獻帝到洛陽后,將護駕有功的四人都封了大官:董承為衛(wèi)將軍,張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領(lǐng)司隸校尉,皆假節(jié)鉞。

        當時張楊、楊奉駐扎在京城外圍,而董承和韓暹則留在了皇帝身邊。

        此時沒有了外敵,這群野心家的本來面目也就暴露無遺了。

        首先發(fā)生矛盾的就是董承和韓暹。史書記載:當時董承和韓暹為了爭奪領(lǐng)導(dǎo)權(quán)而發(fā)生了激烈的矛盾,結(jié)果董承實力不如韓暹,眼看要落敗。

        這時董承做出了一個影響巨大的決定:召兗州曹操入京勤王!

        《后漢書》:(韓)暹矜功盜睢,干亂政事,董承患之,潛召兗州牧曹操。

        當時曹操在兗州已經(jīng)擊敗“百萬黃巾”,威震山東,董承召曹操進京有兩個目的:第一,他認為曹操組織了關(guān)東聯(lián)軍討伐董卓,是漢室忠臣,應(yīng)該可靠;第二,他是想借助曹操的力量除掉韓暹,其中這一條才是主要目的。

        曹操原本就希望“挾天子”,如今又有董承做內(nèi)應(yīng),可謂天賜良機。

        遂火速前去“勤王。”

        曹操的到來確實威懾了群雄,楊奉、韓暹看曹操勢大,便灰溜溜的離開了漢獻帝,逃走了。

        董承作為勾引曹操的“大功臣”,自然成了“勝利者?!?/P>

        只不過,這個“勝利者”沒有料到,曹操遠比韓暹之輩難對付。

        曹操以洛陽難以恢復(fù)為理由,將皇帝安置在了許昌,進行控制。史書稱當時的情形是:“權(quán)歸曹氏,天子總己,百官備員而已。

        客觀的說,在初期,曹操對董承還是很不錯的。

        董承被封為“衛(wèi)尉”(九卿之一,掌管宮門禁衛(wèi),是僅次于三公的高官),而曹操甚至允許董承“開府。”

        我們簡單說一下什么叫“開府”:開府,是漢代一項高規(guī)格待遇,是指高官被允許在自己府中選拔官署,署理政務(wù)。有這個資格的人基本都可以做一代權(quán)臣。

        三國歷史上有資格開府的人屈指可數(shù),他們包括:曹操、諸葛亮、蔣琬、司馬懿、李傕以及孫吳的個別宗師重臣等。

        為什么只有極個別的“權(quán)臣”才有資格開府呢?因為開府就意味著能公開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團,這對上級領(lǐng)導(dǎo)以及皇帝而言是極度危險的。司馬懿能夠篡魏,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曾開府,組建了一個忠于自己的團隊。

        如今董承“開府”,這是一項難得殊榮和信任。

        董承能夠獲得“開府”的待遇,自然是經(jīng)過曹操同意的。

        但是,董承此人絕非安分守己的人,他的野心始終未死。

        本來嘛,將皇帝從長安帶出來的是他,后來在洛陽堅守下來的還是他,可是最后曹操卻“摘了桃子”,他心中難免不平。

        于是,董承便暗中勾結(jié)黨羽,準備發(fā)動政變,除掉曹操,重新獲得漢獻帝的控制權(quán)。

        他找的同謀都是誰呢?

        分別是: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王子服、吳子蘭,以及“漢室宗親”劉備。

        董承找這幾個人密謀除掉曹操,是否真如《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是為了“復(fù)興漢室”呢?

        恰恰相反。

        我們來看看董承的真實目的,下面是他和同謀王子服對話的史料記錄:

        《獻帝起居注》記載:(董)承謂(王子)服曰:“郭多有數(shù)百兵,壞李傕數(shù)萬人,但足下與我同不耳!昔呂不韋之門,須子楚而后高,今吾與子由是也。” 《獻帝起居注》記載:(董)承謂(王子)服曰:“郭多有數(shù)百兵,壞李傕數(shù)萬人,但足下與我同不耳!昔呂不韋之門,須子楚而后高,今吾與子由是也?!?/STRONG>

        郭多就是郭汜,子楚就是秦莊襄王。董承與王子服說的再明白不過了,他說:“郭汜幾百人曾擊敗過李傕幾萬人,就你愿不愿意與我同心,過去呂不韋獲得秦莊襄王子楚,因此而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今天咱倆就能辦到?!?/P>

        呂不韋是戰(zhàn)國著名的商人、政治家,他因為將美女獻給秦莊襄王而得以進入秦國高層,后拜秦相,封魏文侯,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甚至有傳說,秦始皇都是他的兒子。

        董承對王子服說這個事情,意思還不清楚嗎?

        他根本不是為了什么虛無縹緲的“復(fù)興漢室”,他最真實的目的就是“要做呂不韋”,挾持漢獻帝號令天下。

        那么歷史上究竟有沒有所謂的“漢獻帝衣帶詔”事件呢?

        我想引用近代的歷史學(xué)巨匠呂思勉大師的一句話,就足以說明真相了

        “董承本來是牛輔的余孽,哪里是什么公忠體國的人?他叫曹操進京,也不過是想借曹操的力量,排除異己罷了,哪里會真和曹操一心。所以后來,又有奉到什么衣帶詔,說獻帝叫他誅滅曹操之說?從董卓擁立之后,到曹操進京之前,這一班擁兵亂政的人的行徑,獻帝還領(lǐng)教得不足么?就是要除曹操,如何會付托董承呢?這話怕靠不住罷?!?/STRONG>

        董承要發(fā)動政變除掉曹操,無非是想取而代之,絕非為漢室著想。

        當然,眾所周知,這個陰謀后來敗露。

        曹操發(fā)覺后,遂將董承以及他的黨羽全部誅殺,董承家被滅門。

        我們現(xiàn)在來看,曹操下手如此狠毒也就不難理解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