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太平軍寶藏在哪里?可能還留下一張藏寶圖!
今年年初,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的沉銀,陸續(xù)在四川省眉州市彭山區(qū)出水,張獻忠藏寶的傳說陸續(xù)被證實。
這使人聯(lián)想起另一場和南京有關的農民起義運動——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相傳“天國”覆亡后,在南京民間留有大量藏寶。
太平天國留下來的珍寶到底去哪里了?
太平天國始于1851年,終于1864年,這十三年間,隨著太平軍一路攻城掠地,的確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在很多正史、野史中都有記載。
1853年,太平軍攻占南京,從此定都于此。太平軍的主要經濟制度是圣庫制度,也就是“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說白了,太平軍在作戰(zhàn)中繳獲的財物,以及通過其他手段獲得的財寶,都要上交給“圣庫”。
而洪秀全和其他王爺所使用、占有、揮霍的財物,也都直接從圣庫支取。
太平天國總圣庫就是管理公有財物的國庫,現(xiàn)在依然保存,位于南京水西門內升州路338-360號,前身是安徽桐城富商姚友梅的宅園,現(xiàn)在依然保存著四進建筑,
可以想象,這里曾經保存過大量的金銀財寶、令人眼花繚亂的奇珍異品。
“天朝總圣庫”遺址現(xiàn)狀。
洪秀全本人和太平天國各王爺?shù)?a href="http://www.sykybg.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也是豪奢無比。史料中充斥著太平軍首領生活奢靡的描寫,僅舉幾例:
民國柴小梵的《梵天廬叢錄》所記:天京城破后,清軍統(tǒng)帥曾國荃率兵進入天王府搜捕洪秀全,一進金龍大殿,就看到上面懸吊著四只碩大無比的燈,有位將領識得這是元朝用風磨銅燒鑄的宮中寶燈,在元代時就比黃金還要值錢。
同進天王府的一名參將,帶著數(shù)十名湘兵來到另一座大殿。有個兵剛跨進大門就摔倒,原來他踩著的大塊地磚塌陷,眾兵忙把地磚挖起,發(fā)現(xiàn)竟然“下藏金纏臂百余雙”,士兵們馬上把這些纏臂(古代女性一種纏繞于手臂的飾品)一搶而光。
天王府復原模型全景。
還有個房間里面擺滿了奇珍異寶?!?STRONG>火齊木難,其光璀璨”,火齊,是一種玫瑰色的寶石,木難,則是指一種金黃色的寶珠。
珠寶之間,放著一件寓意“一路連科”的大型玉雕:大塊碧綠的翡翠做成的荷葉上站立著一只用羊脂玉琢成的鷺鷥,光潤如脂、潔白如雪。這個“一路連科”被一名士兵取走,另一兵丁前來搶奪,爭搶間斷為兩段。
外國人筆下的天王府。
其他太平軍將領又如何呢?1861年,英國外交官富禮賜曾經訪問過天京(南京),他《天京游記》中描寫了李秀成生活的奢靡:“(忠王李秀成府邸的)筷子、叉、匙羹均用銀制,刀子為英國制品,酒杯為銀質鑲金的,他(指李秀成的弟弟)把忠王府所藏的許多珍奇的東西給我看。除了天王之外,只有忠王有一頂真正的王冠。以余觀之,此真極美精品也,冠身為極薄金片,鏤成虎形……”
忠王李秀成。
當1864年六月,天京(南京)被清軍攻破后,不單單清軍士兵,就連很多清軍將領也被藏在天王府和其他各王府內大量的金銀財寶驚呆了,大規(guī)模的掠奪不可避免。
據(jù)史料記載,大批清軍準備涌入天王府劫掠,湘軍一名參將急忙拿出曾國荃的令箭,插在天王府大門外,阻止士兵入內。
曾國荃本人趁機從天王府中掠奪大量財寶。李伯元《南亭筆記》記載:“聞忠襄于此中獲資數(shù)千萬”, “忠襄”是曾國荃的謚號,也就是說,曾國荃一下子從天王府中劫掠的財寶,就價值數(shù)千萬元。
其他湘軍將領也有“斬獲”。清代文人陳乃乾《陽湖趙惠普年譜》記載:清軍悍將“蕭孚泗在偽天王府取出金銀不貲,即縱火燒屋以滅跡?!?/P>
何紹基后來在《金陵雜述四十絕句》中感嘆:“十年壯麗天王府 化作荒莊野鴿飛”。這兩句經常被引用的詩,一方面反映了天王府的壯麗堂皇,一方面則講述了清軍大肆掠奪太平軍財寶,并且放火掩蓋罪行。
曾國荃。
除了以曾國荃為首的湘軍將領,普通的湘軍士兵在南京城破后也大肆搶掠財寶,就連伙夫打雜人員也參加了搶奪。一時間,南京大街上盡是背著或挑著搶來東西的湘軍。
清未曾任同盟會總機關報《民報》經理的寧調元,在《劫灰一夕話》中說,湘軍士兵搶奪來的東西,都會被曾國荃搜刮走。不少湘軍老兵對曾國荃的這種做法十分氣憤,有個來自長沙的程姓老兵與兩位老兵合謀,一人裝死,兩人用竹床抬他出去“掩埋”,事先把搶掠來的金銀珠寶綁在詐死者的腰間,才算躲過了搜查。
可以說,天京城破之后,湘軍從上到下,從官到兵確實大撈了一筆。
由此可見,太平軍的大部分財寶,都被攻占南京的曾國荃部湘軍將士掠走,運回湖南老家。
野史記載,曾國藩曾國荃兄弟除了將極小一部分財寶上交朝廷外,其他大部分據(jù)為己有。曾國荃親屬從南京返鄉(xiāng)時,光護送船只多達二百多艘。還有野史記載,有人在曾國荃的家里見過一個洪秀全收藏的翡翠西瓜,極其珍貴。
2009年4月5日的《廣州日報》曾刊載了《曾國藩之弟留太平天國藏寶圖?》一文。文中稱:“廣東韶關始興有個“曾氏銀庫”。其銀庫外墻上竟有一幅百年來無人能解的藏寶圖?!?/P>
自古以來,民間或皇家的藏寶圖總是秘不示人,藏之深閣,而被懷疑是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留下的太平天國藏寶圖,卻暴露于大庭廣眾之下,這讓太平天國藏寶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當?shù)剡€流傳著一些神秘的尋寶口訣,如:“兩江夾一河,江江十八籮。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跳一跳,讓一讓,一腳踢出個元寶缸。”的‘兩江夾一河”指的是流經始興東湖坪的墨江和湞江交匯處,口訣暗示這個位置藏著十八籮筐那么多的財富。
而“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跳一跳,讓一讓”又讓人陷入迷離之中,前后左右折騰了幾個回合,又回到了原地,就讓你那一腳離“元寶缸”,可望而不可即……
當?shù)氐难芯空咄茢啵鴩鯇哪暇┙俾拥奶教靽攲氝\回湖南后,分為九份,其中一份就藏在韶關,因為這個地方比較偏僻,相對安全,而且距離其家鄉(xiāng)也不遠。
讓尋寶者期待的是,韶關的這份太平軍財寶至今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
韶關的太平軍藏寶 是真的嗎?
那么,還有其他的太平軍財寶留在南京嗎?可能還有,“石頭史記”接下來會和您繼續(xù)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