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是朱元璋故意造的冤案嗎
古代剝皮,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其殘酷程度與凌遲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刑罰并不在規(guī)定的處刑之列,但是在歷史上卻有很多朝代都行使過這種刑罰,明朝皇帝朱元璋處死功臣藍玉就用了剝皮的刑罰。剝皮的方法就是從脊椎處下刀,使得背部的皮膚分成兩部分,再利用刀把皮膚和肌肉慢慢地分開來。最初剝皮是人死后再進行剝皮,但在后來逐漸演變成活剝皮。
藍玉本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臣子,他也為朱元璋打了不少的勝仗,但為何最后卻被剝皮,他的人皮還被巡回展覽?除他以外受牽連的人數(shù)達到1.5萬人,讓人不寒而栗,這也算是歷史上一大慘案。
藍玉在明朝時期是一代名將,跟隨開平王征南討北,所向披靡,是開平王最重視的將士,也時常在朱元璋面前夸獎他,朱元璋也愈來愈信任他,封他為太傅。但是藍玉卻愈發(fā)變得囂張,三番幾次在大會上說出大逆不道的話,而且還在朱元璋沒有應允的情況下擅自非法占有百姓的田地,蓄養(yǎng)家奴和干兒子。朱元璋看在眼里,覺得不治藍玉,藍玉都要騎到自己的頭上了,況且在那個敏感的年代,太子剛死,皇太孫又還只是個孩童,皇位岌岌可危。于是,藍玉以謀反的罪名被捕,雖然他一口否定他沒有造反的心,但是皇上要讓臣子死臣子不得不死。藍玉遭到被剝皮的悲慘下場,人皮還進行全國巡演,最終是他的女婿向皇上奏請,才使他的人皮留在了四川。
藍玉案殺了多少人
藍玉案指的是明朝時期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提高自己的震懾力而誅殺了一代功臣藍玉的重大事件。藍玉是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能臣之一,但是到了后期藍玉自信心過度膨脹,不僅觸犯了許多的律法,對于朱元璋來說也成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毒瘤。藍玉案在明朝也算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了,不僅影響范圍比較廣,而且殺的人的數(shù)目也是巨大的,那么藍玉案殺了多少人呢?
藍玉案殺了多少人就同時代表著藍玉案的牽連范圍有多大,根據(jù)歷史相關的記載藍玉案殺了大概一萬五左右的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字了,雖然說滿朝文武百官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員等等并沒有如此多的人數(shù),但是朱元璋卻是連和藍玉相關的所有人都殺掉了,因為他所提出的借口是藍玉想要篡位謀反,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罪名了,再加上朱元璋是真的想要將藍玉斬草除根,所以才下令將一切和藍玉有關的被稱為藍黨的人,全部斬殺殆盡,雖然看似殘忍,但是卻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好的加強了中央的權力。
除此之外藍玉案殺了多少人同時也代表著朱元璋鏟除異己的決心,一萬五左右的人數(shù)全部都是因為他的一句命令而失去了性命,其實在這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被牽連被影響的,但是在古代封建統(tǒng)治之下,皇帝的命令無人可以反抗,藍玉案殺了多少人也大部分都是出自朱元璋的命令。
藍玉案的影響
藍玉案是明朝時期一場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藍玉作為戰(zhàn)績赫赫的朝中重臣,雖然為明朝做了許多事出了許多力,可是到底還是臣子,身為臣子總是要有著自己的原則,任何自己不能做的事兒都是應該不去做的,可是藍玉卻不一樣,他的脾氣性格隨著權力而越來越大,同時對于朱元璋的敬畏之心也越來越小,這樣一來朱元璋不得不下力氣將他鏟除,于是才發(fā)生了范圍廣影響大的藍玉案,那么藍玉案的影響是什么呢?
說到藍玉案的影響,首先還是要從朱元璋說起,朱元璋為了政權的穩(wěn)定性,同時鏟除一切對于自己不利的因素,這才策劃了藍玉案,而藍玉案的影響根本上還是在于加強了朱元璋的中央集權。作為一個帝王重視權力是無可厚非的,朱元璋絕不允許他人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地位,而藍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觸犯了這一點,藍玉案的影響可以讓朱元璋穩(wěn)定政權,朱元璋當然要這么做了。
其次藍玉案的影響還在于對其他大臣還造成了引以為戒的影響。當時藍玉案牽連的范圍還是非常大的,一些平時和藍玉有關聯(lián)的大臣都被統(tǒng)一稱為藍黨,在朱元璋的高壓政策下這些人同時都被一同誅殺,這樣一來就為之后的官員起到了震懾的作用,相信有這樣的例子擺在前面,之后的大臣凡是有任何不軌之心都要仔細考慮清楚的。
但是藍玉案的影響也不一定都是正面的,藍玉畢竟是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元老級別的大臣,對于這樣的大臣卻最后被他用謀反的罪名誅殺,對于朱元璋來說也算是不好的影響吧。
胡惟庸案與藍玉案
胡惟庸案與藍玉案都是我國明朝中國的奇冤案件,在明朝朝廷中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意義,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都是朱元璋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同時也是強化皇權至上的政治手段。胡惟庸案發(fā)生于朱元璋成為皇帝的第十一年,而藍玉案則發(fā)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可以說這兩起案件都是發(fā)生于朱元璋的統(tǒng)治時期,并且都是由朱元璋發(fā)動的,對于明朝的江山有著極大的鞏固統(tǒng)治的作用。
胡惟庸案與藍玉案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但是也有些許的不同。胡惟庸案發(fā)生于朱元璋與宰相權利之間的矛盾中,可以說胡惟庸案中的胡惟庸是因為自己的宰相權利的過高而觸怒了朱元璋,因此得到了謀圖不軌的株連九族的懲罰。
而藍玉案則是因為大將軍藍玉作為明朝的開國元勛的地位威脅了朱元璋的統(tǒng)治地位,因此而遭到了朱元璋的迫害。胡惟庸案和藍玉案中的主要的相同點在于歷時時間短,但是具有毀滅性的的破壞能力。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有著相近之處,都是在得知罪行之后立即進行了殺害,沒有留給胡惟庸或是藍玉為自己辨白的機會。并且都有相繼的余波影響,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都牽扯了大量的朝中大臣。但是藍玉案中傷亡人數(shù)不及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與藍玉案都是明朝初年的奇冤案件,過程基本上是相似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的發(fā)生基本上鏟除了明朝的開國元勛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