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娶丑妻,對自己的事業(yè)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諸葛亮不僅才華冠絕,史載“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猶如松柏”,是不折不扣的才子加帥哥。名士黃承彥非常欣賞諸葛亮,對他說:“聞君擇婦,身有丑女,黃頭黑色,而才堪匹配?!敝T葛亮當即“拜謝泰山”,沒有任何猶豫,就把素未謀面的黃阿丑娶了過來。
黃阿丑是不是真丑,很難定論,畢竟只有黃承彥本人說過一次。諸葛亮本人強烈的壯志雄心,使他必須規(guī)劃自己的圈子。諸葛亮當時面臨的局面并不好,他自有喪父,跟隨叔父四處流離,14歲時投靠劉表,17歲時叔父去世,他失去依靠,就在襄陽城西20里隆中定居。若諸葛亮一家不認真對待婚姻,一家人真有可能在隆中默默無聞。
在荊州,姐弟三人都跟名門大族結(jié)了親。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龐德公對諸葛亮也非常欣賞,“臥龍”的稱號就是他說的,諸葛亮在荊州士族集團才開始有了名聲。弟弟諸葛均娶了南陽林氏的女兒,也是當?shù)卮笞?。自己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首先黃承彥名氣很大,再者黃承彥與劉表后妻蔡氏是姐妹,這樣諸葛亮跟劉表、蔡瑁等人都攀上了親戚。
諸葛亮有如此明顯的政治訴求,為何不到劉表處為官呢?而且從一系列事件看,諸葛亮與劉表等人關系并不親近,也未見劉表等人給他幫助。
這就是諸葛亮自己的選擇了。諸葛亮經(jīng)常自比管仲樂毅,意為能出將、能入相,平時好為《梁甫吟》,有著極高的政治訴求。諸葛亮是水平極高的戰(zhàn)略人才,而不是處理具體事務的低級官吏,從這個角度說,劉表滿足不了他的期望。后來諸葛亮出使東吳,孫權要將他留下,諸葛亮也拒絕了,他說孫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一身本事難以發(fā)揮。他所期望的主公,需要給予他足夠的權力和空間。
還有一點頗為關鍵,諸葛亮雖然自視甚高,對自己也進行了很好的包裝宣傳,但是很遺憾,“時人莫之許也”,劉表這樣的諸侯,沒拿他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