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死后埋在哪?怎么死的?
清朝國祚三百余年,共有13位帝王登位,其中安新覺羅溥儀,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君王。對于溥儀皇帝相信大家都有多多少少的了解,溥儀是最后一位皇帝,一生中顛沛流離,很多身份發(fā)生在他身上,后來直到溥儀在北京去世,診斷是患有腎癌,但大家雖然知道溥儀死去的真相,但是溥儀究竟死了之后又埋在哪里呢?
原來的封建社會有一個皇家的規(guī)則,就是新皇帝上位之后,便要選擇一個風(fēng)水好的地方,開始建造墓地,但是溥儀上位之后,不到三年國家就滅亡了,所以還沒來得及選地方呢?;实劬瓦@么去世了,只能說這簡直是太倒霉了。
后來溥儀退位之后,根據(jù)當(dāng)時的規(guī)矩對于皇室成員是有特殊待遇的,可以允許繼續(xù)住在皇宮里,原來用的名字也可以不改變,像對待外國的國王一樣對待他,而且每一年都會給皇室好多的錢來供養(yǎng)他,讓他在皇宮里做一個只有一個人的皇帝。
1916年,溥儀十歲的時候,皇室決定要給他選個地方做墓地。他們找了一個叫李青的人,這個人非常擅長風(fēng)水之術(shù)。李青帶著很多人找了很多的地方,終于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可以做墓地,到時候等溥儀老了之后就可以葬在這。這地方在西北邊的一個小山坡,跟崇陵正對著,所以就給圈了起來,定了下來。
根據(jù)徐廣源的一本書中記載,由于當(dāng)時的溥儀沒有什么錢花,還太小,所以定下的寢陵一直就擱在哪,沒有開始建設(shè)。還有一種說法是另一個人說:他說早在溥儀在登上皇位的時候就定好了這個地方。過了兩年就開始施工,先修建地下的,在修建地上的。用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把地基修好了。后來辛亥革命開始了,這樣的工程就被迫停止,沒有建設(shè)了。關(guān)于這個工程停止的原因,傳出了很多種原因,說法不一樣,也沒有地方可以考究證實。
直到溥儀得了病,1967年10月17日,嚴(yán)重的腎癌讓他離開了這個世界,當(dāng)時的溥儀才六十一歲,兩天以后,就把遺體火化了。對于溥儀的骨灰是如何處理的,當(dāng)時的總理就給出了明確的提示:第一個就是可以全部由皇室的人來自己決定,第二個可以讓溥儀的家屬自愿選擇在哪個墓地把骨灰安葬了或者是暫時寄存起來。經(jīng)過幾天皇室家屬的討論最后決定了把溥儀的骨灰放在八寶山公墓進(jìn)行埋葬。
溥儀的弟弟說過這樣一句話:總理對我的哥哥溥儀的安葬骨灰的事情非常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還問過我要不要建一座雄偉漂亮的陵墓安葬他,作為一個好市民,被我堅決的拒絕了。
后來,大家在這樣一個嚴(yán)肅的政協(xié)禮堂中給溥儀開了一場隆重的追悼大會才結(jié)束,為此皇家的人感到了非常的暖心,因為大家并沒有為難皇家的人,并且還厚待他們感到無比的感激。追掉會結(jié)束后,中央的決定來了,中央一致決定把溥儀的骨灰放在八寶山墓地里的第一個大墓里。
后來,1995年,常年呆在海外的張世義回到了祖國,并且建造了一座非常雄偉的寢陵宮殿,并且把溥儀的骨灰正式的安放進(jìn)去,遷到西陵里面了。這個張世義小編覺得這樣的做法也是很有道理的,他維護(hù)了皇家的尊嚴(yán),總算是讓溥儀死后有了一個正式的家,溥儀應(yīng)該能夠好好的去了。
安防骨灰盒的典禮就這樣默默的舉行了,他讓人把骨灰盒雙手捧到靈臺前,恭恭敬敬的放在鋪著金黃色綢緞的靈臺之上。又進(jìn)行了一個不是很復(fù)雜的安葬規(guī)則之后,然后又有寢陵看守人員將溥儀的骨灰盒放入水泥和沙石打造的棺槨之中,在恭敬的蓋好棺材,之后再把它封住。面對著南方背靠著北方,最后澆鑄混凝土就完成了遷徙儀式了。
這就是中國最后一個皇帝的骨灰安葬地,就這么草草的結(jié)束了,但好在最終還是有了自己的寢陵,算是安息了,這樣也好,起碼有個皇帝的樣子。自古以來,歷史上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哪一個沒有雄偉的寢陵,只有溥儀這樣簡單的落葬了。
但時代在改革,社會在變化,按照現(xiàn)在的人們的說法,墓地只是一個親人的追掉懷念的方式,人死如燈滅,即使是皇帝也是一樣,活著的時候那樣的威風(fēng)凜凜,但死了之后,還不是一樣,一個小盒,裝著骨灰,即使一生多么傳奇,或者多么窩囊,還是這樣的歸宿而已,在這么多年的萬年吉祥地方總算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一切都這樣簡簡單單的結(jié)束了。
一切都結(jié)束了,塵歸塵,土歸土,也許再過個一百來年,誰還會在意溥儀究竟安葬在哪里呢?還是珍惜眼前人,珍惜活著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到愛的人去世了,才后悔沒有好好的珍惜,然后建造漂亮的墓地去懷念,那又能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