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著名詞人為什么柳永又叫柳三變?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宋朝的時間是960年至1279年間,在世五代十國和元朝之間的朝代。960年的時候,后周的將領(lǐng)發(fā)動了陳橋兵變,將趙匡胤擁立為帝,從而建立了宋朝。1125年的時候,金國進攻宋朝,宋朝覆滅。之后,趙構(gòu)在南京繼位,沿用宋朝的國號。為了區(qū)分這兩個宋朝,便將之前的宋朝稱為北宋,趙構(gòu)建立的宋朝稱為南宋。1276年的時候元朝攻占了臨安,自此南宋滅亡,進入元朝。
對于柳永的出生年份并不是非常的確定,大約是在984年的時候。他去世的時間大約是1053年,所以是處于北宋期間,所以柳永是北宋的詞人。他出生于一個官宦世家,從小便學(xué)習(xí)詩詞。在1002年的時候,柳永離開了家鄉(xiāng),在蘇杭之間流轉(zhuǎn),一直沉醉在鶯歌燕舞的生活之中。他進京參加科舉,幾次三番均沒有中第,便開始沉浸在填詞之中。一直到1034年的時候,已經(jīng)暮年的柳永才及第,開始了他的仕途。
但是對于柳永來說,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在仕途,而是在詞。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慢詞,在詞中加入了敷陳其事的賦法和俚詞俗語,更加的容易理解。雖然平淡無奇,但是這確是他的獨特風(fēng)格。在宋詞的發(fā)展過程中,他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在詞中運用詞調(diào)最多的人,為宋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
柳永為什么叫柳三變
柳永是我國北宋史上杰出的婉約派詩人代表,福建崇安人,柳永的祖上官宦世家,其父親柳宜去世很早,所以柳永從小便跟隨母親、私塾先生學(xué)習(xí)詩詞,并且才氣外漏,在當(dāng)時小有名聲。
柳宜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柳三復(fù)、柳三接和柳三變,柳三變就是柳永,柳三變字景莊。后柳永自己改名為柳永,連自己的字也改了,改為耆卿。當(dāng)時柳氏三兄弟的名聲很大,被稱為“柳氏三絕”。
柳永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四次科舉不中,直到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宋仁宗特開恩科,對往年落第的才子放寬了要求,柳永才及第。當(dāng)時柳永已經(jīng)年過半百,但是柳永依然十分喜悅,被授睦洲團練推官。柳永前往,睦洲上任的時候路過蘇州,并前去拜訪了在蘇州的范仲淹,到了睦洲后深受當(dāng)?shù)刂畢挝档馁p識,呂蔚向上舉薦柳永,但是被朝廷以“未有善狀”給駁回了,此后柳永就一直被調(diào)來調(diào)去,并且只是做一些小官小吏。
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柳永去世,由于沒有親人,窮困潦倒,柳永死后,是和他交好的青樓女子湊錢埋葬了他。
雖然柳永一身坎坷,但是也正是這坎坷的經(jīng)歷造就了柳永在詩詞上的成就,柳永的詞很多都體現(xiàn)著他一生宦游浮沉的經(jīng)歷。柳永還用大量的詩詞描寫了平民女子的心聲,他大眾化、平民化的詩詞特點,將詞的發(fā)展推到了一個新高度,同時,柳永是第一個對宋詞進行改革的詞人,這對后來詞的發(fā)展有深遠(yuǎn)的影響。
柳永怎么死的
柳永是中國宋詞詞壇上一顆閃耀的明星,作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柳永的婉約詞清新亮麗,細(xì)膩婉轉(zhuǎn),充滿著真摯的感情。柳永約生于公元984年,原名柳三變,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又稱柳七。
柳永一身仕途之路相當(dāng)坎坷,暮年及第,之后便一直被調(diào)來調(diào)去,約于公元1053年去世,因為在正史《史記》中沒有柳永的個人傳記,所以關(guān)于柳永的死因,沒有詳細(xì)且確切的記載?,F(xiàn)在關(guān)于柳永去世原因及埋葬地點的說法都來自宋朝和清朝的文人筆記,而且都是零零散散的記錄,加上世人各種言傳,要具體且正確地說出柳永的死因和埋葬地難上加難。
關(guān)于柳永去世的說法大概有四種,第一種是在《方輿勝覽》中記載的,柳永卒于襄陽,死的時候家中沒有別的財產(chǎn),是一群歌妓將柳永埋葬在南門外。每年春日的時候就去給柳永上墳,世人稱之為“吊柳七”。后來被形成一種風(fēng)俗,一直延綿到宋室南渡。
第二種是在《獨醒雜志》中記載的柳永晚年到過棗陽,與那里的樂工歌妓相伴,整日填詞寫詞,最后死在興隆附近,也是歌妓湊錢埋葬了他。
第三種是《避暑錄話》中記載的柳永死在途中,王和甫埋葬的柳永,傳說北固山下有已經(jīng)被湮沒的柳永的墓。在清代的《橋西雜志》中記載柳永被葬于鎮(zhèn)江。
第四種說法是《分甘余話》和《真州絕句》中出現(xiàn)過柳永的墓在征儀仙人掌,但是這個地點無考,而在《隆慶儀真縣志·免談考》和《嘉慶揚州府志·冢墓》中都寫下郭柳永埋葬在儀征胥浦,所以這是比較可信的說法。
對柳永的評價
柳永是中國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對于中國宋詞的繁華有著突出的貢獻。他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他的詞雖以婉約為主,但他是對意象的建構(gòu),意境的把握,以及人物心理活動的斟酌都有著較為明確的走向,且不拘一格。
他的詞對后來詞人有著不斐的影響,王灼曾評價說:如今的少年,十個人里面有八九個人是學(xué)習(xí)柳永作詞的。后世極有為名的蘇東坡、黃庭堅、秦觀和周邦彥等大詞人,他們都有從柳永的詞中得到啟示。蘇軾的詞雖是以大氣豪邁為主,但蘇詞在詞的格調(diào)創(chuàng)用上、章法的鋪敘、景物的描寫、意象的組合、意鏡的把握以及題材的選擇上都與柳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蘇軾的詞是對柳詞的推陳出新。至于黃庭賢和秦觀的俗詞更是與柳詞中的俚詞一脈相承,其詞的格韻基調(diào)都由柳詞而出。而周邦彥的慢詞的章法結(jié)構(gòu),亦是從柳永的詞中得到的靈感。
柳永的詞改變了自唐五代以來,詩詞著重表現(xiàn)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而是將重心轉(zhuǎn)移到了市俗大眾的煙火生活。他變“雅”為“俗”,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xiàn)出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調(diào),運用了許多的“俚詞”,滿足了大眾需求。其次,他是第一個表現(xiàn)世俗女子對待愛情大膽而潑辣的詞人。在別的文人詞中,他們表述女子的閨怨之情,大都含蓄的引而不發(fā),只自怨自艾。而在柳永的詞中,女子會大膽主動地追求愛情,對于男方有何不滿都敢于毫不避諱的直言吐露,她們追求平等而自由的愛情。
柳永作詞大多與他的生活際遇有關(guān),從闊少爺?shù)铰淦枪?,從意氣飛揚的少年英才到?jīng)]有建樹的中年老者,又與青樓歌女多有交涉,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常人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他的見解也與常人不同,所以他的詞才能開創(chuàng)一代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