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無解之謎 西周“九鼎”遺失古今憾
西周“九鼎”遺失古今憾
九鼎,是鎮(zhèn)國神器,屬于古代至寶!相傳夏啟收集珍 禽異獸、奇異之物,繪畫成圖,讓工匠將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下驚天的懸謎:
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根據(jù)《史記》記載,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國都城,但《漢書》卻說,九鼎沉沒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如果司馬遷所說屬實,九鼎應(yīng)該落入秦始皇手中,何況杜牧有“始皇東游出周鼎”之說!
秦始皇對九鼎十分珍愛,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極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這也 成為目前一些考古學(xué)家鼓動開掘秦陵動機所在。
秦朝十二銅人今何在?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后世留下太多謎案,十二銅人就是其中之一!為何要鑄十二銅人?原因已不是那么重要,十二銅人不翼而飛,讓后世百思不得其解!關(guān)于十二銅人下落,有三種猜測:有人說,西楚霸王攻克咸陽,火燒阿房宮,十二銅人一并燒毀。
有人說,十二銅人毀于東漢末年,董卓鑄造銅錢用掉十個,另外兩個被苻堅銷毀。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樂觀,據(jù)史料記載,十二銅人并未銷毀,十二銅人是秦始皇最愛之物,在陵墓營造好后,隨同其它珠寶一起陪葬。由于一些技術(shù)因素,秦陵挖掘暫時不能開展,因此十二銅人下落,至今無人能說 清楚。
戰(zhàn)國和氏璧流向何方?
和氏璧,流傳千年,奇貨可居,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更傳為千古佳話!和氏璧流向何方?眾說紛紜,唯一肯定的是,這塊寶玉尚在人間,因能耐1300攝氏度高溫,一般火無法焚化。
秦滅六國,嬴政終獲至寶。有人說,秦王破和氏璧,上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就是傳世玉璽,歷經(jīng)劉邦、王莽、司馬炎之手,一直傳到后唐,石敬瑭滅后唐,后唐李從珂人玉共焚,從此下落不明。
按理說,真金不怕火煉,石敬瑭應(yīng)是得到寶物,極有可能與石敬瑭陪葬;有人說,和氏璧被作為陪葬品埋在秦陵,并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于世。如果真是這樣,將來發(fā)覺秦陵地宮,和氏璧必將重見天日,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寶物風(fēng)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