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老好人魯肅是東吳崛起不可或缺的人物?
魯肅,字子敬,生于公元172年,卒于公元217年,今天安徽定遠人,出生在一個士族家庭,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zhàn)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是魯肅提出并且積極的實踐了東漢末年的孫劉聯(lián)盟,是在魯肅的有生之年,一直都在積極的謹慎的維護著孫劉聯(lián)盟,魯肅死后,孫劉聯(lián)盟很快破裂,曹操一方很快就將孫劉兩家各個擊破。
魯肅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魯肅是由祖母撫養(yǎng)長大,魯肅身材高大魁梧,性情非常豪爽,喜歡騎射,也喜歡讀書,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魯肅能夠成長為一代名將和戰(zhàn)略家,魯肅看到朝廷昏庸,群雄蜂起,經常召集鄉(xiāng)中的子弟進行訓練,并且仗義疏財,在鄉(xiāng)中具有不錯的威望。在周瑜做居巢長的時候曾經想魯肅借糧,魯肅非常豪爽的將自己的三千斛糧食借給了周瑜,自此周瑜與魯肅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公元197年,魯肅在周瑜的勸說下率領部屬投奔了孫權,并且提出了孫劉聯(lián)盟共抗曹操,三足鼎立的戰(zhàn)略構想,因此也得到了孫權的賞識。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周瑜與魯肅積極主站,孫權在魯肅的勸說下,開始了與曹操的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可以說是在孫權與魯肅的領導下進行的。赤壁之戰(zhàn)之后,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去世后,推薦了魯肅代替自己的職務,后來魯肅領軍四千,但是因為其治軍有方,很快隊伍就發(fā)展到了一萬多。
當初是魯肅建議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與劉備共同抗曹的,后來劉備攻占了益州,孫權想要要回荊州,在索要未果的情況下,派呂蒙攻打荊州,于是雙方劍拔弩張,魯肅從積極的維護孫劉聯(lián)盟,于是在魯肅與關羽舉行了會晤,后來雙方將荊州一分兩半各占一半。
公元217年,魯肅去世,時年46歲,魯肅去世后不久,孫權就再次派軍與曹操一起攻打荊州,關羽被孫權殺死,于是孫劉聯(lián)盟徹底崩塌。
魯肅的性格特點
魯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是一個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人,這樣一個人卻也是一個謙虛謹慎的人,事實上魯肅的才能完全不輸于周瑜,但是不像周瑜那樣有鋒芒,所以一般人都會認為魯肅比較的老實,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將魯肅描寫的有點愚笨,但是魯肅卻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其一生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孫劉聯(lián)盟,使得三國鼎立。
首先魯肅是一個性格豪爽的人,魯肅幼年喪父,由其祖母養(yǎng)大,看到朝廷混亂,群雄蜂起,魯肅在家鄉(xiāng)組織青年人習武練兵,在周瑜做居巢長的時候曾經向魯肅借糧,魯肅將家里糧食的一半借給了周瑜,這一半就是三千斛,是非常大的一筆財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魯肅的豪爽,對朋友的仗義。
魯肅也是一個熊才大略的人,周瑜帶著魯肅去投奔孫權,魯肅一見面就分析了天下的形勢,為孫權制定了孫劉聯(lián)合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針,并且準確的預測出將來的天下必然是三足鼎立,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到魯肅的眼光獨到。
魯肅也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赤壁之戰(zhàn)的前夕,很多人主張投降曹操,是魯肅堅持要孫劉聯(lián)合共抗曹操,孫權也是聽從了魯肅的勸說才下定決心與曹操決戰(zhàn)到底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名武將魯肅是具有大智大勇的。后來的單刀赴會也說明了魯肅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
魯肅也是一個具有領導才能的人,周瑜去世后魯肅接替了周瑜的職位,軍隊只有四千人,魯肅治軍有方,很快部隊就擴大到萬余人,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魯肅的領導才能。
魯肅的一生最主要的就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孫劉聯(lián)盟,共抗曹操,使得三國鼎立,可以說沒有魯肅就不會有孫劉聯(lián)盟,可能曹操能夠很快將其各個攻破,也就不會有三國。
魯肅是一個怎樣的人
魯肅在其出生時,父親就去世了。還好有他的祖母把他撫養(yǎng)長大。魯肅家中很是富有,在當地數一數二,只是祖輩都無人出仕為官,所以即便再富有都不是士族階級。
魯肅在年少時就胸懷大志,才思敏捷,還愛騎射習武,家道殷實,從不吝嗇財務,樂善好施。古語有云“亂世之下出豪杰”,魯肅就想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yè)。袁紹在招兵買馬的時候,封魯肅做了個東城長,戰(zhàn)亂年代,糧食很是寶貴,周瑜聞魯肅之名,帶領了一眾難民前來問魯肅借糧,那魯肅二話沒說,就借給他三千斛,經此一事,周瑜便覺此人與眾不同,乃是英雄豪杰,便建立了堅固的友誼。
后來,魯肅在周瑜的勸說之下,隨著周瑜一起到了東吳,孫策很是賞識魯肅,后來魯肅祖母去世,回鄉(xiāng)安葬,回來之時,孫策被殺,其弟孫權繼位。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魯肅非常被孫權看重,與他同榻而臥,把酒暢言。
舊臣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遜,經常詆毀他,孫權卻不以為然,異??粗?。魯肅盡力輔佐孫權。魯肅一直主張合縱抗曹,單憑東吳或者蜀地一人之力,難以撼動曹操,只有兩人聯(lián)合才能對抗曹軍。在他的竭力勸說下,孫、劉聯(lián)盟,赤壁之戰(zhàn)取得大勝。周瑜病逝,將重任全部交于魯肅。劉備假意借荊州,惹得孫權勃然大怒,兩國經常發(fā)生摩擦,魯肅顧全大局,總是和顏悅色的安撫雙方,邀請關羽相見,魯肅單刀赴會,說的關羽面紅耳赤。單刀之會并沒有結果,雙方僵持不下,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適逢曹操進攻漢中,劉備怕雙拳難敵四手,和孫權講和,雙方協(xié)商,平分荊州,孫、劉休戰(zhàn)。
魯肅怎么死的
魯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zhàn)略家和外交家,周瑜非常了解魯肅的能力,周瑜臨死之前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替代自己的職務,事實上魯肅是當時一個最為清醒的人,他在剛剛與孫權見面的時候就預言了將來必將是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勢。為孫權制定了聯(lián)合劉備抗拒曹操的大政方針,但是后來孫權卻對此頗有微詞。
公元208年,周瑜與魯肅一起指揮了赤壁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使得曹操多年不敢再覬覦江東,可以說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勢。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魯肅當年預測的形勢。但是孫劉在赤壁之戰(zhàn)后很快就發(fā)生了矛盾,當初看到益州劉璋的暗弱,周瑜和甘寧都勸孫權出兵取益州,孫權問劉備這個主意怎么樣,劉備假惺惺建議說,不應該取益州,打消了孫權取益州的想法,后來劉備自己卻取代了劉璋,孫權非常的生氣??吹絼淙〉昧艘嬷輰O權于是想要回當初在魯肅建議下借給劉備的荊州,于是與鎮(zhèn)守荊州的關羽發(fā)生軍事沖突,魯肅為了繼續(xù)維持孫劉聯(lián)盟,多方安撫,使得孫權心生不滿。
后來孫權派呂蒙率軍出兵荊州,為了能夠保持孫劉聯(lián)盟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針,魯肅親自與關羽單刀相會,對劉備頗為不滿,關羽也被魯肅說的默然,后來孫劉兩家將荊州一分為二,各占一半。此事之后不久,公元217年,魯肅就病死了,時年只有46歲。
魯肅作為一個戰(zhàn)略家,看出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必然,也看出了孫劉聯(lián)合的重要性,可以說其是非常有遠見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孫權在內都不能看那么遠,大多數的人只是看到了眼前利益,所以對于魯肅借荊州給劉備頗有微詞,特別是在曹操的外患解除之后,孫劉兩家的矛盾立刻就浮上了水面,我想在很多人不能理解魯肅,包括孫權在內抱怨魯肅的情形下,魯肅是非常郁悶的,所以很可能因此早逝,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