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吳三桂究竟有多少兵馬
漢奸抑或英雄,吳三桂這個名號在歷史上名噪一時的事實不可否認。那么,吳三桂的一生究竟如何一步步遷升的呢?我們可以從吳三桂的稱號中尋求答案。許多影視劇中,“平西王吳三桂”這個組合最常出現(xiàn),那是基于那段特定歷史故事,而吳三桂早期中武舉,跟隨父親舅父出征戰(zhàn)場,出任督軍指揮……一步步稱號的變化展現(xiàn)了他一生的輝煌。
據(jù)史料記載,崇禎十七年三月初,闖王李自成攻陷大同及真定,以兇猛之勢逼近朝廷中央,崇禎皇帝只得將賭注全盤押在吳三桂身上,臨危飛檄封其為平西伯??啥潭虝r日,正率兵前往玉田的吳三桂便得知京城被攻陷以及崇禎帝自縊的噩耗。
明朝的轟然倒塌讓平西伯吳三桂措手不及,面臨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兩難抉擇。他在各種政治勢力間衡量利弊,曾多次投降李自成的念想。最終卻引清兵入關,緣由大致有兩種說法,最出名也是最浪漫的一種是所謂的“沖冠一怒為紅顏”,與陳圓圓共同譜寫了一段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佳話。另一種是吳三桂借刀殺人想通過清軍之力擊潰李自成。不管何種緣由,平西伯降清了。
其后吳三桂率兵大敗李自成,清定北京后,同年四月,吳三桂的稱號便是為世人熟知的平西王??滴踉?,吳三桂在鎮(zhèn)守云南過程中大獲全勝,被晉封為平西親王,并成三藩之一。漸漸成為康熙帝的心腹大患,遂下令撤藩。自然而然引發(fā)了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吳三桂的野心日益顯現(xiàn),自稱周王,統(tǒng)領大軍,實力可見一斑??滴跏吣?,吳三桂的稱號已經(jīng)是大周皇帝,雖然命數(shù)已盡,但在有生之年終是達到人生頂峰,做了五個月的皇帝。
吳三桂的兒子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僅有吳應熊和吳應麒二人,吳應熊的名字在電視劇中多有提及,故而耳熟能詳,而關于他的記載,也較為詳細。
吳三桂因擒拿南明永歷帝有功,晉封為平西親王,而其在云南貴州一帶的勢力也與日俱增,多爾袞忌憚其有朝一日必定有野心與清廷抗衡,遂特意以聯(lián)姻為借口牽制吳三桂,將皇太極的女兒和碩公主指配給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為妻,并封其為和碩額駙,另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表面上加封一系列虛名頭銜,實質確實將吳應熊禁錮在京城,作為人質,以此要挾吳三桂。
吳三桂對其兒子極為寵愛,但在大局面前,也只能盡其所能保其周全,在計劃反清前夕,冒險派人將吳應熊遣送出京城,不料吳應熊為大局著想,甘愿留在京城做幌子,掩蓋父親造反起兵的真相,并將康熙欲提前削藩的意圖告知吳三桂,令其早作打算。猶豫再三后,將其長子吳世璠托付給使者護送出京城,從此舉看來,吳應熊早已做好成為此次造反的犧牲品的準備。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正式宣布反清計劃,康熙隨即將吳應熊極其家眷殺害,以防有心之人趁機跟風,以示警告。
吳應熊為其父大業(yè)心甘情愿成為政治犧牲品,雖其生前有意保其子嗣,將吳世璠護送出京城,但最終吳世璠繼承吳三桂大業(yè),難以避免三藩之亂平定后,滿門被滅的結局。
平西王吳三桂征戰(zhàn)一生,多有得意勝戰(zhàn),不管是與李自成軍隊的石河大戰(zhàn),還是長達八年的反清復明之戰(zhàn),吳三桂都彰顯了軍事實力。那么,吳三桂有多少兵馬?又是什么讓他得以率領這些千軍萬馬闖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據(jù)史料記載,吳三桂有五十三個佐領,綠營兵就有“四鎮(zhèn)十營”。推算出來便是多達幾十萬的兵馬。另外還有私藏的眾多兵丁未經(jīng)統(tǒng)計。這樣的軍事實力,偏還是前朝漢族的人心,康熙帝虎視眈眈也屬再正常不過。
吳三桂有多少兵馬朝廷不是不清楚,順治十七年,中央朝廷終于按耐不住,以賦稅不足勒令吳三桂裁減兵力。吳三桂心中有數(shù),便汰弱存強,雖然將綠營和投誠并減少到只有兩萬多人,但全都是精銳部隊。其后為試探康熙皇帝,吳三桂主動請求撤藩,誰知年少氣盛的康熙帝同意了,戰(zhàn)火一觸即發(fā),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勢力團結起來,打起“反清復明”旗號,開始了與清王朝長達八年的戰(zhàn)爭。
關于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與其量化,倒不如看看大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所謂精英兵力,正是有名的關寧鐵騎。曾經(jīng)跟隨吳三桂助清軍占領北京,還曾徹底擊潰李自成的農民兵,即便在吳三桂晚年反清之時,也幾度將清朝逼到絕境,讓康熙皇帝失去50多萬軍隊。這支由袁崇煥創(chuàng)始操練出的精銳兵馬,在當時那段歷史中確實驍勇善戰(zhàn),但整個朝代的更替和覆滅卻更與統(tǒng)帥者的選擇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