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鐘琪為何下獄?岳鐘琪詩歌集有什么?
岳鐘琪,清朝著名將領(lǐng),字東美,號容齋,謚襄勤,四川成都人,累官拜陜甘總督,歷經(jīng)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戰(zhàn)功赫赫。清朝康熙朝,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入藏,擊敗準(zhǔn)噶爾兵。清雍正朝,隨大將軍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授三等功,賜黃帶。后又屢平青海、甘肅叛亂。
軍功赫赫,本應(yīng)扶搖直上,可在雍正九年的時候,僅因錯失戰(zhàn)機,就被雍正帝革職查辦,最終捉拿下獄。此后,便一直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中,直到乾隆登基才被放出來,期間差點慘死獄中。
對于岳鐘琪的遭遇,許多人都覺得不敢置信。一個軍功赫赫的將領(lǐng),竟然因為一個小錯就得到如此對待,清朝的律法如此嚴(yán)苛嗎?
小編要說,岳鐘琪得到的對待,與清朝律法無關(guān),只與岳鐘琪此人有關(guān)。說到這兒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岳鐘琪的身世,岳鐘琪其實是宋朝抗擊元朝的著名民族英雄岳飛的后裔。而滿族是女真后裔,對岳飛天然就有一種抵抗力,因而先祖是岳飛的岳鐘琪,其實在清朝官場走的極為艱難。
再來直接原因,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來勸岳飛反清。雍正五年二月,一個叫盧宗漢的人在成都大街上高呼:“從岳公爺造反!”“岳公爺帶領(lǐng)川陜兵馬造反!”盧宗漢幾近瘋狂的舉動如晴天霹靂,岳鐘琪震驚之余當(dāng)即命提督黃庭柱將其捉拿“嚴(yán)鞫”,并迅即以“因私事造蜚語無主使者”砍頭上報雍正。一句“無主使者”,然后砍了頭才上報,怎么看都怎么有一種此地?zé)o銀三百兩的感覺。
雍正帝本就是一個多疑的皇帝,這么個做法很快引起了他的疑心??赡茉犁婄饕惨庾R到了自己處理這件事過于草率,并不圓滿,因此上報奏折,嚴(yán)詞懇切,表明自己對朝廷的忠心,并且在最后請求移權(quán)辭官,這才暫時打消了雍正帝的疑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雍正六年,“靖州諸生曾靜遣其徒張熙投書鐘琪勸其反”。信中說他是岳飛的后裔,如何能助紂為虐,希望他能起兵反清。岳飛這一次學(xué)乖了,先是“與設(shè)誓俱得靜始末疏聞”,隨后押解人犯歸京,由雍正帝處置。此次事件,引發(fā)了范圍極廣的文字獄,許多漢族文人書生牽涉其中,因而喪命。就連已經(jīng)入土了的呂留良都被掘墳懲處。
岳鐘琪雖然親自舉報了曾靜,但是并不代表雍正就已經(jīng)相信了他。此后雍正帝對其疑心不減,暗暗埋藏在心中。到了雍正九年的時候,才借準(zhǔn)噶爾入犯哈密,劫掠牲畜事件,將岳鐘琪革職查辦,押解下獄。
清朝統(tǒng)治者,雖然一直強調(diào)“滿漢一家親”,實際上在他們心里,對于漢族官員還是不信任的,并且一直處于打壓的狀態(tài)。
岳鐘琪雖然是戰(zhàn)功赫赫的武將,但和他祖上岳飛一樣,也是頗具文采,《姜園集》、《蛩吟集》。他在行軍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詩詞,可讓人品鑒。
西征噶爾丹,吟成一首五律《天山》:
偶立崇椒望,天山中外分。
玉門千里月,鹽澤一川云。
峭壁遺唐篆,殘碑紀(jì)漢軍。
未窮臨眺意,大雪集征裙。
西藏平亂,做出一首《西藏口號》:
幾度平蠻入不毛,心傾報國敢辭勞。
天連寒草迷征馬,雪擁沙場冷戰(zhàn)袍。
七縱計成三戍靖,六花陣列五云高。
壯懷自若硎新發(fā),匣劍時聞龍怒號。
《軍中雜詠》三首:
其一
出塞男兒事,登臺喜縱觀。
草殘驅(qū)牧遠(yuǎn),地闊設(shè)防寬。
山與云爭白,霜同日斗寒。
長安何處是,東望雪漫漫。
其二
地在乾坤內(nèi),人居朔漠間。
月寒川上草,松老雪中山。
鐵騎嘶沙磧,金戈擁玉關(guān)。
樓蘭誠狡黠,不滅不生還。
其三
列灶沙關(guān)外,營門淡晚煙。
月光初照水,秋氣遠(yuǎn)連天。
歸雁穿云去,饑烏帶子還。
征西諸將帥,轉(zhuǎn)戰(zhàn)又經(jīng)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