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軼事 各省選舉國會議員 湖南名妓竟獲提名
1907年10月19日,清廷下令各省籌辦諮議局,選舉議員。當時全國上下,很少有人知道何謂“選舉”。在朝廷的再三催促下,各省開始緩慢行動。湖南諮議局的步伐要快些,但籌辦情況也很不理想。
湘潭縣下雨,大半人放棄投票
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議員選舉,在中國摸索前行采取的是無記名投票。
1908年12月,湖南諮議局籌辦處成立。從籌辦到落實選舉人名單,絕大部分州縣都不到2個月,官府無暇顧及對選民的宣傳和教育,加上當時交通不便,投票點少,嚴重影響了投票率。比如慈利縣共有25個鄉(xiāng),卻只設立7個投票點,有的投票點甚至相隔百里。天氣也影響人們投票的熱情,當時《申報》報道湘潭縣初選,恰逢那兩天大雨如注,一大半人都放棄去投票。還有地區(qū)出現(xiàn)沒有一個人投票的尷尬。越是偏僻的鄉(xiāng)村,投票的人就越少。
有人把選舉當成好玩的事情,也有人借機發(fā)泄不滿。選舉的丑聞,被當時京滬的報紙披露,稱它們?yōu)楹线x舉投票的“怪現(xiàn)狀”。比如長沙縣初選,據(jù)稱有投名妓周寶釵者。
管理員私自打開投票箱
徇私舞弊也偶有發(fā)生。武陵縣第四區(qū)管理投票的工作人員黃朝俊,將投票箱私自拆開,自己加蓋封條放在家里,兩天后才送交到縣府。在選民調查中,有人詢問選舉投票的手續(xù),有調查員竟然說,只要寫上我的名字,投到投票箱里就可以。
但總的來說,當時湖南的選舉還是公正的,且有謙讓之風。1902年中舉的藍山縣鐘才宏,當時所在的州按規(guī)定可選3名議員。他與競爭者并列第三,按理應當抽簽決定,但對方考慮到自己所在地區(qū)已有兩名議員,就自動退出。
諮議局彈劾兩個縣令
1909年10月,湖南諮議局在長沙正式成立。舊派保守的湖南紳士對當選為議員沒有太大興趣,或者不參與,或者拒絕接受省諮議局的席位,比如當時有足夠權力和威信的湖南地方紳士王先謙、葉德輝等。
湖南諮議局的第一屆會議原定會期30天,但是要討論的議案太多,一直延長到50天才閉幕。湖南巡撫交給諮議局20項議案,結果建設食品市場、普及簡易小學并籌措經(jīng)費、拓寬街道的提議都通過了,但是抽取房鋪捐作為警察費用的提案被諮議局否決。此后,諮議局還進行了一系列反映民意、監(jiān)督地方行政權力的斗爭。比如根據(jù)當?shù)丶澥刻峁┑那闆r,對某縣先后兩個貪贓枉法的縣令提出彈劾。湖南巡撫在諮議局壓力下,不得不將這兩人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