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林四娘 最受清朝文人歡迎的美女 有什么秘密?

        2017-03-11 10:22:3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清朝中期有一個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這就是眾多文人都青睞著一位英烈女性,多位文人將她采入野史筆記或?qū)戇M(jìn)小說中,這個人物就是林四娘。 我們

        清朝中期有一個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這就是眾多文人都青睞著一位英烈女性,多位文人將她采入野史筆記或?qū)戇M(jìn)小說中,這個人物就是林四娘。

        我們對林四娘并不陌生,讀過《紅樓夢》的人都記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寫到的這個“姽婳將軍”,曹雪芹花了很長的篇幅描述這位巾幗英雄,稱林四娘故事是“風(fēng)流雋逸、忠義感慨”的“千古佳話”,不但讓賈寶玉在眾多清客面前專門誦讀了他的長篇《姽嫿詞》,還讓紈袴子弟賈環(huán)和小才子賈蘭各作了一首五言律詩和七言絕句來贊頌林四娘,曹雪芹這么傾情一位女性是很不尋常的。清代另一位文學(xué)家蒲松齡也以林四娘的題材為背景,撰寫了一個短篇小說《林四娘》,收在《聊齋志異》第三卷中。此外,另有王士禎的《池北偶談》、林云銘的《林四娘記》、陳維崧的《婦人集》、盧見曾的《國朝山左詩抄》、李澄中的《艮齋筆記》、安致遠(yuǎn)的《青社遺聞》、邱宗玉的《青社瑣記》、王士碌的《燃脂集》等,也收有關(guān)于林四娘事跡的筆記,曲家楊恩壽更是以林四娘故事編撰了六出昆曲大戲的文本《姽婳將軍》。

        按有關(guān)史料記載,林四娘應(yīng)為明末清初人,因?yàn)樵谇宄趸蚯宄腥~時期,林四娘在社會上或文化圈中的名聲很大。而按《紅樓夢》中的描寫,林四娘不但美麗、有武藝,而且還在丈夫恒王死后,勇敢地站出來帶領(lǐng)恒府眷屬與“流賊余黨”奮戰(zhàn),最后“殞身于王”,是不折不扣的節(jié)烈女。但在正史中,這個人物卻不見蹤影,無論《明史·列女傳》還是《清史稿·列女傳》中都未收錄林四娘的事跡,就連長達(dá)12卷本《清朝野史大觀》也未見有林四娘的條目,看來,林四娘這個人物有可能是子虛烏有。

        林四娘的來歷,按《紅樓夢》介紹,是恒王的一位寵姬,最得恒王寵愛,被超拔統(tǒng)轄諸姬,但究竟是哪一個朝代人則未點(diǎn)明?!读凝S志異》中的林四娘身份是一位宮女,她的主子變成了衡王,只說她以17歲處女之身,遇衡府劇變,遭難而死,其鬼魂與青州道陳寶鑰交往時,曾奏“亡國之音”,但所亡何國,則避而不談。不過,盡管恒王變?yōu)楹馔酰鋬烧呦抵C音,顯然是一個人。清代著名學(xué)者“漁洋山人”王士禎(1634-1711)在《池北偶談》中關(guān)于林四娘的身世故事又進(jìn)了一步,文中林四娘向陳寶鑰作自我介紹稱:

        妾故衡王宮嬪也,生長金陵。衡王昔以千金聘妄,入后宮,寵絕倫輩,不幸早死,殯于宮中。不數(shù)年,國破,(衡王)遂北去,妾魂魄猶戀故墟。今宮殿荒蕪,聊欲借君亭館延客……

        陳寶鑰是福建晉江人,字綠崖。據(jù)其同鄉(xiāng)林云銘在《林四娘記》中的描述,陳寶鑰于康熙癸卯年(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僉事,在衙署時“夜輒聞傳桶中有敲擊聲,問之則寂無應(yīng)者。”面對有“鬼魂”出現(xiàn),陳寶鑰率仆人及神巫驅(qū)鬼均失敗,后聽從士人劉望齡勸說,決定任其自然,鬼魅遂化作美女,自稱林四娘,遂與陳寶鑰結(jié)為詩酒朋友,并在署事上成為陳寶鑰助手,幫助陳寶鑰破了許多疑難案子,還懲處了不軌之徒。后來陳寶鑰詢其生前來歷,林四娘告訴他一段凄惋身世:

        我蒲田人也,明崇禎時,父為江寧府庫官,逋帑下獄。我與表兄某悉身營救,同臥起半載,實(shí)無私情。父出獄而疑不釋,我因投镮以明無他,烈魂不散耳。與君有桑梓之誼而來,非偶然也。(林四娘)計(jì)在署十有八月而別,別后陳每思慕不止。

        陳維崧(1625-1682)所著《婦人集》一書中也收錄了有關(guān)林四娘故事的內(nèi)容,他稱“王十一(即王士禎)為余述林四娘事,幽窈而屑瑟,蓋《搜神》《酉陽》之亞也。四娘自言故衡府宮人”。接下來,是所附王士禎《林四娘歌》及“小序”,序中敘述的即是陳寶鑰邂逅林四娘鬼魂事跡,稱“四娘貌本上流,妝從吳俗……環(huán)懸利劍,冷然如聶隱娘紅線一流。婢東兒青兒皆姝麗,恒持左右,人亦無敢調(diào)(戲)者”,居三月才與陳寶鑰告別。文之末后有一首偽托林四娘鬼魂寫的七絕:“玉階小立羞娥蹙,黃昏月映蒼姻綠。金床玉幾不歸來,空唱人間可哀曲”。

        這些文人所述林四娘事跡中,林云銘筆下的林四娘,與其他人的身世描寫均不相同,一是林四娘父任江寧府庫官,與王士禎《池北偶談》中說她是金陵人雖對得起來,但多了一個福建蒲田的籍貫;二是否定了林四娘是衡(恒)王宮人身份,變成庫吏女兒;三是林四娘父親懷疑她與表兄有染,為明志而投镮自殺,并非為衡(恒)王死節(jié)。

        既然多家文人都寫到陳寶鑰與林四娘的感情糾葛故事,那么,關(guān)于林四娘這個人物的出處就一定與陳寶鑰有關(guān)。據(jù)林云銘說,他與陳寶鑰是同鄉(xiāng),是他親自聆聽了陳寶鑰講的這段人鬼“奇遇”故事后,才寫成那篇《林四娘記》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林四娘的事跡,最初是由清初在青州任僉事的陳寶鑰“親歷”或原創(chuàng)編撰的,然后由林云銘正式付諸文字,故事便逐漸傳播開來,又經(jīng)王士禎、盧見曾、陳維崧這些文人予以豐富或改編,遂漸敷成一位節(jié)烈女子的事跡。

        林四娘是否實(shí)有其人,我們還可從陳維崧的經(jīng)歷中獲得旁證。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宜興人,清初文人,其父陳貞慧,曾是明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堅(jiān)決反對閹黨。入清后,由于他傷故國之亡,一直并未能得官,故對清廷存有不滿情緒,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才舉博學(xué)鴻詞科,任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試想,如果林四娘果系衡(恒)王府寵姬,又如《紅樓夢》中描寫是與“流賊”奮戰(zhàn)犧牲,陳維崧豈會不將她寫入《明史·列女傳》?顯然,林四娘系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人物是無疑的,也正因?yàn)檫@樣,文人們撰寫的鬼魂怪誕故事只能入筆記小說而不入《明史》、《淸史稿》甚至《清朝野史大觀》,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而林四娘這個人物的原創(chuàng)者,就是那位青州道僉事陳寶鑰。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