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七夕不是情人節(jié)?中國的情人節(jié)是正月十五

        2016-11-26 15:48:1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乞巧節(jié)不是紀念牛郎織

        七夕節(jié)又叫乞巧節(jié),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乞巧節(jié)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民間又稱“七姐”。

        乞巧節(jié)是女子的節(jié)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針乞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

        輸巧者要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本內(nèi)容由河南商都文化發(fā)布)以其織網(wǎng)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jié)日活動的內(nèi)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jié)”或“少女節(jié)”、“女兒節(jié)”。

        七夕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jié)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8年6月14日,七夕節(jié)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現(xiàn)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jié)”。

        其實七夕并不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之所以當今社會將七夕節(jié)誤讀為“情人節(jié)”,可能是源于牛郎織女的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事實上,“中國情人節(jié)”確實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即“上元節(jié)”。

        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要點起彩燈、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未婚少女往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拋頭露面是不守禮節(jié)的做法,只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才能出門逛燈會,少男少女這一天才能互相會面,傾訴愛慕之情。所以,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中國情人節(jié)。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