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張作霖如何與退位的溥儀交往:見面后跪下磕頭

        2016-11-24 10:08: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正在溥儀為用什么樣的儀式對待這個民國大人物而犯難的時候,張作霖卻毫不遲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個響頭,畢恭畢敬地問道

        正在溥儀為用什么樣的儀式對待這個民國大人物而犯難的時候,張作霖卻毫不遲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個響頭,畢恭畢敬地問道:“皇上好!”溥儀做夢也沒想到張作霖能給他磕頭,受寵若驚之余,趕緊彎腰扶起張作霖,連說:“上將軍好!”

        摘自:《通遼日報》2011年7月6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題為:《張作霖如何與退位后的溥儀交往:磕頭“見駕”》

        曾幾何時,他們一個是高高在上、說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個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祿的小統(tǒng)領(lǐng)。事事無常,瞬息萬變,未及幾年,二人的地位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一躍成為手握重兵、權(quán)傾四野的風(fēng)云人物,一個卻失去江山、僅剩下一個“末代皇帝”的空頭銜。他們就是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和末代皇帝溥儀。本應(yīng)是兩個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人物,卻演繹了一段你來我往、相互利用的歷史短劇。

        蒙龍恩, 受封賞

        早在張作霖千方百計接受清廷招撫起,便注定要與清廷皇室發(fā)生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了。而且張作霖內(nèi)心是應(yīng)該感謝行將末路的清王朝的,盡管該政權(quán)已經(jīng)岌岌可危,但卻讓出身低微的張作霖完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從此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接受招撫之后,張作霖便以清廷的忠實子民自居,先是剿胡匪,后是剿蒙匪,出生入死換取了清統(tǒng)治者的獎賞與重用。由此也有了他與剛剛登基的小皇帝溥儀的初次接軌。小皇帝溥儀賞賜張作霖頂戴花翎,并以總兵記名,擢升為洮南鎮(zhèn)守使。此外,溥儀還賞賜給張作霖龍袍一件,可見對其的肯定與重視。

        辛亥革命之際,張作霖果斷決策,保衛(wèi)清廷,鎮(zhèn)壓革命。心機頗重的張作霖此時并非真心維護那個他從未蒙面的年幼小皇帝,僅是將此作為他政治上崛起的一次有利契機。但此舉卻讓風(fēng)雨飄搖中的清廷感激涕零,小皇帝也再次對這位忠實護主的勇士進行破格升賞,任命他為“關(guān)外練兵大臣”,并再次賞戴花翎。

        一心熱衷于升發(fā)的張作霖,從未見過這么大的封賞,不禁受寵若驚,馬上以“社稷之臣”的身份,聯(lián)合馮德麟、馬龍?zhí)丁强∩热鋵?,給當時任內(nèi)閣總理的袁世凱拍電,表示要武裝勤王。其電文說:“革命軍釀成民亂,無視君主,徒逞其私利私憤,其行為殆與盜賊無異。朝廷只汲汲于大局之和平,雖有議和之議,但如斯缺乏誠意之和平,殊無講求之必要,吾人所可取之途徑,惟有武力而已。東三省與內(nèi)地各省不同,軍隊部署既定,且勤王之心亦厚。勁旅數(shù)萬,一旦有命,即可取道山東南下,誓當剿滅革命軍,以區(qū)區(qū)微忠,盡瘁朝廷……”不知其時的小皇帝是否懂事,如已懂事,恐怕也會被張作霖的“耿耿忠心”所感動。

        不僅如此,當直隸張環(huán)芝來電約張作霖帶兵進關(guān)“勤王”時,他“即電復(fù)允許,擬即自帶巡防隊數(shù)營赴直聯(lián)合各軍與民軍交戰(zhàn)”,只是由于趙爾巽認為他在“保安會甚孚眾望,恐一日離省人心浮動,故特挽留”,因而未能前往。否則,張作霖其時便有機會挺進關(guān)內(nèi)!

        但張作霖的出兵并不能挽腐朽的清廷于傾倒,歷史的車輪很快便進入了民國時期。

        “隔岸觀火”,張作霖“借刀殺人”

        溥儀雖退位了,但很多清室遺民不忍清廷走向終結(jié),故一直積極地進行復(fù)辟活動。曾沐浴著“浩蕩皇恩”而爬上高官顯位的張勛便是清廷的堅守者。縱觀全國上下,張勛認為已升任為奉天省長的張作霖手握重兵,最主要是他曾深感張作霖對清廷的耿耿忠心,乃派人進行聯(lián)絡(luò)。張作霖欣然同意,并派代表副官長趙錫嘏參加了張勛在徐州召開的策劃復(fù)辟會議。由于在各省軍閥中,“尤以張作霖與皖省長倪嗣沖贊成最力”,其代表趙錫嘏于徐州也備受優(yōu)待。這時,張作霖的謀士袁金鎧為他出謀劃策:“馮德麟因你升為督軍,時有不平之色。莫若令其入京,暗中參加復(fù)辟,事成大帥不失戴詡之功,不成以馮當之,臥榻前免去他人酣睡,亦調(diào)虎離山之計也?!睆堊髁貙υ疰z的進言,“深以為然”。權(quán)衡利弊,不久前還舉雙手贊成的張作霖馬上轉(zhuǎn)為“高騎墻頭”,“暫行觀望”。

        1917年6月7日,張勛以13省軍事同盟盟主身份,率“辮子軍”北上,敲響了復(fù)辟的鑼鼓,并于7月1日擁立溥儀為帝,重登寶座。頓時北京街頭又高懸起清代黃龍旗,不少人又披上假辮,袍褂加身。紫禁城內(nèi)重新熱鬧起來,并大加封官許愿,張作霖亦在其列:“任命執(zhí)事為奉天巡撫,速向朝廷呈獻賀表,并用宣統(tǒng)年號。”

        張勛這一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復(fù)辟丑劇上演后,立即引起全國的一片聲討。張勛走投無路,乃同王士珍、陳寶琛等人商討救急之策。他們一下就想起了奉天重兵在握的張作霖,于是馬上擬旨,封張作霖為東三省總督,命他火速進京勤王。幾天前還只授張作霖為奉天巡撫,如今用得上了,馬上以高官相誘。寫完上諭得加蓋皇上的“法天立道”御寶才能生效啊,偏偏印盒鑰匙在載灃手里。陳寶琛下令:砸鎖取印。并命在北京參加復(fù)辟的奉軍旅長張海鵬火速出關(guān)送信,請張作霖派兵救駕。張海鵬受命后便“化裝從小路繞道熱河一帶逃回關(guān)外”。豈料,剛出京就被討逆軍截獲,圣旨離張作霖還遠著呢。

        其實,即使圣旨如期送到,審時度勢的張作霖也不會再來救駕的。聰明如他,怎會擔著與全國人為敵的風(fēng)險為處于逆勢的清廷張目。一見風(fēng)頭不對,張作霖馬上命令其前往天津“觀望風(fēng)色的代表趙錫嘏,晉謁段總理,”表示隨時“聽候總統(tǒng)吩咐?!倍戊魅鹇犃舜笙玻骸安涣蠌堄晖ぃ€贊成民國?!本瓦@樣,張作霖搖身一變,又成了反對復(fù)辟的“進步人士”了。(待續(xù))

        (摘自《炎黃春秋》)

        在這場復(fù)辟丑劇中,溥儀下臺,張勛出走。一直觀望的張作霖卻趁機扳倒馮德麟,驅(qū)逐孟恩遠,向著他東北王的寶座更近一步,成為一個大贏家。

        暗中交往, 引來復(fù)辟之說

        復(fù)辟失敗后,紫禁城里的小皇帝和他的忠臣們卻一刻也沒有停止復(fù)辟活動。吸取教訓(xùn),他們認識到:直接決定小朝廷的安危和前途禍福的,還是那些握有重兵的軍閥們。

        于是,溥儀開始在眾多的軍閥中物色他的支持者,首先他就選擇了奉系軍閥首領(lǐng)、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張作霖之所以入選,其一,他是手中握有重兵的權(quán)勢人物;其二,他對清廷有著一種莫名的“尊崇”,屬可拉攏之人;其三,就在于他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是大清王朝的發(fā)祥之地,清王室在那里還附有大批土地、皇產(chǎn)及莊園。對此,溥儀也曾承認說:“我記得這年(1919年)的下半年,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和老北洋系以外的軍人便有了較親密的交往。第一個對象是奉系的首領(lǐng)張作霖巡閱使。”

        對徒有虛名的溥儀拋來的橄欖枝, 此時已登上東北王寶座的張作霖并沒有無動于衷。 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宣統(tǒng)皇帝雖然只剩下一個空名了, 但其在滿蒙地區(qū)仍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可以借助他“ 宣統(tǒng)皇帝” 的名號增加自己統(tǒng)治上的光彩, 為進一步奪取滿蒙造勢。 就這樣, 兩個各有所圖的人開始了若即若離的交往。

        1919年, 紫禁城突然收到一筆巨款, 溥儀的父親載灃打開一看, 原來是奉天代售皇產(chǎn)莊園的款子。 那時候紫禁城的開銷全靠民國政府的施舍, 或偷偷盜賣文物國寶度日, 現(xiàn)在意外地收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錢, 自然對“ 總策劃” 張作霖感激不盡。 隨后, 由內(nèi)務(wù)府選出兩件古物, 一件是《 御制題詠董邦達淡月寒林圖》 畫軸, 另一件是一對乾隆款的瓷瓶, 用載灃的名義, 派三品專差唐銘盛于10月前往奉天向張作霖面謝。 來而不往非禮也, 張作霖特派把兄弟張景惠攜帶禮物, 隨唐銘盛赴京答謝。

        正所謂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 兩人的交往很快為嗅覺靈敏的外文報紙所捕獲, 于是在這一年的報道中諸如“張作霖正策劃恢復(fù)帝制, 準備在即將到來的秋季, 使那位年輕的皇帝在沈陽重登皇位”等相關(guān)報道漸次出爐, 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9月9日, 天津的《 華北每日郵電》 報, 發(fā)了一篇題為《 另一場復(fù)辟是否近在眼前? 》 的報道。 到12月27日, 《 北京導(dǎo)報》 更是直接披露: “最近幾天, 在當?shù)氐母鱾€階層中, 尤其是在張作霖將軍手下的軍人中, 盛傳一種傳聞, 聲稱清朝的君主制度不久將在北京重新建立, 以取代現(xiàn)存所謂的中國共和制政府… … 此次發(fā)起重建君主制的, 是張作霖將軍。 “對于這些報道, 溥儀甚感興奮: “ 它使我從心底感到了欣喜, 我從而也明白了為什么奉軍首領(lǐng)對紫禁城那樣熱誠” 。 看到希望的溥儀更加緊了與張作霖的往來。

        充當小皇帝的保護神

        面對外界的傳聞, 張作霖是置若罔聞, 于次年的4月17日, 再次托人給溥儀進呈了兩棵東北人參。

        此外, 張作霖還于危難之際充當小皇帝的“保護神” 。 1920年7月12日, 直皖戰(zhàn)爭爆發(fā)。 14日, 張作霖就派人入宮向溥儀通報軍情, 并一再聲明要“鞏衛(wèi)皇室” , 寬溥儀的心。 此舉再次博得了小皇帝的好感。 直奉戰(zhàn)勝, 紫禁城內(nèi)得知張作霖馬上要進京, 異常興奮, 馬上派出內(nèi)務(wù)府大臣紹英前去迎接。 當聽說張作霖要入紫禁城內(nèi)給“圣上請安” , 整個紫禁城都為之沸騰了。 甚至為了迎接張作霖并給他準備賜品, 溥儀的近親重臣們還特意到醇王府開了個小會, 最后決定應(yīng)加大對張作霖的賞賜力度, 要在“一般品目之外, 加上一口寶刀” , 對張作霖的禮遇有加可見一斑。 但事務(wù)繁忙的張作霖并沒有進見溥儀, 這讓精心準備的紫禁城大為失望。

        質(zhì)問黎元洪, 澄清復(fù)辟之說

        奉系的各大將領(lǐng)與那些王公大臣們, 也是打得火熱, 他們常常在一起聚會、 打牌、 吃飯… … 甚至醇王府的總管張文治還和奉系將領(lǐng)、 張作霖的把兄弟張景惠結(jié)拜兄弟。 奉系將領(lǐng)張景惠、 張宗昌還被授以紫禁城騎馬的殊榮。 此前的復(fù)辟之說更是傳得滿城風(fēng)雨。

        1921年春, 寓居天津英租界的前總統(tǒng)黎元洪, 在寓所接待《 字林西報》 駐北京特派員記者甘露德, 就時局問題發(fā)表了談話; 事后, 甘露德撰文發(fā)表于3月14日的《 字林西報》 上。 文中指出: “據(jù)稱, 復(fù)辟帝制的計劃已實行至這樣的程度, 那位滿洲獨裁者( 張作霖) 在中國各地的軍界伙伴中的許多人都知道, 在6月之前, 一定會發(fā)生一場支持清帝的公眾示威活動。 而且, 這場示威在任何一天都可能爆發(fā)。 “

        之前的復(fù)辟之說并無根據(jù), 只是人們捕風(fēng)捉影的猜測, 所以張作霖也沒有放在心上, 但這一次不同了。 因為這一消息是出于前總統(tǒng)黎元洪之口, 具有很大的權(quán)威性和煽動性。 張作霖對黎元洪如此信口開河怒不可遏, 馬上拍電質(zhì)問黎元洪。 已是江河末日的黎元洪, 哪里敢招惹這位日益顯赫的東北王啊, 立即回電, 矢口否認, “鄙人無此言論, 詳情已于天津《 益世報》 登載, 聲明無此事實。 現(xiàn)將該報另信寄。 希閱。 “除此之外, 張作霖還在北京、 天津、 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各大報紙上發(fā)表聲明進行辟謠: “作霖以愛國為天職, 凡有破壞我共和政體者, 將挺身而擊之。 “事實上, 深諳政治的張作霖也不會逆歷史潮流而上, 為無權(quán)無勢的落魄皇帝而丟了大好前途。

        投桃報李, 禮尚往來

        但是該利用還得利用。 因此, 在復(fù)辟之說漸漸平息之后, 張作霖還是不會拒絕與溥儀的往來的。 而溥儀也仍將其視為重登帝位的希望所在, 兩人之間來往不斷。

        1922年3月, 張作霖做壽, 溥儀特備兩份厚禮送去。 第一份是壽幛一軸、 如意一柄、 第二份是墨兩匣、 硯兩方、 宣統(tǒng)五彩瓷盤兩件、 三鑲玉如意一柄、 庫緞衣料四件。

        1922年12月1日, 溥儀與婉容舉行”大婚“盛典, 張作霖馬上派人送去大洋一萬元”恭賀新禧“ 。

        1923年初, 張作霖嫁女, 溥儀差人備了兩份厚禮: 一份是給“張巡閱使”的, 三鑲白玉如意成匣, 大卷綺霞緞八端, 綠繡喜字中堂成軸, 綠繡紅緞喜聯(lián)成對; 另一份給新娘的是: 細繡喜字中堂一軸, 細繡喜對一副, 化妝品兩匣, 衣料八件。

        到了3月28日張作霖生辰, 溥儀又送了一份大禮, 并命人在大紅禮單上寫道: 張總司令2月12日生辰, 宣統(tǒng)皇帝致贈: 福壽條一件、 壽畫一軸、 如意一柄、 五彩瓷瓶一對、 洋煙一匣、 衣料四件。

        隨著奉軍實力大增, 溥儀感到張作霖已有雄霸關(guān)內(nèi)的實力, 乃于1924年張作霖壽辰之際, 花了血本送了重禮: 無量壽佛一尊、 三鑲玉如意一柄、 五彩九桃瓶一對、 五彩雙象耳瓶一對、 五彩小瓷盤一對、 青玉大吉葫蘆小插屏一對、 打簧洋鐘一對、 洋煙一匣、 紅雕漆圓盒一對、 綺霞緞衣料八端。 此外, 溥儀還于一星期后補送“萬古英風(fēng)”匾額一面, 并福壽字及古玩等多件。 數(shù)量之多、 禮品之貴重, 在溥儀的“送禮史”上恐怕也屬罕見。

        密見莊士敦, 圖謀恢復(fù)皇帝特權(quán)

        1924年11月5日, 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 把溥儀攆出紫禁城, 并把他軟禁在醇王府內(nèi)。 得知此消息的張作霖很是憤怒, 并馬上進行斡旋。 很快, 駐守醇王府的國民軍日漸撤離, 門禁放寬, 醇王府又呈現(xiàn)出“一種暫時的小康狀態(tài)” 。 等到張作霖一進京, 他立刻撤換王府的大門衛(wèi)隊, 解除監(jiān)視, 并派人慰問溥儀。

        此次入京的張作霖, 儼然是北京城內(nèi)說一不二的人物。 如果他愿意幫助溥儀恢復(fù)皇帝尊號, 返回清宮居住, 按其權(quán)力來說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東三省世榮等名流五十三人聯(lián)合致電張作霖, 要求“恢復(fù)原有優(yōu)待皇室條件, 以昭大信而服中外之人心” 。

        11月26日, 張作霖派密使約小皇帝身邊的紅人莊士敦與張文治到帥府一敘。 莊士敦馬上與溥儀商量, 張大帥有請, 必有要事啊, 哪有空手去的道理。 溥儀想了想, 讓莊士敦帶了兩樣?xùn)|西交給張作霖: 一張由溥儀親手簽名的照片, 另一樣則是一只鑲滿鉆石的黃玉戒指。 但是張作霖只收了照片。 張作霖?zé)崆榈亟哟诉@兩位小朝廷來的客人。 然后與莊士敦單獨密談了數(shù)小時。 當莊士敦把皇上的禮物拿出來, 送給張作霖時, 張拿著那幀照片, 端詳很久并沉思著。 最后決定: 收下照片, 退回戒指。

        莊士敦與張作霖的這次密談, 帶給溥儀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張作霖承諾將設(shè)法“幫助皇上并挽回殘局” , 恢復(fù)皇帝的特權(quán)。 但要特別小心, 不要因此“引起共和派猜疑” , 以免復(fù)辟君主制度之嫌。

        得到張作霖承諾的溥儀馬上命羅振玉寫了一份《 賜張作霖詔》 : “奉軍入京, 人心大定, 威望所及, 群邪斂跡。 昨聞莊士敦述及厚意, 備悉一切” 。 瀕臨絕境的溥儀“小朝廷” , 由于張作霖的鼎力相救, 不僅得以絕路逢生, 而且重燃復(fù)辟之希望。

        但是, 沉浸在美夢當中的小皇帝很快發(fā)現(xiàn), 張作霖不過是“空言示好” , 卻并無實際舉動。 于是, 溥儀潛往日本使館, 這就是所謂的“真龍啟飛”事件。

        得知溥儀出走的消息, 張作霖大發(fā)雷霆: 我已經(jīng)主動向你示好, 并承諾對你予以保護。 在這種情況下, 你悄悄跑到日本領(lǐng)事館, 這不是信不過我張作霖嗎?

        張作霖的這種不滿, 在再次會見莊士敦時得以宣泄。 莊士敦受到了與第一次拜訪時大相徑庭的待遇。 站在莊士敦面前的張作霖, 已經(jīng)“不再是一位溫和、 富于同情心、 溫文爾雅的中國將領(lǐng), 而是一個傲慢、 舉止粗魯、 暴躁的滿洲土匪” 。 看到莊士敦進來, 張作霖沒有任何客套話, “他一開口就因把皇上帶到使館區(qū)而對他大加斥責(zé)” 。 莊剛想解釋, 張作霖就粗魯?shù)卮驍嗨脑挷柭曎|(zhì)問: “只要我張作霖在北京, 難道還會在醇親王府發(fā)生損害皇帝的事情嗎? ”

        天津再見, 張作霖幡然下跪

        1925年2月后, 溥儀轉(zhuǎn)居天津, 住進日本租界地內(nèi)的張園。 從此, 天津的張園, 成為?;蕪?fù)辟派的老窩。 正如溥儀在《 我的前半生中》 所說: “我在天津的七年間, 拉攏過一切我想拉攏的軍閥, 他們都給過我或多或少的幻想。 吳佩孚曾向我稱臣, 張作霖向我磕過頭, 段祺瑞主動地請我和他見過面。 其中給過我幻想最大的, 也是我拉攏最力, 為時最長的則是奉系將領(lǐng)們。 這是由張作霖向我磕頭開始的。 ”

        溥儀到天津時, 正值奉系打敗曹、 吳占據(jù)天津, 是奉系的鼎盛時期。 志得意滿的張作霖再次聯(lián)系溥儀, 先是由奉系將領(lǐng)、 直隸督辦李景林以地方官的身份拜訪了溥儀, 以示友好; 又派親信閻澤溥通過榮源( 溥儀的岳父) 給溥儀送了十萬元錢, 以解其經(jīng)濟拮據(jù)之苦, 同時提出希望能在行館里和溥儀見上一面。 這一提議卻遭到迂腐的清廷遺老們的堅決反對: 至高無上的皇帝那有屈尊去見一個民國將領(lǐng)之理?

        沒想到張作霖鍥而不舍, 第二天派閻澤溥親自登門約請, 并說張作霖正在住所等著他呢。 溥儀力排眾議, 趁天黑之際前往曹家花園密見張作霖。

        來到曹家花園, 溥儀正往里走之際, 身著便裝的張作霖便快步迎了上來。 雖然兩人素未謀面, 但溥儀馬上認出了他。 正在溥儀為用什么樣的儀式對待這個民國大人物而犯難的時候, 張作霖卻毫不遲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 趴在地上就磕了一個響頭, 畢恭畢敬地問道: “皇上好! “溥儀做夢也沒想到張作霖能給他磕頭, 受寵若驚之余, 趕緊彎腰扶起張作霖, 連說: “上將軍好! “兩聲不協(xié)調(diào)的問候, 道出了當時的滑稽。 兩人肩并肩地步入客廳坐下, 親熱地攀談起來。 張作霖先是痛罵馮玉祥”逼宮“ , 說馮玉祥那是為了要拿宮中的寶物。 而他是非常注意保護國寶文物的, 他不但把奉天的宮殿保護得很好, 而且把北京的一套四庫全書也要弄去, 一體保護。 溥儀對張夸獎一番, 感謝他對祖宗宮廟山陵的費心保護。

        話題一轉(zhuǎn), 張作霖就有些見怪地對溥儀直言說: 皇上, 你不該在我?guī)П搅吮本┲螅?還往日本使館里跑, 我是有足夠力量保護你的。 溥儀忙解釋說: 當時馮玉祥軍隊還在, 我實是不得已才進日本使館的。 聽溥儀這么一說, 張作霖馬上接道: “皇上要是樂意, 到咱奉天去。 住在宮殿里, 有我在, 怎么都行。 “溥儀最愛聽這樣的話, 他按捺不住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和興奮, “張上將軍真是太好了。 “張作霖又表態(tài)說: 皇上以后缺什么, 盡管吱聲。

        談話結(jié)束, 張作霖親自將溥儀送到門口。 這時, 他看見一個日本便衣警察正站在汽車旁邊, 不用問, 肯定是來監(jiān)視溥儀的。 張作霖乃故意大聲說道: “要是日本小鬼子欺侮了你, 你就告訴我, 我會治他們! ”

        溥儀作文字詩

        1926年張作霖自任安國軍總司令后, 北京故宮博物院派人取回藏于景山壽皇殿的數(shù)十軸清朝皇帝和皇后畫像等珍貴文物, 溥儀就此事向安國軍總司令告了故宮博物院一狀, 說他們鋸鎖闖宮搶劫大清列祖列宗的“圣容” 。 張作霖當即“嚴電”北京衛(wèi)戍總司令于珍和北京警察總監(jiān)陳興亞“拿辦” , 繼而又派兵護送“圣容”安全運津, 令溥儀十分感激。

        張作霖雖然尊崇溥儀, 但他最終是以利己為原則, 不會甘心在“宣統(tǒng)皇帝”腳下稱臣。 溥儀最終也看清了這一點, 還寫了一段題為《 張作霖記事一件》 的文字游戲: “張大元帥作霖祭天于天壇之祈年殿; 大元帥行誓師典禮于天安門, 宣告討伐共產(chǎn)軍; 大元帥受各將領(lǐng)覲賀大典于太和殿; 大元帥移蹕宮禁; 大元帥升乾清宮御座受外國公使之入賀; 大元帥以養(yǎng)心殿為行轅; 大元帥受璽于文泰殿。 ”此后, 溥儀已不把全部希望完全放在張作霖身上了, 而以大量古玩和現(xiàn)款直接籠絡(luò)張作霖的部將, 如張宗昌、 許蘭洲、 李景林、 馬占山等人。

        但張作霖畢竟對溥儀是有過幫助的, 因而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殞命身亡后, 溥儀還特意派人送去“御筆挽幛”, 以盡悼念之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