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后漢歷史上何人一生只為掃平天下不平事

        2016-07-26 12:37: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陳蕃出身于汝南世家,祖父已是太守級別的高官,所以他有條件讀書,甚至還有一間書房,很自由,對于現(xiàn)代人來講真的是奢侈啊。十五歲時,他被

        陳蕃出身于汝南世家,祖父已是太守級別的高官,所以他有條件讀書,甚至還有一間書房,很自由,對于現(xiàn)代人來講真的是奢侈啊。十五歲時,他被父輩薛勤發(fā)現(xiàn)房間特別臟,小小地批評了一下,沒想到陳蕃語出驚人:“大丈夫在世,應(yīng)該掃除天下不平事。”一個十五歲的小伙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很不簡單。漢末隱然有大亂的趨勢,天下早已不是劉家說了算,雖然皇帝還是坐在寶殿之上,但真正拿主意的卻是外戚。

        大將軍梁冀一門五侯,掌控國家大政,威震天下。但是陳蕃不買他的帳。當(dāng)時梁冀派人送信給他,希望他能幫忙辦件事,事情并不難,點點頭也就過去了,至于違不違法,那還不是皇帝說了算?皇帝聽梁大將軍的,說到底就是很安全了。只要稍微圓通一點的人都明白,但陳蕃的做法讓梁冀很受傷,他不但不答應(yīng),還把派去送信的人給打死了,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可陳蕃就這么做了,哪怕事后從太守貶為小縣令,他也照樣不悔改。

        大將軍梁冀被滅后,他也沒有改變。延熹二年,他升任大鴻臚。恰好白馬縣令李云上疏勸諫桓帝,惹得皇帝大動肝火。原來這年誅滅大將軍梁冀后,中常侍單超等五人憑此大功全部被封侯,從此權(quán)傾天下。同時又從掖庭內(nèi)選出民女亳氏,要立她為皇后,這還不算,幾個月內(nèi),毫家有封賞四人,賞賜巨萬錢財。而這個時候的,天下幾處大地震,百姓流離失所,各種災(zāi)難接踵而來。如此異象,身為皇帝,竟然還能完全不痛心?李云是好心,皇帝不樂意了,陳蕃等人冒死相救,但最后李云仍然死在監(jiān)獄里,而陳蕃也因此被免職回家。

        事實上桓帝氣的不是他救李云,而是他所說的話比李云說的更狠,李云只是就事論事,而陳蕃卻從漢高祖劉邦說起,什么封爵賞賜有制度,不是功臣不得封侯,內(nèi)侍們等等都是通過不正當(dāng)途徑得來的功名,是典型的無功而賞,而且還征稅過多,導(dǎo)致萬人饑寒,生活困難,宮女們卻吃肉穿綺,開支用度已經(jīng)無法超出太多,所以,該放得放,該免得免。這話初一看,簡直就是干涉桓帝大權(quán),但是細(xì)一想,卻句句在理,于是,幾天之后,桓帝又把他整回朝廷,任命他為光祿勛。光祿勛機(jī)構(gòu)龐大,主管宮內(nèi)一切事宜,權(quán)大,與皇帝也很接近,是個重要的官職。把他放在這兒,明顯是桓帝對他的肯定。

        不過不久之后,桓帝就要頭痛了,因為他做事不讓人省心。陳蕃選擇官吏,不偏袒權(quán)貴;地方官員請托,他要參一本,皇帝沒時沒刻打獵,他要勸一勸,皇帝心懷好,到處去巡幸,他要批一批,忠良如李膺等被懲罰,他要幫一幫……陳蕃老是提意見。意見提一提是好事,但提多了,也讓人心煩,尤其是那些被批評的人,誰愿意整天挨批???結(jié)果權(quán)貴豪門誣陷他,桓帝近臣誹謗他,皇帝本人不睬他,他成了壞人眼中釘。因此他的身份在被貶官員、尚書令、庶人、太中大夫之中不斷轉(zhuǎn)換。

        但是他的方正,士民敬畏,他的忠心,天地可鑒?;傅垡膊⒉缓?,該提拔還是要提拔,事還要有人做的,于是延熹八年,陳蕃被任命為太尉。陳蕃推辭多次無果,只能上任。年少時立定的志向從未更改。斗倒了大將軍,又與朝廷中的歪風(fēng)邪氣斗,而當(dāng)時風(fēng)稍有改正之后,他又把矛頭對準(zhǔn)了宦官集團(tuán)。中常侍蘇康、管霸等人再次被起用,開始了對忠良的大肆排斥,他們已經(jīng)抱團(tuán)行動了。小宦官趙津等人為惡,太原南郡二位太守依法處死了他們,但是因為沒有聽從桓帝的赦免令,宦官們懷恨在心,上奏要處死二位太守;山陽太守翟超沒收中常侍侯覽的財產(chǎn),東海相黃浮處死了下邳縣令徐宣,都受了髡鉗之刑,被押往左校勞役。

        桓帝的放縱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陳蕃反復(fù)地勸,甚至流淚不止,于是,他又上書,從春秋講起,然后條分縷析,件件樁樁說得頭頭是道,只是可惜,他感動了天地,感動了后世人們,卻感動不了桓帝。和皇帝對著干,那就只有死路一條。朝里有人怨他,宦官恨他,他選的人才,不被批復(fù),他屬下的官員被借故治罪,他本人因是當(dāng)代名臣,人家還暫時無法加害。延熹九年,李膺等人由于黨人事件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受審。陳蕃因而上書極力勸諫,這次說得比較狠,說他再這樣下去就和桀紂差不多了,桓帝看后大怒,直接讓他滾蛋回家了。

        永康元年,桓帝去世,建寧元年,靈帝即位,竇太后執(zhí)掌朝政。竇太后出身良家大族,正如當(dāng)初陳蕃支持她當(dāng)皇后一樣,她上位后也堅持支持陳蕃。不過對于陳蕃來講,他支持的并不是皇后本人,其實是一種勢力,所以,當(dāng)?shù)弥环鉃楦哧栢l(xiāng)侯后,他前前后后遞上表章十次,最終也沒有接受,因為他認(rèn)為他做的只是本分工作而已。原本以為新朝新氣象,但事實上,竇太后得政后,對中常侍曹節(jié)等人的話是言聽計從,并沒有比當(dāng)初的桓帝好多少。面對不利局面,陳蕃決心行動,和竇武聯(lián)手,鏟除這幫宦官??上聶C(jī)不密,終于泄露,陳蕃被殺,家屬被流放,門生故吏全部遭殃,免職的免職,禁錮的禁錮,牽連甚多,但并沒有人恨他,甚至還有人為保護(hù)陳蕃的兒子寧愿自己掉腦袋。

        陳蕃居三公之位,他總覺得自己責(zé)任重大,不能光拿俸祿不干活,茍且偷生,坐等大漢滅亡。明知皇帝不會全聽,但還要去做,甚至在上疏中強(qiáng)調(diào)只要皇帝接受建議,哪怕自己身首異處,也心甘情愿。這種精神真的很令人感動,漢末綱紀(jì)人倫行將崩潰,他能有如此高風(fēng)亮節(jié),可嘉可敬!他的確是天下名士的高標(biāo)。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