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雖道貌岸然 也為祖父生日籌集“份子錢”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嘉慶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zhèn)天坪村)的一個書生門第家庭。晚清重臣,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者。
在晚清乃至民國時,曾國藩儼然被捧至“教主”的地位,之后又被視為“屠夫”,再到現(xiàn)在鋪天蓋地的“曾國藩熱”。在一個世紀的時光里,曾國藩一直都似京劇臉譜,不是大奸便是大惡。對于這股熱潮,孟澤表示:“是舉國若狂的唾棄或者膜拜,那只是說明時代及其觀念的混亂與不知所措而已,并不是冷靜和理智的狀態(tài)。”
200年后,曾國藩如何再次還原為“人”?于今年增訂完畢《曾國藩全集》的唐浩明說:“我們增訂了50萬字,主要是奏折。要從這點新發(fā)現(xiàn)的東西去改變?nèi)藗儗υ鴩目捶ㄊ遣豢赡艿?,只能說,通過這些增訂的奏折,補充豐富了人們對他的理解?!?/p>
而張宏杰的感受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普通人對于曾國藩的看法:“最初接觸曾國藩時,他不過就是個挺沒趣的老頭兒,長得土頭土腦,不抽煙,不喝酒,不玩女人,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寫過一大堆絮絮叨叨無比唐僧的家書,僅此而已。”
但真實的曾國藩不可能只是一本勵志的成功學故事,更不可能是一個內(nèi)心無比強大的“完人”。“我發(fā)現(xiàn),細節(jié)中的曾國藩,其實挺有意思的,比如他很少洗澡,經(jīng)常幾個月才洗一次腳。他做窮京官時,成天為錢發(fā)愁。”張宏杰講了一個關于曾國藩的小故事:為了在即將到來的祖父生日宴會時多收一點“份子”,他未雨綢繆地加大了社交力度,隨份子隨得很多,“分資較周到”??墒鞘潞笙肫鹱约哼€要做“圣人”,又對自己的小算盤“批判”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