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世界大航海史上的前驅(qū)鄭和:中國航海終結(jié)者

        2016-07-04 12:09: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近日,下西洋第一人當是唐代楊良瑤的新聞被媒體吵得沸沸揚揚,據(jù)說他在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就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為我國第一位航海抵達

        近日,下西洋第一人當是唐代楊良瑤的新聞被媒體吵得沸沸揚揚,據(jù)說他在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就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為我國第一位航海抵達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節(jié),比鄭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早了620年這一新聞引起了小編想跟大家談談中國的航海史的興趣。中國的航海史大致可分為幾個歷史階段。一是唐代中期以前為形成時期;二是唐中晚期是轉(zhuǎn)型時期;三是宋元兩代為極盛時期。四是明朝時期為衰落期。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前驅(qū),也是中國大海航時代的尾曲。

        秦朝的時候,我國的先民們就已經(jīng)把海路西探了,不僅到達東南亞諸國,并且到達印度。兩漢的《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初年,漢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著百越民間開辟的航線遠航南海和印度洋,經(jīng)過東南亞,橫越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的東南部,抵達錫蘭(今斯里蘭卡)后返航。三國時期,東吳雄踞江東,大力發(fā)展造船業(yè),訓練水師,以水軍立國,據(jù)有學者考證,當時孫吳造船業(yè)已發(fā)明了原始水密隔艙。由于航海術的提高,三國孫吳多次派使者出海遠航,成為開拓性的壯舉。黃武5年(226年)大秦商人從海路經(jīng)交趾到達吳國首都建業(yè)(今南京)。魏晉南北朝時期,通過廣州來中國經(jīng)商的國家和地區(qū)大為增加,有15個之多。法顯大師從陸路到達天竺后,由東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之德姆盧克)乘商船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再乘商船東歸,中途經(jīng)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換船北航。在今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附近登陸,轉(zhuǎn)取陸路,于義熙九年(413年)到達建康(今南京)。

        隋唐五代時期,海上交通開始興盛,與中國通商的國家:赤土、丹丹(今馬來西亞吉蘭丹)、盤盤、真臘、婆利、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丹丹、盤盤、三佛齊、末羅國、三蘭國等。其中,貞元元年(785)四月,楊良瑤受命出使黑衣大食(西亞一帶),“剪髪祭波,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diào)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白晝乃仙獸前駈。星霜再周,經(jīng)過萬國,播皇風于異俗,被聲教于無垠”成為我國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節(jié)宋代:據(jù)文獻記載,在宋元符年間(1098年-1100年),中國海船已經(jīng)用羅針導航,當時掌管船只航行方向的舟師都備有秘密的海道針經(jīng),詳細列出從廣州或泉州往返西洋各地的針路。與中國通商的國家: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里、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理、蒲哩魯、遏根陀國、斯伽里野、木蘭皮等總計五十八個國。并出現(xiàn)了《嶺外代答》、《諸蕃志》,記載與中國通商國家情況的專著。元代先后進行了四次海禁(從1285年-1322年)。1322年后不再禁海。中國大航海家汪大淵,由泉州港出海航海遠至埃及,著有《島夷志略》一書,記錄所到百國。

        到了明代,明太祖“罷太倉黃渡市舶司”,發(fā)布“禁外藩交通令”,禁止下海通番,只許官方航海。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李約瑟博士曾說過,“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lián)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睋?jù)說,鄭和的船隊曾到達非洲、北美和大西洋海岸、南澳大利亞等地,也就是說鄭和先于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大洋洲。但實質(zhì)上,鄭和七下西洋期間,“片板不得入?!钡暮=栽趨栃校袊胶J分柙诔鲎罡咭舻耐瑫r,也到了尾聲。

        清廷入關之后,清廷為了禁止和截斷東南沿海的抗清勢力與據(jù)守臺灣鄭成功鄭經(jīng)的聯(lián)系,以鞏固新朝的殖民統(tǒng)治,曾五次頒布禁海令,三次頒布“遷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貿(mào)易。殊不知,當時西洋的科技發(fā)展蓬勃,逐漸超越了以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為首的伊斯蘭世界和以清國為首的東方世界。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完全阻礙了清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使清國喪失了與世界同步發(fā)展的最佳時期,玩船兒的祖宗失去了往日的海上大國地位,龍的子孫變得怕水起水來,為后來的百年積弱落后埋下伏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