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時務(wù)的典型李嚴 以縱橫見長的他卻想主政
李嚴,幽州人,原名讓坤,在劉守光手下做刺史,后來做了莊宗的客省使(中央負責外交接待的官員)。李嚴為人聰明機敏,多才多藝,弓馬嫻熟,知書識禮,能言善辯。
同光三年(925年),李嚴出使前蜀,向皇帝王衍述說后唐的豐功偉績,音辭清亮,蜀人為之震動。樞密使宋光嗣置酒宴請李嚴,問起中原的情況。李嚴答道:“前年當今天子在鄴都建立國號,自鄆州奔趨汴州,到平定天下,總共用了不到十天時間,梁國降卒多達三十萬。我國疆土東至大海,西至甘、涼二州,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閩嶺,四方萬里,莫不臣服。而淮南楊行密以其幾代之強盛,鳳翔李茂貞乃前朝舊臣,都要遣子進宮為質(zhì),俯首稱臣。至于荊、湖、吳越等地,都忙不迭地進獻貢賦珍奇,甘愿做我國治下的藩鎮(zhèn)。當今天子德威并施,天下一統(tǒng),乃大勢所趨啊!”宋光嗣道:“荊、湖、吳越等地的情況我不清楚,鳳翔李茂貞是我蜀國的姻親,此人反覆無常,怎可輕信?契丹日益強盛,你們難道不感到擔憂嗎?”李嚴反問道:“契丹與偽梁國哪個更強?”宋光嗣回答道:“契丹略差一些?!崩顕肋@才說:“我大唐滅梁如摧枯拉朽,何況勢力還不如梁國的契丹呢!唐兵遍布天下,動用一鎮(zhèn)的兵力,就可以將四夷滅種。老天既然生出四夷之族,并不在我中原九州之內(nèi),從古至今,歷代帝王都任其自生自滅,而不去管他們,是不愿窮兵黷武?。 边@一通論述,把后唐得天下的正義、勢力強大吹到天上去了,難怪蜀人都被嚇得一楞一楞的。
前蜀君臣庸暗,恃險偏安一隅,窮奢極欲。李嚴從前蜀返回后,力諫莊宗攻取蜀地。這時,莊宗想起當初曾派李嚴用名馬到蜀地交換奇珍異寶以充斥后宮,而前蜀很有現(xiàn)代意識,嚴禁珍奇物品出口,能出口的,就被稱作“入草物”,就差說“垃圾”了。李嚴估計不會走私,當然一無所獲。舊事勾新恨,莊宗怒道:“東西送到中原,就叫‘入草’,王衍遲早也得成了‘入草人’!”于是莊宗下定決心伐蜀。
同年冬天,派魏王李繼岌西征,以李嚴為三川招討使,與康延孝帶兵五千先行,所過州縣望風而降。王衍散布消息說“李嚴來了我就投降”。李嚴大喜,騎快馬到達益州。王衍倒真聽話,當天就投降了。
后來,鎮(zhèn)守蜀地的孟知祥逐漸有謀反自立的跡象,安重誨就想找個人壓制他。李嚴毛遂自薦,要擔任西川兵馬都監(jiān)。臨行前,李母說:“以前,伐蜀的主意是你出的,蜀人恨你入骨,現(xiàn)在你還要去,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李嚴置若罔聞。
孟知祥曾經(jīng)救過李嚴的命,現(xiàn)在李嚴反而要騎在他的頭上,擱誰也不爽。蜀人知道李嚴要來,更是恨得牙根癢。李嚴一到蜀地,孟知祥立即以蠱惑朝廷之名殺了他,起兵自立為帝,國號蜀,史稱后蜀。李嚴也只作得個孟知祥謀反的由頭,祭旗的犧牲。
本身只能做個縱橫之士,接引之臣,卻非要把自己當經(jīng)緯天下的諸葛孔明,不識時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