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小說《水滸傳》中的哪些英雄最好喝酒?

        2016-07-03 18:47: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無酒無肉,怎么交朋友?一壺清茶,人手一把羽毛扇,坐而談玄論道,是否太務(wù)虛了?況且聊到高興處,是要碰杯的;以茶代酒,只能使人逾發(fā)理智

        無酒無肉,怎么交朋友?一壺清茶,人手一把羽毛扇,坐而談玄論道,是否太務(wù)虛了?況且聊到高興處,是要碰杯的;以茶代酒,只能使人逾發(fā)理智與清醒,挺煞風(fēng)景的。雖然中國自古即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更信奉這樣一句現(xiàn)代格言:寧做真小人,不做偽君子。偽君子總想顯得像個素食主義者,其實肚子里同樣惦記著人生的那點葷腥。只不過喜歡在陰暗角落偷嘗,生怕影響自己道貌岸然的形象。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約見賈誼促膝談心、徹夜不倦,要么是茶余飯后的消遣,要么則徹底是吃飽了撐的,拿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話題剔牙呢。還真以為自個兒就要羽化登仙了!想不到皇帝也像村婦一樣酷愛嚼舌頭(雖然議論的是天堂的是非),偏偏要裝得跟個和尚似的。難道他真的靠吸風(fēng)飲露執(zhí)掌朝政?這樣的皇帝,只適合做烏托邦的國王。到了唐代,連少林寺的武僧都流露出真性情:“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睙o酒無肉,如何強(qiáng)身健體練武術(shù),如何哥們義氣闖四方?

        一部《水滸傳》,概括了酒肉朋友的最高境界。好漢們相識,立馬就下館子,喝血酒結(jié)盟,點菜一點就是一大桌,拋出白花花的銀子,弄得店小二在旁邊也樂得合不攏嘴。一百零八將之所以能聚到一塊兒,還是因為彼此大方。你說其中有幾個小氣鬼?唉,還真沒聽說他們搞過什么AA制的。還真沒聽說誰托辭胃不好,不能多喝的。梁山英雄拜把子,最初基于共同的理想:哥幾個天天相伴,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賽過神仙的生活。這其實很樸素的。后來才叫嚷著“沖到東京去,殺了鳥皇帝”,那是醉話。醉話不能當(dāng)真的。如果他們滿足于朋友的交情到酒肉為止,宋江也就成不了政治家了,無法說服大伙兒去給皇帝當(dāng)雇傭軍。筵席,恐怕不會那么快就散了。

        真希望《水滸傳》是一桌不散的筵席啊。酒肉朋友,好像很形而下,又有什么不好的?一搞形而上就搞砸了?!端疂G傳》里的場景描寫,餐館多于戰(zhàn)場,酒肉多于刀槍。宋朝的小飯館(民間的為主),在我這個讀者眼中很熟悉的。每翻一頁書,我都預(yù)感到會遇見一座茅草屋頂、四壁透風(fēng)的大排檔,門前高高地掛有褪色的酒旗。這一班武林高手,是在酒旗的號召下沖鋒陷陣的。即使他們中的誰和誰不打不相識,比試一番槍棍,也仿佛趁著酒興在玩“老虎棒子雞”,輸了就罰一杯酒唄。好漢們的日常食譜,則很簡單,很少點什么魚香肉絲、宮爆雞丁,一般都大大咧咧地切兩斤醬牛肉,或上一屜熱氣騰騰的肉饅頭(在后世改良成包子了)。這是一群硬骨錚錚的食肉動物,下館子很少點蔬菜的。只有酒是不能缺的。

        連皇帝招安,都知道用御酒做誘餌?!端疂G傳》哪位英雄最孤獨(dú)?詩人西川說《水滸傳》的意義之一,是塑造了林沖,這個中國文學(xué)中最早的“孤獨(dú)的人”的形象。對此我持不同的意見。林沖的孤獨(dú)感并非先天性的,而是命運(yùn)造就的。林沖并不孤獨(dú),還是有很多朋友的,包括花和尚魯智深。當(dāng)朋友們不在身邊的時候,他才槍挑酒葫蘆,懷揣醬牛肉獨(dú)酌的,冒著漫天風(fēng)雪。他跟所有人一樣怕孤獨(dú),之所以夜奔梁山,一方面為了逃難,另一方面也為了找朋友。整部《水滸傳》,其實就是一連串找朋友、會朋友、交朋友的故事??赡媚鞘桩?dāng)代兒歌作插曲:“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朋友,敬個禮,笑嘻嘻……”嘿,朋友來了有好酒。

        《水滸傳》不僅告訴你該怎樣找朋友、交朋友,其實在教你做人的道理。做人,尤其做男人,需要慷慨,需要仗義,對于那些社會底層的男人,沒有點江湖義氣,則寸步難行。團(tuán)結(jié)才是力量嘛。美酒佳肴及一切好東西,必須與親人或朋友分享才有味道。獨(dú)占是沒有意思的。自私的人沒有朋友。即使坐擁酒池肉林,也味同嚼蠟。酒肉離不開朋友。朋友離不開酒肉。讓那班禁欲主義者玩高雅去吧。玩孤獨(dú)去吧?!端疂G傳》,好像是一伙酒肉朋友的交往史。但他們的友誼,又超越了酒肉。那已經(jīng)融進(jìn)血液里了。再說一下魯智深。外號花和尚,夠另類!其實他后來基本上已不近女色,惟獨(dú)酒肉戒不掉。這位酒肉和尚醉打山門,因為山門之內(nèi)他找不到真朋友。他也投奔梁山了。那樣活得更過癮。梁山泊,酒肉朋友們的理想國。變成泡影已有多久了?

        你也許認(rèn)為《水滸傳》里都是些武夫,半數(shù)以上屬于文盲,只能以酒肉交友,彼此灌暈了算。那我倒要說說李白了。李白,夠有文化了吧?李白不僅好酒肉,而且重友情,仗義疏財:“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绷硗馑膭πg(shù)也不錯,是一位有俠氣的酒仙。他若活在宋朝,絕對能跟梁山好漢們談得攏,喝到一塊去。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水滸英雄,在我眼中是李白的武俠版。看來李白的精神在各行各業(yè)里都是有傳人的。

        李白一生結(jié)交了太多的酒肉朋友(其中不乏優(yōu)秀的詩友)。不善飲,沒點兒狂勁,如何跟李白做朋友呢。物以類聚嘛?!督鹆昃扑亮魟e》里寫道:“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些干杯很猛的金陵子弟,也許只算一些酒肉朋友,但李白還是很舍不得他們。至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分手肯定在一場酒后,岸上的汪倫恐怕是趁著酒興踏歌相送,乘舟將欲行的李白也一定醉眼迷離。如果沒有酒,離別會顯得太斯文。據(jù)說涇縣(今屬安徽)的汪倫善釀美酒,但不見得會寫詩??伤€是成了詩仙的好朋友。

        酒肉朋友又有什么不好呢?何必非要吟詩作畫、談玄論道,附庸風(fēng)雅假崇高呢?友誼本身,就夠崇高了。酒肉本身,就是一種緣分。離開不了酒肉的人常常又是離開不了朋友的。最樸素的友情常常又是最真的。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我寧交酒肉朋友,也不交純粹因為利益走到一塊,相互利用的朋友。后者才是暫時的,或有條件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