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wèi)四大幕僚下場 汪精衛(wèi)身邊的幕僚有哪些
汪偽國民政府,是指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政府內(nèi)部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反共親日派,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進攻和政治誘降,在日軍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權,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名,1940年在日本支那派遣軍的扶持下成立于南京,汪精衛(wèi)擔任國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周佛海、李士群為主要成員;1945年抗戰(zhàn)結束后瓦解。當時因戰(zhàn)爭而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不承認汪兆銘的“國民政府”及“行政院長”之職,因而被國民政府稱之為“汪偽政府”,或南京“偽國民政府”,日本則稱之為“南京國民政府”。
汪精衛(wèi)
1940年3月20日,在日本扶持下,汪精衛(wèi)在南京組建傀儡政權,取代了華北的王克敏和長江下游的梁鴻志的偽政府。汪精衛(wèi)任偽行政院長兼國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主席。1943年5月31日,汪精衛(wèi)以“中華民國政府”首腦的名義,參加了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同年底,汪精衛(wèi)健康急劇惡化,不得已于1944年3月赴日治療。11月10日病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yī)院,后來遺體運回國,葬于南京梅花山。1946年1月21日,國民黨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派工兵將汪墳炸毀,并將其尸體火化,墳址被夷為平地。后來在原址上修了一個供游人休息的小亭子,不知內(nèi)情的游人在這里小憩,萬萬不會想到此地曾是大漢奸汪精衛(wèi)的葬身之處。1994年在墓地原址建了一個汪精衛(wèi)跪像,1997年拆除。
陳公博
陳公博汪偽政權的第二號人物。1943年,汪偽政權任命陳公博為訪日“特使”。陳公博一到日本東京,就向日本主子表示:“深愿竭其人力物力貢獻于大東亞戰(zhàn)爭,但求能與貴國攜手邁進,并肩作戰(zhàn),無論任何犧牲所不能辭?!比毡咎旎湿劷o陳公博等人各一枚“一級旭日大勛章”。為此,陳公博離開東京時稱:此次“奉令訪日,承天皇陛下寵遇”暨內(nèi)閣總理大臣等人的“隆重款待”,感到“無限光榮"。
汪精衛(wèi)病死后,1944年12月,陳公博代理汪偽政權“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等重要職務,集大權于一身,不過陳的這個“一把手”當了還不到一年,就隨著日寇的滅亡而倒臺。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1945年8月25日,陳公博夫婦等人乘機秘密離開南京飛抵日本,10月3日被中國政府引渡回南京,關押在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1946年2月,陳公博與陳璧君、褚民誼等三人被押往蘇州獅子橋監(jiān)獄關押。隨后,江蘇高等法院在蘇州道前街第一法庭對陳公博進行公開審判。法官認為對陳公博應“從重處斷,以為叛國者戒”,并在判決書中指出:“陳公博通敵謀國,圖謀反抗本國,處死刑?!?月4日,江蘇高等法院奉命將陳公博在江蘇第三監(jiān)獄執(zhí)行死刑。陳公博的家屬將其尸體運到上海,連墓碑也不敢立,悄悄地將其埋在一處不為他人知曉的公墓中。
周佛海
周佛海汪偽政權成立后,周佛海任財政部部長兼行政院副院長,是該政權的第三號人物。1944年3月,汪精衛(wèi)去日本治病期間,周佛海代行偽行政院長一職。8月初,汪病情惡化,周佛海應日本政府之召抵達名古屋探視汪,并與陳璧君商談人事調(diào)整問題。后又抵東京,分別與日本首相、海相、陸相、軍令部長、參謀總長等人密謀,討論對重慶國民政府的誘降以及汪死后的人事安排等問題。汪精衛(wèi)病死后,周佛海出任偽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抗戰(zhàn)勝利前夕,周佛海預感到前途不妙,便暗中與國民黨聯(lián)絡,企圖為自己尋找后路??箲?zhàn)勝利后,周佛海曾一度被蔣介石任命為軍事委員會京滬杭行動總指揮,后改任“總司令”,負責維護京滬一帶的治安和秩序,等待重慶國民黨軍隊的到來。他感恩不盡地向蔣介石表示:“與其死在共產(chǎn)黨之手,寧愿死于主席跟前?!?/p>
1945年9月30日,國民政府下令逮捕周佛海,不久,將周佛海押送重慶,1946年9月又押到南京。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對周佛海進行公審。11月7日,法庭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行,判處周佛海死刑。周佛海被送往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1947年3月,蔣介石發(fā)布特赦令,以“響應反正”、“戴罪圖功”、“以觀后效”為由,將周佛?!皽p為無期徒刑”,免其一死。在監(jiān)獄中,周受到了特別的優(yōu)待,但是,他最終也沒能活著走出監(jiān)獄。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臟病發(fā)作死在監(jiān)獄中。
陳璧君
汪精衛(wèi)與陳璧君陳璧君原本是南洋華僑富商之女,后巧遇汪精衛(wèi),在鐵窗內(nèi)結成“患難姻緣”。汪精衛(wèi)在南京建立偽政權后,她夫唱婦隨,成為汪偽政權的“第一夫人”。
陳璧君生性愛出風頭,派頭不小,脾氣也大。汪精衛(wèi)的“政事”,沒有她的出面干預,常常辦不成。汪精衛(wèi)白天在會上決定的事情,圈內(nèi)人都知道這不能作數(shù)。晚上回到家中,汪夫人一反對,第二天開會再議,汪保準把昨天的決議推翻。而且陳璧君生性潑辣,人稱“雷山老母”。
日本投降后,陳璧君被國民政府誘捕入獄。在法庭上,她竟然恬不知恥地大呼小叫,百般為自己開脫,把自己的叛變投敵說成是曲線救國,并在庭審中利用人們對蔣介石的不滿大罵蔣。雖然她在法庭上痛罵蔣介石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喝彩,但卻不能因此減輕她自己叛國投敵的罪行,后來還是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陳璧君于1959年6月17日病死在獄中。
梅思平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梅思平曾上廬山參加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人召開的談話會,聽到馬君武等民主人士的“焦土抗戰(zhàn)”呼聲,頗不以為然?;氐侥暇┍銋⒓恿艘酝艟l(wèi)、周佛海等為中心的“低調(diào)俱樂部”,譏笑抗日是唱高調(diào),還多次想辦法托人向蔣介石“進言和平”。1938年11月,梅思平與高宗武等一道潛入上海,與日本代表進行秘密會談,經(jīng)過幾天討價還價,達成了所謂《日華協(xié)議記錄及諒解事項》草案。主要內(nèi)容有:汪精衛(wèi)一伙表示參加“建設東亞新秩序”,同意締結日華防共協(xié)定。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wèi)一伙人逃出重慶去河內(nèi)。之后,梅思平因其“先鋒”作用,被視為與汪精衛(wèi)等人一樣的“首義分子”,成為汪偽“最高委員會”成員。1939年,梅思平任偽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組織部長等職,其地位僅次于周佛海,而且是周佛海的大紅人和以周為首的“實力派”的重要干將。1940年11月,梅思平參與了同日本政府簽訂出賣中國人民利益的《中日基本關系條約》。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梅思平在南京被捕,關押在南京寧海路25號臨時看守所內(nèi),后被送進老虎橋監(jiān)獄。1946年5月,南京高等法院第一庭公開審判梅思平。法庭內(nèi)外,人山人海,人們都要親眼目睹漢奸的可恥下場。梅思平在法庭上百般狡辯,拒不認罪。5月9日,高等法院下達判決書:梅思平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處死刑。奪公權終身,全部財產(chǎn)除酌留家屬必需生活費外沒收。他是汪偽政權中在南京受審的第一個人。9月14日,梅思平在南京被執(zhí)行槍決。
褚民誼
浙江省吳興縣人,曾赴日本留學,在法國獲得醫(yī)學博士。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汪精衛(wèi)、陳璧君,并由汪陳做媒,同陳璧君母親的養(yǎng)女陳舜貞結婚,成了汪精衛(wèi)的連襟。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汪精衛(wèi)一到上海,就立即召見褚民誼,讓他談對“和平”運動的看法。他參加了汪精衛(wèi)一伙的“和平”運動,積極與日本勾結,進行賣國活動。1939年8月底,在汪精衛(wèi)召開的偽國民黨“六大”上,褚民誼任大會主席團副主席,被推為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常務委員。隨后,在偽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上,褚民誼任秘書長,成為汪偽國民黨的“總管家”。當時,人們對汪陳夫婦手下的漢奸,以“陳公博的嘴,周佛海的筆,褚民誼的腿”并稱。日本投降后,褚民誼與陳璧君等先被軟禁在廣州,后又被押送至南京寧海路25號看守所。1946年被關入江蘇高等法院第三監(jiān)獄。同年3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審判褚民誼,以漢奸罪判處其死刑。同年8月23日,褚民誼在蘇州獅子口監(jiān)獄被執(zhí)行槍決。
任援道
早年畢業(yè)于河北保定軍官學校,參加過辛亥革命,和汪精衛(wèi)一樣,曾經(jīng)也是革命青年。1939年6月19日,任援道參加汪精衛(wèi)、梁鴻志的上海會談,會后發(fā)表聲明,支持汪精衛(wèi)組建偽政府。8月25日,汪精衛(wèi)在上海秘密召開偽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有240人參加,組織起偽國民黨中央黨部。任援道被指定為偽國民黨“中央委員”。后隨日本顧問原田永吉到青島,參加“汪(精衛(wèi))、梁(鴻志)、王(揖唐)青島會談”,結束后組成汪偽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任援道出任委員,并擔任“警衛(wèi)組長”。1940年1月29日,偽維新政府宣布解散,不久,汪偽漢奸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場,任援道從“維新政府”要員一變成為汪偽政府中的巨奸。3月31日,任援道被任命為蘇浙皖三省綏靖軍總司令。4月4日,蘇浙皖綏靖軍總司令部在南京成立。不久,任援道組建綏靖軍軍官學校,自任校長,培植親信。任援道在汪偽政權中先后任偽職有13項之多,幾乎兼全了汪偽政權各重要委員會的委員,如汪偽國民黨中委、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汪偽最高國防會議委員等,主要實職有:偽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偽軍事參議院副院長、代院長,偽海軍部部長,偽江蘇省省長,偽蘇州綏靖主任公署主任,偽江蘇省保安司令,偽上海市市長??箲?zhàn)后期,他看到國際國內(nèi)形勢有所變化,便暗中與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顧祝同聯(lián)系??箲?zhàn)勝利前夕,他率軍歸順重慶政府。日本投降后,任援道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便以200根金條賄賂有關方面,舉家逃到香港。1949年,人民解放軍飲馬深圳河,任援道感到香港也難以立足,又遠飛加拿大定居。1980年死于異國他鄉(xiāng)。
李士群
汪偽政權的特務頭子,曾任“剿共救國特工總部”負責人、偽江蘇省省長,1942年被日本憲兵下毒害死。
梁鴻志
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行政院長??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梁鴻志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劃下,在上海淪陷區(qū)組織維持會。1938年,梁鴻志在日本人的直接操縱下,在南京成立所謂“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管轄蘇、浙、皖三省的敵占區(qū)和寧、滬兩個特別市,梁鴻志任偽“維新政府”行政院院長兼交通部長。為了向日本主子獻媚和自身的揮霍,公開實施“煙、賭、娼”三大毒化政策,喪心病狂地毒害同胞,榨取錢財。汪偽政權成立后,梁任偽監(jiān)察院院長,1944年11月,改任偽立法院院長。日本投降后,梁鴻志四處躲藏,1945年10月2日在蘇州被逮,隨即押至上海。1946年6月21日,法庭以漢奸叛國罪判處梁鴻志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被執(zhí)行槍決。
王揖唐
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箲?zhàn)爆發(fā)后,王揖唐投敵,頻繁與日本侵略者接洽。偽臨時政權在北平成立,王揖唐作為“創(chuàng)始人”之一,撈了個行政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賑濟部總長的職位。1938年9月,偽華北臨時政權和偽南京維新政權在北平成立“聯(lián)合委員會”,王揖唐任委員。王揖唐還利用汪精衛(wèi)的勢力和影響,當上了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內(nèi)務總署督辦,成了華北漢奸的頭號人物。1948年9月10日,王揖唐以漢奸罪在北平姚家井第一監(jiān)獄被處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