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城怎么死的?吳鐵城因何事失去蔣介石信任
早在1929年間,蔣介石就打算任命吳鐵城為北平市市長,只因閻錫山推薦了人選,蔣介石只得放棄。吳鐵城在中原大戰(zhàn)中游說張學良成功后,更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1931年12月,上海市市長張群因學生反日運動高漲,被迫辭職。蔣介石命吳鐵城接任上海市市長職務。
1932年1月7日,他在上海市政府舉行了隆重的就職典禮,表示要勵精圖治,整頓和建設上海。然而,就在他上任不久,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一·二八”事變,蔡廷鍇率領十九路軍被迫抵抗。蔣介石仍極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破壞上海抗戰(zhàn)。
2月5日至9日,當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抵抗日寇時,何應欽又接連電告吳鐵城:抵抗要適可而止,必須力排眾議,設法轉圜停戰(zhàn)。2月15日,何應欽再次給吳鐵城致電,讓他以私人資格與攻滬日軍將領商定“和平”方案。唯蔣介石之命是從的吳鐵城,立即遵照蔣介石、何應欽的旨意,多方拜見,竭力媾和。5月5日,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斷送了上海軍民堅持三個月之久的抗戰(zhàn)成績。
當簽訂《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消息傳出后,上海各界愛國群眾紛紛向市長吳鐵城請愿,并發(fā)生了愛國律師吳邁怒打吳鐵城的特大新聞。在簽訂這個賣國的協(xié)定前,愛國律師吳邁曾親晤吳鐵城,義正詞嚴地告誡:“閣下如不顧民意,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協(xié)定,到時殺市長頭者就是我吳邁!”吳鐵城立即以一副誠懇的態(tài)度說:“吳先生愛國熱忱令人敬佩!我也是炎黃子孫,何忍獲罪國人?”
然而,《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還是簽訂了,這使吳邁悲憤交加。他率愛國學生、群眾500余人直赴上海市政府,聲討吳鐵城。吳鐵城聞訊,慌忙從后門逃到英租界私邸躲藏起來。吳邁率眾跟蹤不舍,吳鐵城被迫答應第二天上午接見。第二天上午,吳邁準時赴約。一見到吳鐵城,他就正色怒斥道:“日前,市長向市民保證不與日軍簽訂城下盟約;今日食言自肥,閣下有何理說?”吳鐵城窘得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卻故作鎮(zhèn)靜說:“這都是中央的命令,我是實難違抗呀!先生何不進京向行政院表達民意,吁請收回成命?那么,不僅協(xié)定條款可以從長斟酌,連我也當解厄之情,對得起民眾了!”
這些推卸責任的話,使吳邁怒火中燒,禁不住脫口問道:“倘若中央命你施美人計,派夫人、令愛前去慰問白川大將,我斷言閣下必將犯顏抗爭,以全家聲。然而,近年來東北諸姐妹,被獸軍凌辱蹂躪者何可計數(shù)?閣下卻知而無動于衷。兩相對比,豈不是重家恥、輕國恥的漢奸慣常行為嗎?漢奸人人皆曰可殺,今天我與你同死報國!”說著,吳老先生操起席前痰盂,猛然朝吳鐵城砸去。只聽“嘭”的一聲,痰盂擊中吳鐵城左肩,嚇得吳鐵城連聲呼救。預先埋伏在室外的上海市警察局局長吳芷賢,急忙率便衣警察破門而入,將正欲窮追猛打的吳邁攔住并抓進了看守所。
吳鐵城深知,上海是中國的交通樞紐、南京的門戶,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同時,上海又是帝國主義各國在華勢力的大本營、江浙財閥的重要據(jù)點,是蔣介石政權賴以存在的支柱。蔣介石曾特別提醒吳鐵城:“上海非普通都市可比”……無論中國軍事、經(jīng)濟、交通等問題無不以上海特別市為根據(jù),若上海特別市不能整理,則中國軍事、經(jīng)濟、交通等不能有頭緒。”
吳鐵城奉行蔣介石的旨意,竭力把上海建成中外反動派的樂園和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發(fā)家基地。因此,在上海停戰(zhàn)后,便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繼續(xù)推行黃郛在1927年任上海市市長時所擬定的“大上海計劃”。
為了建設現(xiàn)代化的大上海,曾兩度發(fā)行公債,第一次300萬元,不到10天便已銷完;第二次600萬元,也迅速地籌足。
1948年11月26日,蔣介石批準行政院院長翁文灝辭職,提名孫科組閣。這樣,孫科留下的立法院院長的位置便理所當然地要由吳鐵城來繼任,蔣介石也表示同意??沙鋈艘饬系氖牵趯O科開出的組閣名單上,第一個就是“鐵老”,要他當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部長,并且向蔣介石表示,“非鐵老同出不拜命”。
蔣介石立即找吳鐵城商談,希望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兼外交部部長,為黨國效命。兩相權衡,吳鐵城決定出任副揆,這不僅因為其在歷史淵源上植根粵系并與孫科關系一向密切,還在于不諳前途,以為大局尚有可為,決定直接出馬干它一番。這樣,當立法院中許多人苦勸留任,甚至淚流滿面而不成聲后,“鐵老”又被反過來捧為“終為國事之急為重”的“黨國柱石”。
吳鐵城走馬上任未久,蔣介石下野了。但蔣介石仍在溪口通過電話向孫科內閣發(fā)布指令,唆使其將行政院遷往廣州,以孤立代總統(tǒng)李宗仁。對此,吳鐵城甚不以為然,曾一度回南京,以示贊同李宗仁與中共進行和平談判。這一段時期,國民黨中常會和中央政治委員會的聯(lián)席會議多由他主持。
為了取得美國政府的援助,與共產(chǎn)黨“劃江而治”,吳鐵城與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進行了一次會談,請求美國貸款。司徒對吳鐵城說:“美國國會對中國政府內部不團結表示憂慮,如果蔣先生不出國,南京無從集中權力,因而和談也就沒有希望?!睂Υ?,吳鐵城也有同感。他認為,必須盡快勸說蔣介石出國,才能將權力集中在李宗仁和自己的內閣手中。于是,他請曾當過蔣介石機要秘書的李惟果,到溪口轉告自己急切希望其出洋的意思。
吳鐵城沒想到,他的這個建議,觸到了蔣介石的痛處。蔣介石非常惱怒,不僅大罵吳鐵城忘恩負義,而且連帶李惟果也吃了苦頭,從此被貶入冷宮。蔣介石立即對吳鐵城還以顏色。幾天以后,他逼迫孫科內閣辭職,而吳鐵城的中央秘書長一職也被蔣介石以“國民黨總裁”的名義下令撤銷,由鄭彥接替。
當美國政府公開發(fā)表給蔣介石當頭一擊的白皮書之后,這位早已不再是外交部部長的黨國“鐵老”,又應麥克阿瑟的私人邀請,悄悄到東京訪問。麥克阿瑟向吳鐵城提出,美國政府已放棄對蔣介石的支持,但對李宗仁仍寄予希望。
借財政稅收等問題,吳鐵城向受到蔣介石支持的閻錫山內閣猛烈開火。吳鐵城的這些表現(xiàn),令蔣介石十分生氣。因為吳鐵城在他失勢時,竟然全力支持他的政敵李宗仁,真是可氣可惱!但工于心計的蔣介石,并沒有立即向吳鐵城清算這幾筆賬。1949年7月,蔣介石飛到廣州組建“中央非常委員會”,仍提名吳鐵城擔任委員,力圖用保住自己在國民黨最高決策層次上的地位,來換取黨國“鐵老”對自己的無條件擁護。
1949年年底,吳鐵城逃到香港,然后到了臺灣。次年3月,蔣介石復任“總統(tǒng)”職,吳鐵城被任命為“總統(tǒng)府資政”,繼續(xù)輔佐蔣介石,苦心經(jīng)營臺灣孤島。
1953年11月,“總統(tǒng)府秘書長”王世杰為收容顧孟余、張君勱等人到臺灣諸問題,與蔣介石父子產(chǎn)生了矛盾。蔣介石下令將王世杰免職查辦。吳鐵城與王世杰關系密切,聞聽此事,立即特地跑進“總統(tǒng)府”替王世杰求情。一生忠于蔣介石并為蔣家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吳鐵城,自恃勞苦功高,竟敢與蔣“總統(tǒng)”正面頂撞,令蔣介石非常惱怒。本來,從1949年蔣介石下野后,蔣就對吳鐵城支持李宗仁的做法大為不滿,更對他倚老賣老、大擺“鐵老”派頭的做法看不慣。舊怨新恨夾在一起,令蔣介石怒火中燒,將吳鐵城罵了個狗血噴頭。吳鐵城毫不示弱,據(jù)理力爭。蔣介石氣急敗壞地摔碎一個茶杯,把“總統(tǒng)府資政”趕出了總統(tǒng)府大門。
吳鐵城什么時候受過這樣的“大辱”?他感到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感情激動,夜不能寐。1953年11月18日夜,吳鐵城服了3粒安眠藥,方才入睡。次日早晨,家人發(fā)現(xiàn)這位黨國“鐵老”真的長眠不起了。
吳鐵城生前曾多次表示:“將來我死了,骨灰要分成幾份,分別撒在東北、黃浦江、珠江口,也要一份撒在南中國海,表示這里也有我的心血,我懷念生活在這區(qū)域的華僑、華裔?!边@個愿望的實現(xiàn),當然有待于祖國統(tǒng)一之日了。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結局:43名國民黨“戰(zhàn)犯”命運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