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劉永福簡介 清朝軍事將領(lǐng)民族英雄劉永福介紹

        2016-05-28 18:36: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劉永福: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lǐng),1883年

        劉永福: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lǐng),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zhàn)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zhàn)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但最終失敗。

        劉永福(1837―1917),原名業(yè),又名義,字淵亭。清末將領(lǐng)。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xiāng))人。早年為水手。咸豐七年(1857年)參加鄭三、吳亞忠反清起義軍,以七星黑旗為軍旗,稱黑旗軍。同治六年(1867年),清軍進攻吳亞忠的黑旗軍,次年劉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進駐保勝(今越南老街),屯墾安民。隊伍很快發(fā)展到兩千余人。同治十二年,法國侵略軍進攻越南河內(nèi)等地,他應越方要求,率黑旗軍與越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在河內(nèi)西郊大敗法軍,斬法軍首領(lǐng)安鄴上尉等數(shù)百人,乘勝收復河內(nèi)。次年,越南國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職,讓他管理宣化、興化、山西三省。

        光緒九年(1883年),法軍占領(lǐng)越北南定省,企圖進犯廣西。劉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內(nèi)城西紙橋一帶同法軍激戰(zhàn),黑旗軍大勝,斃法軍司令李維業(yè)以下數(shù)百人。越南國王封劉永福一等義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同治十年,法國侵略軍五千余人大舉進攻越南,占領(lǐng)紅河三角洲,后又進攻臺灣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國宣戰(zhàn),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的官銜。劉永福率黑旗軍同清軍聯(lián)合向法軍進攻,包圍宣光,至次年三月伏擊法國援軍,接著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廣威。與此同時,老將馮子材也在鎮(zhèn)南關(guān)(今友誼關(guān))重創(chuàng)法軍,從根本上扭轉(zhuǎn)了戰(zhàn)爭形勢,迫使挑起戰(zhàn)爭的法國費理內(nèi)閣倒臺。就在中國軍隊打了勝仗時,清廷卻下令停戰(zhàn),同法國簽訂條約,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十一年冬,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3000人回國,清廷下令裁減,只剩下1200人,次年又逐漸裁減至300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劉永福奉命率黑旗軍兩個營赴臺灣,幫辦臺灣防務。二十一年,清廷同日本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割讓臺灣。五月,日軍進攻臺北,署理巡撫唐景崧逃回大陸。劉永福率黑旗軍留在臺灣領(lǐng)導抗日。他駐守臺南,與臺灣抗日義勇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重創(chuàng)日軍。他在臺灣同日軍血戰(zhàn)近五個月,拒絕日軍勸降。但因清廷斷絕援臺,義軍逐步退至臺南,劉永福的部下大都戰(zhàn)死。九月,臺南失陷。劉永福潛回大陸,從漳州到廣州,一路上受到當?shù)毓倜竦臒崆橛汀?/p>

        同治二十八年,劉永福任廣東碣石鎮(zhèn)總兵。辛亥革命后,曾被推為廣東民團總長。不久告老還鄉(xiāng)。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將近80歲的劉永福義憤填膺,要求重上戰(zhàn)場。

        1917年1月,病卒。

        廣州百姓為懷念他。今在白云山能仁寺前山石上刻有他上山時寫下的造型奇特的“虎”字。沙河附近有永福村,廣州動物園斜對面有永福路。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