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有作為的5位皇帝 秦始皇竟排第一
5、撼天書生 漢光武帝劉秀
(公元前6-公元57年)字文叔,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庶子長活王劉發(fā)的后人。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篡權,昆陽之戰(zhàn),一舉成名。后在河北平王郎(冒名稱帝,與劉秀爭奪天下),降銅馬,艱難奠定立國的根本。
統(tǒng)一天下后,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施政措施皆以清靜簡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jié)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公元25-57年在位(共三十三年),謚號光武,廟號世祖。
4、少年雄主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名徹,字通,漢景帝第九子。公元前156年,生于長安,公元前140年,太子劉徹繼位年僅16歲。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進諫之士。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下求賢詔,得董仲舒,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遣衛(wèi)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等人出擊匈奴,反擊匈奴之戰(zhàn)正式打響。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頒布“推恩令”。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出擊漠北,大勝匈奴。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琥帝病重。詔令幼子劉弗陵為太子。令霍光等人輔政,同年駕崩。
3、廉儉治世 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公元前202-公元前157年)西漢第三們皇帝,公元前10-公元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的中子,公元前196年,漢高祖鎮(zhèn)壓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
漢文帝劉恒繼位后,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酷刑,執(zhí)行漢初時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減輕田租、賦役和刑獄,合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所恢復和發(fā)展,一度呈現(xiàn)富庶安定景象。
漢文帝以儉約節(jié)自持,是個謙遜克己的君主。漢文帝與其子景帝的兩代統(tǒng)治時期,國富民強、四海升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死時年僅47歲,葬于灞陵(今陜西長安縣東)。
2、布衣天子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今江蘇豐縣)。字季,小名季。出身布衣,早年任泗水亭長。后響應陳勝、吳廣起義,自稱沛公。
在滅秦戰(zhàn)爭中被項羽立為漢王,故建國時,定國號“漢”,因為定都長安,后人為了區(qū)別于利秀建都洛陽的后漢,史書上稱為“西漢”或“前漢”。
劉邦死于公元前195年,在位12年,謚號高祖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們布衣皇帝。
1、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之子.他出生于趙國,所以又叫趙政.秦國經(jīng)過商鞅變法后逐漸富強起來,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為秦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先后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tǒng)一天下。
統(tǒng)一全國后,自稱始皇帝,嬴政通過一系列的統(tǒng)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及交通道路,這些變革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
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于在他死后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沙丘駕崩,時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