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買骨的賢明君王燕昭王求賢講了什么
當時郭隗為燕昭王獻計的時候,不僅僅只說了讓燕昭王如果要昭賢,先從自己身上做起之類的建議,還講了很多其它的話,那么郭隗對燕昭王在招賢的時候講了什么呢?
當時郭隗先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古代,有一個國君十分喜歡千里馬,喜歡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派人到處尋找千里馬的蹤影,堅持了三年之久,無奈還是沒有找到。
有一個侍臣聽說遠處有一個地方有一匹很名貴的千里馬,便對國君說,只要給他一千兩的金子,他就可以將千里馬帶回來。那個國君一聽,欣然答應(yīng)了。不想那個侍臣趕到那的時候千里馬得病死了,侍臣覺得自己空手回去也不好對國君交代,所以他花了五百兩金子買了馬骨。
侍臣把馬骨帶給國君的時候,可想而知,國君是何等的生氣,他侍臣吼道:“我讓你去買千里馬的,誰讓你買馬骨回來的!”侍臣見狀沒有慌,他對國君說,別人聽到你都愿意花錢買馬骨,還怕沒人把馬送來嗎?
國君聽了侍臣的話,半信半疑,不過他沒有再責備侍臣了。這個故事傳開了之后,果然,不出一年,就有很多的人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
而說完了這個故事,郭隗才對燕昭王說自己可以做馬骨,因為這個故事,燕昭王受了很大的啟發(fā),他也決定聽從郭隗的建議,果然,各國的人才后來全到燕昭王這里來了,燕昭王也達到了自己納賢的目的。
燕昭王的優(yōu)點是什么
燕昭王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第三十九任君主,他生于公元前335年,于公元前312年即位,成為了國君,之后,他在位了34年,造就了燕國的盛世,而燕昭王也因此聞明于世。燕昭王為燕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功勞,這和他的優(yōu)點是分不開的,那么燕昭王的優(yōu)點有哪些呢?
概括地說,燕昭王的優(yōu)點主要有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輕信讒言、辦事果斷這幾點,這些都是后人根據(jù)燕昭王的一些故事總結(jié)出來的。
比如燕昭王是有名的喜歡招賢納士的人,他曾為了怎么可以廣納賢人,問自己的老臣郭隗,郭隗先給他說了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國君喜歡千里馬,他的侍臣用黃金買了馬骨,很多人聽說了之后便從各地為這個國君帶來了幾匹千里馬,所以郭隗的意思說自己可以做馬骨,燕昭王一旦重用他之后,肯定有很多賢德的人慕名而來了。
所以燕昭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果然很快就招了很多賢德的人。除了這個故事之外,在燕昭王的身上還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他的太子曾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對燕昭王說樂毅是一個為了自己可以當齊王,攻打齊國莒城和即墨兩地三年都打不下來的人,因為他想感化讓這兩地的百姓。
燕昭王聽過,狠狠地打了太子一頓,并且立刻給樂毅封了齊王,雖然樂毅最后沒有接受,但是燕昭王用人不疑、不輕信讒言、辦事果斷的優(yōu)點令樂毅十分感動,也令后人十分感動。
燕昭王筑黃金臺的典故的內(nèi)容
燕昭王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國君,他的本名叫姬職。燕昭王自公元前312年即位后,燕國達到了盛世,之所以燕國發(fā)展這么好,和燕昭王招賢納士有關(guān),而燕昭王筑黃金臺的典故就是和燕昭王納賢有關(guān)的,那么這個典故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
那時燕昭王剛即位,想要廣招天下的有才之士來幫助他興國復(fù)仇,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他便詢問了大臣郭隗。
郭隗對燕昭王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告訴燕昭王,如果是真心想要納賢,不妨就從我開始,如果讓天下的人看到像我這樣沒有才華的人都可以得到您的重視,那么更何況是那些比我有才華的人呢,這樣,他們就會不遠千里來到燕國了。
燕昭王覺得郭隗說的有道理,所以他按照郭隗說的做了,他為他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除此之外燕昭王還選了一個好日子,為郭隗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他恭恭敬敬地請進了宮殿。每一天,燕昭王都會像學(xué)生拜見老師那樣去郭隗那探望。
之后燕昭王在沂水之濱修筑了一座高臺,用來招攬?zhí)煜碌馁t士,在高臺上,燕昭王還放置了幾千兩的黃金,送給那些賢士,后來這座高臺便成了著名的“黃金臺”。
這就是燕昭王筑黃金臺的故事了,燕昭王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誠心納賢,所以這個故事的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有大批賢德的人聞訊而來,很快燕昭王的身邊便都是賢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