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最牛貪官和珅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說起貪官,我們一般聽到這兩個字便義憤填膺,因為貪官貪的不止是國家的錢還是我們納稅人的錢。而無論哪個朝代都有那么幾個貪官無所不貪,到最后反攻倒算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人不僅僅富可敵國而且還為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了貢獻,因為他們避免了這個國家的通貨膨脹。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也是個巨貪,大家也都很熟悉,那便是著名的和珅同學。這位和珅同志剛當官的時候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樣一開始就是個貪官。相反一開始的和珅是一個非常清廉的官員。
和珅出身低微,父母在他年幼之時便相繼離世,成年之后的和珅踏上了仕途,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歲的和珅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學。終于做了乾隆的儀仗隊的侍從。
和珅時來運轉,不久升任御前侍衛(wèi)和副都統(tǒng)。這只是他一連串好運的開端,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接連升為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兼步軍統(tǒng)領,兼北京崇文門稅務監(jiān)督。也就是說,他一人兼管財政、京畿軍事防衛(wèi),并擔任實際上的宰相。乾隆帝甚至不顧名份的低微,送給和珅小小的崇文門稅務監(jiān)督這一肥缺,可見寵信的程度。四年后,他從戶部侍郎升為尚書,即由副部長升為部長,副都統(tǒng)改為都統(tǒng),內務府大臣之上加銜領侍衛(wèi)內大臣,軍機大臣之上加議政大臣、御前大臣,兼理藩院尚書,兼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取得了皇帝之下獨一無二的最高權力和最高威望,乾隆帝并且把和孝公主許配給和珅之子,君臣兩人結成兒女親家。
這種寵信逾越了常規(guī),也打破了朝廷行政體制的平衡。本來,皇帝是最高統(tǒng)治者,首席軍機大臣則代表外廷全體大臣,負責向皇帝傳達群臣的意見,君臣兩種權力通過進謙和接受進諫相互制約,朝政因此較為清明。但和珅堵死了這條上下交流的通道,他勾結太監(jiān),了解到皇帝的喜怒好惡,“對診下藥”,把皇帝伺候得十分周到妥貼,乾隆聽不到任何不同的意見,和珅得到的則是僅遜于皇帝的權力和財富,任何不利于他或他的黨羽的消息都傳不到皇帝的耳朵里,就是偶爾傳到和珅也有辦法消滅證據(jù)。
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內閣學士尹壯圖彈劾各省大員私挪庫存銀兩,導致庫存銀兩不足。乾隆大怒,派尹壯圖到地方核查,和珅建議派戶部侍郎慶成同往,郎慶成名義上是協(xié)同訪查,實際上處處掣肘,每到一地,負責拖住尹壯圖,讓那些官員趕緊借錢填補虧空,結果尹壯圖毫無所獲,反而因為誣賴大臣丟了官。
對了當時敢反抗和珅的人不多敢于與和珅作對的人下場都不妙,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便把紀曉嵐當成對抗和珅的典型事實上歷史上并不存在紀曉嵐這個人。有一個唯一的例外,乾隆四十七年(1782),御史錢灃彈劾和珅黨羽山東巡撫國泰和布政使于易簡,和珅故技重演卻沒有得逞,那原因是由于左都御史劉墉在背后鼎力支持錢灃。乾隆帝命和珅、劉墉、穆諾清協(xié)同查辦此案,劉墉探聽到和珅將派人去山東,通報給錢灃,兩人商量的結果是將計就計。錢灃提前化裝南下,在北京不遠的良鄉(xiāng)遇到和珅所派的人。他暗中記下此人長相,快到濟南時,見此人策馬北歸,錢灃當即命隨從拿獲,從他身上搜出國泰給和珅的回信。
乾隆帝在位時間與其祖父康熙一樣長,他本可超過祖父,因為不愿對祖父不恭,便在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決定年底傳位給皇十五子頤琰。正式傳位儀式于次年元旦在太和殿隆重舉行。乾隆帝當了三年的太上皇。乾隆末年,所謂盛世已徒有其名。貧困人口迅速增加,西北爆發(fā)回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在中原腹地孕育,官吏之貪更是公開的秘密,而貪官之首和珅也在末世的道路狂奔著。
嘉慶四年太上皇弘歷駕崩。次日,嘉慶帝命和珅與戶部尚書福長安輪流看守殯殿,不得擅自出入,實施軟禁。接著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著實查辦圍剿白蓮教不力者及幕后庇護之人。當天就有大臣領會到皇帝的意圖,于是彈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斷送到嘉慶帝手中。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獄。
嘉慶帝本要將和珅凌遲處死,但由于皇妹也是和珅媳婦的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參考了董誥、劉墉諸大臣的建議,改為賜和珅獄中自盡。為避免政壇風波,嘉慶帝宣布對能棄惡從善和珅余黨一律免于追究。
經(jīng)查抄,和珅財產(chǎn)有夾墻私庫有金32000余兩地窖內埋藏銀300余萬兩。另外檔案記載和珅還有取租之地1260余頃、取租之房1000余間以及大量珠寶玉器衣服書籍等等數(shù)量之巨大前所未有。有的說抄沒清單所列106號中的25號即折算成銀22億余兩。有的說赤金元寶100個每個重1000兩估銀150萬兩赤金580萬兩估銀8700萬兩元寶銀940萬兩白銀583萬兩蘇元銀315萬兩當鋪75座本銀3000萬兩玉器庫兩間估銀7000萬兩地畝8000余頃估銀800萬兩。
以至于有民間諺語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边@些錢終究還是進了嘉慶自己的私人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