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用何籌碼讓自己從苦命商販到開國皇帝的?
三國時期[注: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quán)。],蜀漢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劉備在未發(fā)跡之前,絕對是一個苦命人。他幼年喪父,和母親靠織席賣鞋維持生計。
劉備之所以能在軍閥混戰(zhàn)的東漢末年[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于劉辯年幼不曉事,暫時由何太后臨朝主政,皇權(quán)更加衰微。],從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貧民一躍登頂,成為萬人敬仰的開國皇帝,除了自身的仁政惠民言行及卓越的領(lǐng)導才能外,還因為他在與敵方的政治博弈中,擁有一個超級籌碼——他是西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按輩分,是東漢獻帝劉協(xié)的族叔。
古人對家譜極為重視,將其視作家族的歷史書。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說:“有天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傳狀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譜牒,一家之史也?!边h自周代開始,正式的譜牒就出現(xiàn)了,不過,直到秦漢時期[注:秦漢時期是中國秦漢兩朝大一統(tǒng)時期的合稱。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首次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統(tǒng)一,秦王政改號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制的秦朝。],受到當時等級制度的限制,只有帝王、諸侯、卿大夫才有資格和需要編制譜牒。
司馬遷《史記》中的帝王本紀、諸侯世系等內(nèi)容,大都來自前代留存的帝王和諸侯的譜牒資料。秦朝時期,國家設立“宗正”一職,管理皇族譜牒。漢承秦制,置“宗正”掌管皇室宗親,實際上宗正官有兩大任務。一是管理皇族屬籍。漢代分封在各地的諸王,每年要把宗室的名冊上報給宗正,宗正根據(jù)這些名冊編纂成皇室譜牒,并形成諸王世譜;二是序列宗室各成員與皇帝的嫡庶遠近關(guān)系,確立諸侯后代與諸侯王的親疏關(guān)系,以便確立諸侯王的繼承關(guān)系。這些皇室譜牒逐年更新并被很好地保存在朝廷,即使經(jīng)過十幾世,也能理清彼此之間的輩分關(guān)系。
《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操將劉備引見給漢獻帝時,漢獻帝問劉備的身世,劉備回答說:“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睗h獻帝聽了,就令取“宗族世譜檢看”,劉備所說絲毫不假,“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度龂萘x》是以史實為骨架的虛構(gòu)小說,不一定真實可信。不過,《三國志·蜀志·先主傳》亦記載,“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也?!笨梢姡m然劉備已經(jīng)淪落為平民百姓,但官修的皇族譜牒里還錄有他的姓名及世系。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生逢漢末亂世,劉備的“皇室后裔”的血統(tǒng),是做大事取得合法身份的最具說服力的憑據(jù)?!度龂萘x》里只要一提“劉皇叔”,人們都肅然起敬。劉備不管投奔誰,都被奉若上賓,這充分說明“劉皇叔”這一稱謂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幸運小子劉備,能夠以一個“織席販履”的貧兒搖身一變?yōu)榇鬂h皇叔,最后竟能成為蜀漢的開國君主,漢代皇家譜牒幫了他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