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 為什么不帶上諸葛亮?

        2017-05-27 19:07: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fā)動了三國最后一場大戰(zhàn)役——夷陵之戰(zhàn),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二弟關羽報仇,難道劉備真的只是為關

        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fā)動了三國最后一場大戰(zhàn)役——夷陵之戰(zhàn),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二弟關羽報仇,難道劉備真的只是為關羽報仇嗎?真的理由是什么呢?

        1.劉備以仁義立世,如果不給關羽報仇,以后如何面對世人?后世又如何評價呢?所以劉備為了仁義,也不得不東征。

        2.漢中之戰(zhàn)親自領軍大敗曹操后,導致劉備驕傲自滿,認為攻打東吳沒那么難。

        3.劉備已有六十歲,時間不多了,想要在最后的時間做出些成績,攻下東吳后,可以與曹操劃江而治,成楚漢稱霸之勢。

        4.荊州對于劉備來說太重要了,一是隆中對的戰(zhàn)略,如果沒有荊州,僅僅依靠益州來爭霸天下太難;二是劉備對荊州的感情也很特殊,它是劉備的發(fā)家之地。

        5.當時蜀漢內(nèi)部的派系的爭斗,只有拿下荊州,可以讓蛋糕變大大,派系矛盾才可以避免。

        6.出師有名,以蜀漢皇帝劉備仁義之名,為二弟報仇天經(jīng)地義,世人皆知,就算曹魏也不能在這個時候肆意的偷襲蜀漢,所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劉備得要抓住這個機會。

        既然這個時候劉備東征孫吳勢在必行,那為什么沒有帶上諸葛亮呢?

        1.諸葛亮需要坐鎮(zhèn)后方,益州剛收復不久,人心不穩(wěn);防備曹魏的趁機偷襲;為東征孫吳做好后勤服務。此三點而言,當時蜀漢除了諸葛亮,再無第二人可勝任。

        2.諸葛亮反對東征孫吳,帶上諸葛亮意見不統(tǒng)一,效果未必好,何況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當時是東吳的重要謀臣。

        3.劉備此戰(zhàn)的第一目的是攻占孫吳,與曹魏劃江而治;第二目的是拿下荊州,讓益州派系管理,解決蜀漢內(nèi)部派系問題。所以諸葛亮這個荊州系頭領肯定不宜隨軍。

        另外劉備親率的軍隊兵士主力是荊州人,盡管這次東征失敗,但荊州系勢力也大減,再加上有李嚴這個托孤大臣,蜀漢的派系可以達到平衡,作為君主的劉備,已經(jīng)做得夠好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