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謀有略才換橫溢為何就成了奸雄?
紅臉的關公,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當三國的歷史人物被臉譜化的時候,曹操的蓋棺定論便成了白臉奸臣,一直以來曹操就不被主流的儒學喜歡?!度龂萘x》一出,更是把曹操打到了十八層地獄。這樣一來,我們的觀念難免就會被輿論左右。
曹魏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被尊為正統(tǒng),《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評價最高的一部,應該說是比較可靠的一部史書,當然,沒有一部史書是真正可靠的,只要是人寫的,都會有偏頗。因此我們只能追求相對公正,翻開《三國志》,第一卷就是魏書武帝紀,曹操一生并未稱帝,武帝是其子曹丕后來追封的尊號?!疤嫖浠实?,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后。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yǎng)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边@是三國志開篇第一句。說曹操就是西漢那個著名的相國曹參的后代,祖父父親也是高官厚祿,也算是名門之后,其實這話一看就不對了,曹騰是中常侍大長秋,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太監(jiān),太監(jiān)當?shù)迷俅笠彩翘O(jiān),就算曹騰真的是曹參的后代也沒曹操什么事,因為這句話后面就接上了,是養(yǎng)子曹嵩生了曹操,曹操他爹原本不姓曹,他當然也不姓曹。
曹操的少年時代,聰明,又有點狡猾,還愛惹事。這要是放在今天,也是一個如風一般的不羈少年。大家都看不慣一向放浪形骸的曹操,只有當時的太尉橋玄稱贊他是治世之才,因此后來曹操位極人臣的時候,每每經(jīng)過橋玄的墓還要親自祭拜一番以謝他當年的知遇之恩。但是不管怎么說少年的曹操的確是不怎么注重學習知識修養(yǎng)的,《善哉行》中他便自嘲“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每天就喜歡飛鷹走狗的事,還隔三差五鬧出點事來。
但是他雖然游手好閑,到底還有點本事,年紀輕輕就舉孝廉,后來又當了洛陽北部尉,記在另一本寫曹操的事的書叫《曹瞞傳》里,“瞞”在古代是有點侮辱,貶低的意思的,這部書里記載著曹操的小名叫曹阿瞞。大概可能就是現(xiàn)在叫的二狗子什么之類的吧。他初入官場就嶄露頭角,造了大棒子掛在衙門口,犯法的都吃一頓棍子,管他是什么高官顯貴,由此剎了一下轄區(qū)內(nèi)的不正之風,后來又跟著調(diào)了幾個地區(qū),到哪打哪,偏偏他家權(quán)勢滔天,大家還不能拿他怎么樣,他的威望也就漸漸豎起來了。
初入朝堂看見正直之臣遭到陷害,他會也頻頻上書忠臣辯解,可是后來他就發(fā)現(xiàn),朝堂里太多偷雞摸狗的事兒了!根本說不過來啊,而且說了好像也沒什么用,所以他就什么都不說了,不過年輕的曹操到底還是一個正直的好少年,雖然于政事上有些消沉,可是到底還是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的。
東漢末年,風起云涌,黃巾軍起義,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曹操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棋子,他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有做好自己分內(nèi)之事,不與那些權(quán)貴同流合污,保一方民眾平安,面對天下紛亂的局面,年輕的曹操心里也許又無奈,也許又有熱血。自古亂世出英雄,誰知道下一個英雄會是誰呢?也許現(xiàn)在的曹操不能想到自己將來能手握半壁江山,但他開始想要做一番事業(yè)了。
有了這個心,他的雄才大略開始得以施展,而且他的眼光那叫一個刁,看一個準一個。當時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等等一群人琢磨著廢帝另立,曹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沒一陣子他們就敗露了。
大將軍何進和袁紹想要誅殺宦官,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做,于是召董卓進京,曹操聽了,冷笑一聲說:“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quán)寵,使至于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
意思說,殺幾個太監(jiān)還把董卓這只狼放進來了,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他們的失敗了。
果不其然,董卓一進京生靈涂炭,皇帝也換了,董卓還想招攬他,不過曹操覺得董卓也是不長久的,所有他又拒絕了,改名換姓逃到一個小地方募集義軍,準備起兵討伐董卓。他一個人人單力薄,當時又正好各地都興兵討伐董卓,他就投了小時候的哥們袁紹。
沒想到袁紹也不是個靠譜的,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就是不動,瞻前顧后,曹操覺得自己的一腔熱血簡直就是拿自己熱臉貼別人的冷屁股,這群酒囊飯袋能成什么事兒,他自己氣沖沖的領了一隊人馬揮師京都,半道上就被人打得灰頭土臉的回來了,一回來就看到一群將領在宴飲作樂。他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你們聚在一起居然在開宴會?自此之后,曹操認識到自己和袁紹不是一路人,便漸漸疏遠了,往后也多是自己領兵作戰(zhàn),雖然也常打敗仗,但是實踐才能出真知,這到底是為后來積累了許多軍事經(jīng)驗。曹操后期的軍事才能多是在這時候?qū)W到的。
東漢時期流行評鑒人物,曹操還特意去請教過當時的一位名士,請他點評一下自己。得到的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從曹操的年輕時整肅官場作風,保國家安穩(wěn)來看,他還是想做一個能臣的,年輕的時候一腔熱血,沒想太多,也沒有實力,容不得他想太多,然而面對紛亂的時局,冷酷的現(xiàn)實,他開始明白,這個世道是容不得他做能臣的,恰好,手上的勢力也開始壯大,漸漸地培養(yǎng)出了他的野心,后來還越來越大。既然做不了能臣,那就做奸雄吧。
曹操曾經(jīng)寫過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他在里面說,我一開始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只想當個郡守,后來也只想征西將軍,墓碑上就寫一個“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就算后來遭遇董卓之難,我也不想多帶兵,因為槍打出頭年嘛,后來時局變幻,才造就了今天的曹操,不過我現(xiàn)在可以說一句了“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彼苤卑椎木驼f自己的野心也是一步步大起來的。
初平三年冬,也就是公元192年,曹操終于時來運轉(zhuǎn),黃巾軍求降,他收編降兵30余萬,擇精銳編成青州軍,就是曹操后來的主力部隊。至此,他才算真正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雄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