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既是英雄又是懦夫究竟應(yīng)當(dāng)怎樣評價他?
今天要談的這一位歷史人物,八尺之身,力能舉鼎,氣拔山河,卻也鐵血柔情、用情專一、善待兵民,他,就是一代梟雄西楚霸王項羽。
其實人們多少都會對項羽有一些了解,不管是在影視作品還是書籍記載,甚至有許多人十分的欣賞他的為人,確實,在那樣一個亂世中卻如同一股清流,不畏強權(quán),關(guān)心百姓疾苦,善待兵將俘虜,且用情專一,在生死之際都在擔(dān)心愛妻虞姬的安危,最終殉情,留下了千古佳話,廣為流傳。而且既然頭號為霸王,自然名震天下,生平戰(zhàn)功赫赫,在沙場上氣宇軒昂,從不畏敵,作戰(zhàn)時總是首當(dāng)其沖,無謂生死,視兄弟情義為重中之重,此等男兒,怎不堪當(dāng)英雄二字?
但卻又有人稱他為懦夫,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垓下之戰(zhàn)遭受劉備的出爾反爾、小人之際,全軍覆沒,項羽一腔孤勇,身負數(shù)傷。仍然不逃不降,氣節(jié)果然高尚。烏江亭長勸他坐船渡回江東等到來日東山再起,他卻不以為然,認為偷跑乃茍且之事,兄弟皆戰(zhàn)死,自己決不能獨活,再加之回去無顏面對鄉(xiāng)親父老,最后和虞姬雙雙自刎與烏江。
看起來的確是英雄的所作所為,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又是愚昧的懦夫行為。他不但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政治家,在這種時刻,應(yīng)當(dāng)考慮的更加周全,帶出來的弟兄都死于沙場,敵人還在囂張,那么自己有什么資格死呢?大仇未報,大事未成,為何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保住一命,完成兄弟的遺憾,完成自己的大志,手刃敵人,重掌大權(quán),給這些戰(zhàn)死之士的父母妻兒一個交代,一份安穩(wěn)。
不難看出,項羽不怕傷、不怕死,卻唯獨怕面對江東父老,所以他是一個懦夫,勾踐尚能臥薪嘗膽,他又有何不可呢?與大敗而歸相比,自刎更是一種懦弱。他命懸一線,拼盡全力,江東父老又怎會怪及于他。說不定烏江之際他不選擇死,虞姬也就不會死,歷史也可能會改寫,后世人也便不會如此遺憾。
英雄氣短,霸王終究是死了。所以說他既是英雄,也是懦夫。后世人敬之、愛之,卻也怨之、憾之,如果歷史能倒流,愿霸王回到江東,重振雄風(fēng),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