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張飛竟是個才貌雙全的美男子!
提起張飛,想必大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勇猛魯莽、嫉惡如仇的形象。在書里面描寫張飛的外貌:“燕頷虎須,豹頭環(huán)眼,聲若巨雷,勢如烈馬,手提丈八點蛇矛,好不威風?!比欢鎸嵉膹堬w并不是一介莽夫悍將,而是一個文武兼?zhèn)涞拿滥凶印?/p>
如果不信且看這些,在四川簡陽張飛營上發(fā)現的石像,張飛”石像慈眉善目,耳長唇厚,臉上沒有一根胡須,神態(tài)極其溫柔。這樣來說,張飛可能是個面如美玉、神采奕奕的美男子。
民間有句俗諺:“張飛穿針——粗中有細”,也說明了張飛并非莽漢,而且“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研讀過《三國志》的人也可發(fā)現,《三國志》獨獨缺乏對張飛長相的描述,這更使得張飛的外貌更加充滿神秘色彩。從四川簡陽張飛營上的石像來看,張飛應該是個美男子。
張飛不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個文武兼?zhèn)涞拿滥凶?,在《三國志》里,張飛當陽長坂坡喝退曹軍一戰(zhàn)中描述在危急時刻,張飛帶兵拆了當陽橋而一人橫矛立馬于河邊大喝:“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軍害怕他的勇猛而退兵。這充分說明張飛還是非常有謀略的將領。
不僅如此,張飛還是很好的書法家,明代文獻學家曹學佺在他的《蜀中名勝記》中記載,順慶府渠縣有一個八濛山,山下有一石題有:“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眱尚须`書大字。這段題字據說是張飛以少勝多后得意之際寫下了這段文字。
原刻石經過長久風化已文字不清。現存的“立馬銘”是光緒七年根據岐山知縣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于八濛石壁的青石質碑石。
陜西岐山縣博物館收藏的張飛“立馬銘”手書碑石原拓,無論在字體、大小上都和歷史記載相吻合。碑刻共22個文字,用筆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極具一名武將的個性和風格,算是一篇難得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