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入皇室不受皇帝寵愛 兒子差點被墮胎
楊獻,盛唐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嬪妃,唐肅宗李亨的生母。
楊獻的出身還是不錯的。其娘家與武則天同族在景云元年,祖上從隋朝時起就世代為官。因著這份家世,楊獻有幸跟皇家結(jié)緣,于唐睿宗景云元年被選入東宮,成為太子李隆基的側(cè)室,被封為良媛。而楊獻肚子也爭氣,不久就壞上了李隆基的龍種。在母以子貴的古代宮廷,這對一個側(cè)妃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好事了。
只是,就在楊獻暗中慶幸時,一個噩耗傳來,李隆基要把她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這是為何?
原來當時太平公主掌權(quán),對李隆基頗為猜忌,并在東宮布滿眼線。此時楊獻懷孕,若生下個兒子,將進一步鞏固李隆基的地位,而這必然引發(fā)太平公主的戒備,有可能促使她動手鏟除李隆基。
此時的李隆基,權(quán)勢還未成型,不敢跟太平公主攤牌,于是跟信服張說密謀,要將這個胎兒墮掉。
這對楊獻來說不吝于當頭一棒??墒菍φ煞虻臎Q定,她又無力反對,只能默默承受。
不過,老天救了楊獻的兒子。李隆基親自煎墮胎藥時,一時犯困睡著。夢中遇見神人覆鼎,夢醒后,李隆基將此事告訴張說。張說大贊道:此為吉夢,此子當有天命!聽張碩這么一解,李隆基才放棄了墮胎的想法,楊良媛得以平安產(chǎn)下一個大胖小子,也就是之后的肅宗李亨。
不過,雖然產(chǎn)子,但由于當時的太子妃王氏無子,按皇家規(guī)矩,李亨只能交由太子妃撫養(yǎng)。后來李隆基登基為帝,擁有三宮六院,于是將楊獻拋諸腦后,很少再來看她。只不過看在李亨的份上,才勉強封她為貴嬪,連個妃子的名分都撈不到。
楊獻看不到兒子,又被皇帝丈夫拋棄,心中郁郁,終于在開元十七年病死。而直到她死,沉湎于溫柔鄉(xiāng)的唐玄宗也沒來看她一眼,甚至不允許她附葬到自己的山陵,而是草草埋在了細柳原。
楊獻就像孤魂野鬼般,在荒郊野嶺般的細柳原埋了二十多年。直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宗逃往四川,已成為太子的李亨在靈武自立為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玄宗得報,無奈之下只得默認這個現(xiàn)實。而喪失權(quán)力后,為了討好皇帝兒子,唐玄宗終于想到了他死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老媽。盡管唐玄宗此時連這個女人的容貌都記不清了,但仍專門派人提醒李亨,說他已即天子位,應當尊封生母楊貴嬪。而同樣對死了多年的老媽感情淡漠的李亨才想起來,忙不迭的給她上了一個元獻皇后的謚號。這位可憐的女子,在被丈夫和兒子遺忘多年后,終于獲得了皇后的殊榮。后來唐玄宗和唐肅宗相繼駕崩,楊獻的孫子,唐代宗李豫同時操辦爺爺和老爹的喪事,這才把在細柳原埋了34年的楊獻棺槨又拖出來,祔葬在玄宗的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