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安南時期出現過的一位“黑人皇帝”
2017-05-11 19:19:2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梅黑帝原名梅叔鸞,又名梅玄成的隋唐時期安南地區(qū)(今越南北部)一位起義軍首領。722年,他發(fā)動反對唐朝的起義,自稱梅黑帝,但很快被唐朝官
梅黑帝原名梅叔鸞,又名梅玄成的隋唐時期安南地區(qū)(今越南北部)一位起義軍首領。722年,他發(fā)動反對唐朝的起義,自稱梅黑帝,但很快被唐朝官軍所滅。
梅叔鸞生于枚埠地區(qū)(現越南河靜省石河縣),他身材魁梧,面目黝黑。自幼家中貧寒,及后遷至玉征(現南壇縣),每天到山上撿柴、干粗活、種田及放牛。
因繳交賦稅以及服役的問題,交趾人長期不滿唐朝的統(tǒng)治,曾數度叛亂。722年,唐朝向交趾催交貢品荔枝,引起農民不滿。梅叔鸞便乘機號召農民起義反唐,附近大量對唐朝不滿的民眾前來投奔。梅叔鸞在沙南設置根據地,借著地形險要的優(yōu)勢,以圖對抗唐朝的軍隊。
后來他亦沿著藍江,于衛(wèi)山附近建起萬安城,以此地為都城,自稱“黑帝”反抗唐朝。隨后,他聯(lián)合鄰國占婆、真臘,以及駱州都護府各地的山區(qū)酋長等,北上攻下交州都護府城宋平。一時間,安南的三十二州都被他攻陷,號稱有四十萬人。
唐玄宗得知交趾叛亂之后,派遣驃騎將軍兼內侍楊思勖出征。楊思勖召募首領子弟十萬,與安南大都護光楚客一起前往鎮(zhèn)壓,沿著馬援攻打交趾的故道,出其不意地偷襲起義軍,大敗起義軍。梅叔鸞敗逃,不久即去世。殘余部眾立其第三子梅叔輝為君,是為梅少帝,但不久即為唐朝官軍所滅。
后世的越南人對其極為推崇,今日越南多座城市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順化市有梅叔鸞街,河內市有梅黑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