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清朝奇人李鴻章 毀譽交加的晚清務(wù)實大佬

        2017-05-11 16:40: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李鴻章是晚清政壇奇人,他一生忠貞事清,又敢做敢為,無論是皇胄掣肘,還是清流物議,他都不在乎,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領(lǐng)域干了許多

        李鴻章是晚清政壇奇人,他一生忠貞事清,又敢做敢為,無論是皇胄掣肘,還是清流物議,他都不在乎,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領(lǐng)域干了許多大事,是一位很務(wù)實的朝廷干將。他性格復(fù)雜,總處在矛盾的漩渦中,長期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夾縫中,處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夾縫中,處于實際上是“弱國外交”的尷尬境地,雖小心翼翼,東補西貼,如履薄冰,然終未能挽救晚清大廈于將傾。他生逢大清國最黑暗、最動蕩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贊他者說他是中興名臣,謗他者說他是千古罪人,可以說他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最有爭議的人。

        李鴻章24歲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初年,他在原籍辦團練,抵抗太平軍,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國藩,又奉其命回鄉(xiāng)招兵買馬,編練成7000名淮軍,由部將劉銘傳、周盛波、張樹聲、吳長慶等分帶,沿江而下,到上海鎮(zhèn)壓太平軍。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為江蘇巡撫,三年后又署兩江總督,鎮(zhèn)壓捻軍。1870年,他接替曾國藩,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開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大權(quán)。1899年到1900年任兩廣總督,授武英殿大學(xué)士、文華殿大學(xué)士。他在施政過程中的核心是辦洋務(wù),所以又被稱為洋務(wù)運動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鴻章的文華殿大學(xué)士是當時內(nèi)閣最高職銜,他實際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jīng)濟大權(quán),可謂“兩人(慈禧光緒)之下,萬人之上”。

        李鴻章當時中國極少數(shù)能夠正確對待西方技術(shù)的人之一,他在頑固派的阻撓和謾罵之下,極力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個大型兵工廠,第一座煉鋼爐,第一條鐵路,第一個煤礦,第一個紡織廠,第一支近代海軍,第一艘輪船,第一個到西方的留學(xué)生等等,洋務(wù)派創(chuàng)造了中國近代的許許多多的第一,無疑為中國的近代化邁出了第一步。他曾先后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漠河金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還建立同文館,選派留學(xué)生出洋。他辦洋務(wù)的初始動機是辦軍工企業(yè),造出槍炮、彈藥、機器、艦船和水雷,主要用來對付捻軍。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軍的武器裝備,使淮軍成為清軍中裝備精良、戰(zhàn)斗力較強的軍事力量,后期淮軍實際上成了國防軍。

        李鴻章在與列強的交往中意識到富國才能強兵,故積極推進官辦、商辦軍工企業(yè)的發(fā)展。他長期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wù)大臣,坐鎮(zhèn)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積極籌劃北方防務(wù),戍衛(wèi)京級,又進一步拓展洋務(wù),以增加財賦收人。他還苦心孤詣,編練成一支當時堪稱亞洲一流的海軍,并在山東的劉公島安營扎寨,這支北洋艦隊擁有各種軍艦25艘,42000噸位,以大沽港、旅順港、威海衛(wèi)港形成三角,拱衛(wèi)京城的海上門戶。后因朝廷的腐敗與各方面的掣肘,海軍長期沒有軍費沒錢買炮彈,導(dǎo)致在在甲午海戰(zhàn)中全軍覆沒,空余歷史的一聲浩嘆。

        戊戌變法前后,李鴻章已意識到“窮則變,變則通,但端在人心相通”但他卻曾舉棋不定。當光緒帝下詔“明定國是”時,他曾向管學(xué)大臣孫家熏推薦康有為為京師大學(xué)堂總教習(xí)。1898年戊戌政變,慈禧太后重訓(xùn)朝政,光緒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維新人士。在這樣的嚴峻時刻,李鴻章卻暗中保護一些維新人士,并和康、梁暗通款曲。有人告他是維新派,慈禧因此問他:有人說你是康黨。李鴻章回答:臣實是康黨,廢立之事,臣不與聞;六部誠可廢,若舊法能富強,中國之強久矣,何待今日?主張變法者即指為康黨,臣無可逃,實是康黨。慈禧聽后默然。

        環(huán)視清朝歷史,漢人中只有李鴻章敢和滿清最高統(tǒng)治者如此對話。接下來他還有一次更驚世駭俗的“抗上”的舉動。

        1900年6月,外國聯(lián)軍攻陷了中國北方的海岸門戶大沽炮臺,3天之后,京城門戶天津陷落,以保護使館為名登陸的聯(lián)軍向通州進發(fā),而通州距都城北京僅20公里。21日,大清國宣布與各國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然后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滅洋。而李鴻章深知國家憂患日深,軍力積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輕于一試,恐數(shù)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李鴻章給朝廷發(fā)去一封電報——這位大清國兩廣總督對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竟然是:“此亂命也,粵不奉詔?!?/p>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許應(yīng)、四川總督奎俊等在獲悉了李鴻章的電文后,確定了共同抗旨以求東南互保的原則。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大清國的南方也發(fā)生了動亂,那么亂了敵人的同時肯定也要亂了自己。雖然在以后很長時期內(nèi)這些人無不被國人痛斥為一群“出賣民族利益的無恥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禍中究竟是他們確保了大清國南方半壁江山的穩(wěn)定。

        八國軍攻進北京,帝、后西逃西安。朝廷的電報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李鴻章北上與正在攻打這個國家的洋人議和。朝廷為此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diào)任為大清國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quán)大臣?!泵慨敐M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惟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由兩廣總督回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又為清廷這所“破屋”充當起“糖糊匠”之責。由于大清長期積貧積弱,李鴻章縱然有三頭六臂亦回天無力。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史載其吐血中“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y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shù)十年內(nèi),每有一次構(gòu)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chuàng)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nèi)圖富強,或可漸有轉(zhuǎn)機?!?/p>

        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jīng)患難,今當垂暮,復(fù)遭此變,憂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后,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么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后,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么。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78歲。

        李鴻章有一首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李鴻章去世后,兩宮“哭失聲”,慈禧太后稱贊他是“再造玄黃”之人。贈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謚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李鴻章生前還有一項漢人最高殊榮: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之日,破格賞予李鴻章漢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只有滿族貝子或以上貴族獨有,曾國藩亦只獲授雙眼花翎)。

        在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自傳中,李鴻章被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劉繼興考證,李鴻章青年時代所作的詩句“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曾使異國的伊藤博文在從政前竟深受其影響。

        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格蘭特稱李鴻章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首相俾斯麥齊名。

        近代史學(xué)家唐德剛認為李鴻章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另外周恩來是一個,顧維鈞是半個。)

        關(guān)于身后榮辱,李鴻章心里很明白,他曾說,中日甲午戰(zhàn)爭“至一生事來,掃地無余,如歐陽公所言,‘半生名節(jié),被后生輩描畫都盡?!h(huán)境所迫,無可如何”。

        梁啟超曾寫了《李鴻章》一書,書中為李鴻章大抱不平:“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zhàn),實與李鴻章一人戰(zhàn)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船,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zhàn)役,與廣東無涉云云。各國聞?wù)?,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語實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與李鴻章一人戰(zhàn)也。以一人而戰(zhàn)一國,合肥合肥,雖敗亦豪哉!”“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者最多焉。法越中日兩役間,此論極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