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末代皇帝處境凄慘 但后裔成了日本豪門
提到后漢三國人物,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魏、蜀、吳三大勢力的人物身上,因此關于這些人物的介紹及研究文章汗牛充棟。但對于不過,在三國歷史上另外重要人物卻往往被人所忽略甚至遺忘。他就是東漢皇朝的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xié)。如果沒有這個人物的存在,三國乃至以后的中國歷史都將改寫。
劉協(xié),字伯和,是漢靈帝劉宏的第二個兒子,母親為王美人。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xié)后,因為擔心被何皇后迫害,便將劉協(xié)交給董太后親自撫養(yǎng),不久,王美人果真被何皇后在藥中下毒殺害,兒提時的劉協(xié)便失去了母親。也許是出于對王美人的懷念,在后來群臣請求靈帝冊封太子之時,靈帝想立劉協(xié),認為長子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但到最后靈帝卻又猶豫不決,沒有下文。不久,靈帝病重,把劉協(xié)托付給蹇碩。公元189年4月,靈帝于嘉德殿駕崩。宦官蹇碩想先殺何進,后立劉協(xié)為帝,不料消息被泄露,計劃失敗。經過一番爭奪,劉協(xié)的同父異母兄弟劉辯得以登上皇位,史稱少帝。此時劉協(xié)只有九歲。
數月后,京城洛陽巨變。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所殺,袁紹、袁術等人偕同何進部將吳匡、張璋在洛陽到處誅殺宦官,張讓、段圭等人挾持劉辯、劉協(xié)兄弟逃跑,在途中被殺。這兩兄弟驚魂未定,在夜里追著螢火蟲的微光徒步向南走。直到董卓出現,兩兄弟才擺脫困境。卻又不曾想董卓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少帝劉辯說起話來語無倫次,劉協(xié)卻是一一回答,從始至終毫無遺漏。董卓覺得劉協(xié)賢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后養(yǎng)大的,他認為自己與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廢黜少帝,改立劉協(xié)為皇帝的念頭。回到洛陽以后,劉協(xié)終于在董卓的扶持下當上了皇帝。
董卓掌權后,其暴行引起公憤。各路諸侯迅速起兵討伐,董卓遷都長安。到達長安后,劉協(xié)在董卓專權的日子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活了兩年,這期間他目睹了董卓的種種暴行。直到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借呂布之手除掉了董卓。不料好景不長。隨著李、郭之亂,他又落到了李傕、郭汜的手中。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相互猜忌,兵戎相見,劉協(xié)又一次被挾持,并隨之顛沛流離長達一年多。直到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這場爭奪皇帝的角逐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為了達到“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戰(zhàn)略目的,曹操先是不斷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博得劉協(xié)和朝中大臣們的好感,在迎接劉協(xié)后不久,曹操就借口糧食匱乏,連哄帶騙把劉協(xié)及一班朝中大臣轉移到許縣,至此,漢獻帝正式遷都于許縣。
隨著曹操地盤的不斷擴大、權力不斷的穩(wěn)定,曹操逐漸開始鏟除異己,集權于一身。對此,劉協(xié)是有所察覺的,也是不甘心的,他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反抗行動。劉協(xié)曾氣憤地對曹操說:“你若要輔助我,就要寬厚一些;否則,你就開恩把我拋開?!闭f得曹操大驚失色,匆匆告辭,從此不再朝見獻帝;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劉協(xié)任命自己的岳父董承為車騎將軍,借以牽制曹操;劉協(xié)又秘密寫下衣帶詔賜給董承,要董承聯(lián)絡終于漢室的大臣、諸侯,共同鏟除曹操。不幸的是,劉協(xié)的種種努力都因為計劃泄露而告失敗。
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處死了參與計劃的董承、吳子蘭、種輯等人,并夷滅三族。劉協(xié)的貴人董氏也因為受到其父董承的牽連而被害。曹操借此加強了對劉協(xié)的控制,這時的劉協(xié)已經完全成了一個傀儡。獻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又因早年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殘暴,要其父設法除掉曹操,被曹操發(fā)覺,結果伏皇后和其兩個兒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被處死,曹操把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
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故,曹丕襲爵魏王。同年10月獻帝被迫禪位于曹丕。不過,曹丕倒也像其父曹操一樣,沒有加害劉協(xié),封其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使用漢天子禮樂,建漢宗廟以奉漢祀。隨著漢獻帝劉協(xié)的退位,在中國統(tǒng)治了近二百年的東漢王朝隨之結束。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獻帝病故,終年54歲。
不過,劉協(xié)的離世并不意味著這個統(tǒng)治華夏大陸四百年的劉氏家族覆滅。公元289年,劉協(xié)的玄孫劉秋及劉阿知率族人東渡日本。劉氏一族在日本開枝散葉,其后代的姓氏分別改為大藏氏、坂上氏、原田氏、高橋氏、丹波氏、多紀氏、金保氏、秋月氏、波多江氏、江上氏、田尻氏、三原氏、原氏、小金丸氏、平野氏、末吉氏、田村氏、徳山氏、小島氏等十余種姓氏。很多后來都成為了日本的豪門,影響了日本的歷史進程。其中內藏家族被任命掌管皇宮事務,成為后來內務省的來源;丹波家族更是成為日本皇家醫(yī)療機構的掌門人,時間長達千余年;大藏家族也曾長期擔任日本長門守、太宰大監(jiān)等要職;如今在日本奈良檜前村和岡山縣倉敷市妙見山頂的阿知宮,就是劉氏后人紀念劉阿知的場所。
漢獻帝的后裔東渡日本,將中華大地燦爛文化、科技、農業(yè)等知識傳播到了東瀛,促進了當地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日本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