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康熙稱贊哪個大臣為“天下廉吏第一”?

        2017-04-27 15:24:1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從一個貧困之地的縣令起家,一步步升遷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龍所演繹的傳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潔自律

        從一個貧困之地的縣令起家,一步步升遷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龍所演繹的傳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潔自律,這讓他在貪腐之風(fēng)盛行的清代鶴立雞群??滴趸实鄯Q贊于成龍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屢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龍樹為廉政典型。事實上,于成龍不僅是個廉吏,更是個能臣,絕對無愧于得到的榮譽(yù)。

        抽了一個下下簽

        于成龍(1617年—1684年),字北溟,號于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方山縣)人。

        于成龍入仕的起步相當(dāng)?shù)?。明崇禎十二?1639),他參加了在省城太原舉行的鄉(xiāng)試,結(jié)果正榜無名,勉強(qiáng)考取了個副榜貢生(意味著沒考中,但成績尚可,入選者可以被送往國子監(jiān)讀書)。時值明末清初,時局動蕩,于成龍在永寧城外的安國寺隱居讀書達(dá)六年之久,后來又前往太原“三立書院”游學(xué)四年。他很有志向,曾寫有一首《雞冠花》借物言志:“亭亭赤幘岸臺端,傲出風(fēng)霜不自寒。要識朝陽憑一唱,扶桑高捧海瀾安?!?/p>

        刻苦讀書讓于成龍學(xué)問大進(jìn),可惜八股文的水平卻沒多大提高,這期間明朝滅亡,清軍入關(guān)。從順治二年(1645),清朝當(dāng)時的攝政王多爾袞就批準(zhǔn)了開科取士。然而期間幾次參加科舉,無一中第,他的最高學(xué)歷也就被定格在了副榜貢生。

        順治十八年(1661),已經(jīng)45歲的于成龍入京參加選官。按照當(dāng)時的慣例,吏部負(fù)責(zé)官員把相關(guān)職位寫成簽條并密封,讓候選者隨機(jī)抽取,職位好壞,全憑運(yùn)氣。于成龍抽中的職位是縣令,但地點在廣西羅城。這只能說是一個下下簽,因為羅城縣在當(dāng)時并入清朝版圖才一年多,其間朝廷曾派過兩任知縣,一位被殺,一位棄官逃走。

        家人聞知于成龍的選官情況,又喜又悲,喜的是老爺終于做了七品正堂,悲的是天涯萬里,也許一去無歸。永寧到羅城,有六七千里之遙,盤纏錢不夠,只好典當(dāng)出售了一部分田地和房屋,雇了五個仆人,才得以成行。

        走到晉南稷山縣,于成龍拜望了好友武祗遹。武祗遹嘆息說:“廣西為官不易,你還要三思啊!”于成龍回答說:“我輩雖無科第身份,上古之皋、夔、稷、契,豈盡科目中人耶?我此行決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币馑颊f,我們這些人,雖然沒有考上進(jìn)士,博得高貴的出身,但上古時代皋、夔、稷、契等賢臣,難道都是進(jìn)士出身不成?我這番出仕,絕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和富貴,我發(fā)誓要不昧“天理良心”四個字。

        話說得很豪邁,可當(dāng)于成龍到達(dá)羅城,也不由得傻了眼。遠(yuǎn)望羅城縣城“可憐黃茅,直抵城下”。城里十室九空,僅存6戶人家、草屋10余間,滿目荒蕪,殘破不堪??h衙就是茅草搭建的三間堂屋,連大門都沒有,簡陋如農(nóng)舍。于成龍也忍不住感慨,“哀哉!此何地也!胡為乎來哉!悔無及矣!”

        更糟糕的是,沒過多久,跟隨于成龍而來的五個仆人,大半染疫癘而死,剩下的也告歸而去,最后只剩于成龍孤身一人。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描述自己的狀態(tài)說:“唯余一身,生死莫能自主。夜枕刀一口,床頭貯槍二桿,為護(hù)身符?!?/p>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于成龍開始了自己的事業(yè)。他從維護(hù)社會治安做起,采用歷史上著名的“保甲法”,根治了盜匪橫行的現(xiàn)象。之后是鼓勵農(nóng)民恢復(f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經(jīng)常下鄉(xiāng)視察,誰家的田種得好,他就題一個匾,寫一副對聯(lián),表揚(yáng)一番;看誰家偷懶不耕種,就動員左鄰右舍去好言勸告。沒幾年的工夫,荒蕪的羅城就變得“禾穗被野,牛羊滿山”,漸漸地繁榮起來。

        遭彈劾被降了五級

        于成龍為官清廉,這在當(dāng)時的官場是十分另類的,他因此得了許多雅號,透過這些雅號,可以想見他的甘苦與自律。

        第一個雅號叫“半鴨知縣”,得自于羅城。據(jù)《于清端公政書》載,有一年,于成龍的大兒子于廷翼從山西老家來看望他,臨走時,他想給兒子帶點東西路上吃,找來找去,家里只有一只咸鴨子比較貴重,便割下半只讓他帶走了。這件事傳到百姓耳中,于是就有了“半鴨知縣”的綽號,還傳唱說:“于公豆腐量太狹,長公臨行割半鴨。半鴨于公過夜錢,五厘酒價何處拈?”

        在黃州,于成龍的外號叫“于糠粥”??滴跏?,黃州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旱災(zāi),于成龍一邊開倉賑災(zāi),一邊勸諭富豪人家解囊,他更是身先士卒,把僅有的一匹騾子“鬻之市,得十余兩,施一日而盡”。無米下炊,于成龍就吃起了“糠粥”。什么是糠粥呢?就是當(dāng)?shù)馗F苦人家在用白米熬稀飯時,會把舂米剩的糠皮炒熟磨碎,撒在稀飯里充饑。百姓們知道于大人每天以糠粥度日,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于糠粥”,還編歌謠說:“要得清廉分?jǐn)?shù)足,唯學(xué)于公食糠粥?!?/p>

        于成龍還有一個雅號,叫“于青菜”,得自于兩江總督任上?!皟山保唇稀⒔鲀墒?,范圍包括現(xiàn)在的江蘇、安徽、上海、江西四省市。來到沃野千里的江南富庶之鄉(xiāng),于成龍不改初衷,一如既往,“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親切地稱他作“于青菜”。在他嚴(yán)格的約束下,“仆從無從得茗,則日采槐葉啖之,樹為之禿”。

        可貴的是,于成龍的廉潔,發(fā)自內(nèi)心,并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博取清廉名聲。黃州的饑荒過后,糧食充裕了,他也不再堅持吃糠粥了。有位叫魯晟的人,特地想品嘗一頓糠粥,于成龍招待他的卻是大米干飯,弄得魯晟遺憾不已,多年之后還耿耿于懷。于成龍曾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說:“山到窮時,現(xiàn)許多峭壁層崖,歡富貴功名,何似林禽野獸;路逢狹處,經(jīng)無數(shù)行云流水,任磐桓談笑,休辜翠竹蒼松?!睂λ麃碚f,清廉不僅是一種為政理念,更是一種參透人生的生存信仰。

        除了自身一塵不染,于成龍在廉政建設(shè)上也不手軟??滴跏拍?,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后,頒布了《嚴(yán)禁火耗諭》。所謂火耗,是指官府將從民間征收賦稅所得之細(xì)碎銀兩重新熔鑄為銀錠時的損耗?;鸷挠芍菘h自行征收,有的高達(dá)正賦的百分之五十,這些錢多用于官吏們“分肥”和饋送上級。此外,他還禁止官員之間饋贈禮品。然而這一年的中秋節(jié),大名縣的知縣偏偏不信這個邪,備了一份“薄禮”,公開寫了手本,送到巡撫衙門,祝巡撫大人中秋快樂。于成龍大為惱火,立刻起草了《嚴(yán)禁饋送檄》,給予通報批評,并警告說:“本應(yīng)題參,姑念初犯,暫從寬宥?!敝彪`的送禮之風(fēng)由此收斂。

        康熙二十年,康熙特旨授于成龍兩江總督。消息傳來,江南那些歷來習(xí)尚奢侈的世家大族都“減輿從,毀丹堊,婚嫁不用音樂”,南京的布價則驟然上漲,“金陵闔城盡換布衣”。于成龍深知“州縣各官厲民積弊,處處皆然,而江南尤甚”,為革除這些不良風(fēng)氣,他到任后親手制定了《示親民官自省六戒》,提出了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yán)征收、崇節(jié)儉這六條戒律。緊接著,他又頒布了《興利除弊條約》,嚴(yán)禁各級官員濫加火耗和私派,嚴(yán)禁饋送,禁止向行戶攤派取索,禁止奢靡逸游等。于成龍還從自己做起,公開聲明:“本部院下車,以清介自持,誓不受屬員一毫之饋送!”

        在于成龍的嚴(yán)厲整飭之下,江南政風(fēng)好轉(zhuǎn),民生恢復(fù)。然而在康熙二十二年,風(fēng)云突變,有人上疏參劾他年老昏聵,為下屬所欺蒙,多行不法。對此,《清史稿》一針見血地指出:“勢家懼其不利,構(gòu)蜚語。明珠秉政,尤與忤?!闭f白了,就是于成龍的新政斷了許多人的財路,損害了以權(quán)臣明珠為首的腐敗集團(tuán)的利益。

        康熙皇帝一時難辨真假,迫于眾口鑠金,最終給予于成龍“降級留任”的處分,總督的職務(wù)不變,但行政降五級。這件事讓于成龍百感交集,一年中上了兩次請求退休的奏疏,康熙皇帝都沒有批準(zhǔn)。皇帝的眷顧讓于成龍感到很欣慰,但他為了大清社稷,也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康熙二十三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八日凌晨,于成龍在辦公的椅子上“端坐而逝”,享年67歲。他留下的遺物,根據(jù)陳廷敬的記載:“床頭敝笥中,唯綈袍一襲、靴帶二事;瓦甕中粗米數(shù)斛、鹽豉數(shù)器而已。”

        康熙皇帝驚聞于成龍的死訊,十分傷感,下詔撤銷給予他的處分,追封為“太子太?!?,賜謚號為“清端”。后來康熙第一次南巡,特地考察了已故總督于成龍在任的情況,才知道自己受了蒙騙?;爻?,他下詔說:“原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操守端嚴(yán),始終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訪吏治,博采輿評,咸稱居官清正,實天下廉吏第一?!?/p>

        于成龍逝世之時,南京百姓“若喪妣”,痛哭不已,他們自發(fā)罷市,“男婦童叟皆入公署”,祭奠這位清廉一生的老總督。許多百姓還在家里掛上了他的畫像,逢年過節(jié),都要焚香頂禮。多年以后,康熙南巡看到民間不息的懷念,不由感慨寫道:“歷仕甘棠隨地蔭,兩江清節(jié)至今傳?!庇诔升埐粌H是官方樹立的典范,更是一個人民認(rèn)可的好官。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