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西楚霸王項羽 青銅器時代最后一個戰(zhàn)神

        2017-04-27 13:46:0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暴虐的人大都不快樂,他自己不快樂,也見不得別人快樂。他或許具有超人的力量,卻是不可理喻的破壞者,他是魔鬼。對于這種人,有人怕他,有

        暴虐的人大都不快樂,他自己不快樂,也見不得別人快樂。他或許具有超人的力量,卻是不可理喻的破壞者,他是魔鬼。對于這種人,有人怕他,有人討厭他,當然也有人敬畏他、崇拜他,他就是青銅器時代最后一個戰(zhàn)神----項羽。

        分析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我們大概可以形成這樣的印象,劉邦是個有道德缺陷的人,項羽則是個有人格缺陷的人,用今天的話,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心理變態(tài)的人。因此,他在比較項羽與劉邦的時候才說:“子羽暴虐,漢(即劉邦)行功德?!睕]錯,劉邦出身卑賤,來路不正,是個地痞流氓,但他總還算是個比較正常的人。他確實干了許多壞事、丑事,但都基本符合“損人利己”的行為邏輯。項羽干的壞事則大多是“損人又不利己”,從根本上突破了正常人的行為邏輯。他完全是一個心胸狹窄,疑神疑鬼,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莫名其妙的仇恨與恐懼當中,以殺人為事業(yè)卻又偶爾懷有婦人之仁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在《項羽本紀》里記錄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與殺人放火有關(guān)。一開篇,司馬遷就交待,項梁、項羽因為殺人,這時正在吳中避難。秦二世元年,陳勝等在大澤鄉(xiāng)起事。會稽郡守殷通找項梁商量,現(xiàn)在江北好多地方都造反了,這可是推翻秦政的大好時機呀。他是想讓項梁和桓楚(另一楚將)領(lǐng)兵,趁亂反秦。大約在殷通看來,他容留項氏叔侄在自己的地頭上避難,是有恩于他們,因此也就可以信賴他們??身椓号c項羽都是多疑而且殺人不眨眼的主兒,他們耍了個陰謀,竟把殷通殺了。項梁手里拎著殷通的腦袋,身上掛著殷通的印綬。殷通的待從護衛(wèi)見狀,大驚失色,亂作一團。項羽又乘興殺了百八十人,殷通府上的幸存者全都被他嚇趴下了。于是項梁當了會稽郡守,項羽為裨將。

        進攻襄城,大約是項羽領(lǐng)兵打的一場大戰(zhàn)。最初,仗打得不很順利,襄城守軍不肯投降,這讓項羽有些惱火,待攻入城中之后,竟將城中軍民“皆阬之”——全都活埋了。項羽帶著劉邦去攻城陽,攻下之后,又“屠之”——說白了就是屠城,屠殺城中軍民。在項羽的一系列“戰(zhàn)績”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兩個詞:“阬之”、“屠之”,而且無論軍民,一律“阬”“屠”。最著名的“阬之”是在秦將章邯率眾已經(jīng)投降歸楚之后,項羽指揮部下在一夜之間“擊阬”降卒二十余萬人。試想,這是一項多么龐大的殺埋“工程”?什么樣的人才能如此濫殺無辜、草菅人命,創(chuàng)造史上少有的“英雄偉業(yè)”?除了變態(tài)心理,無他。

        劉邦進咸陽秋毫無犯,而且到處放風(fēng),我們是來為民除害的。可項羽一進咸陽,先把早已經(jīng)下臺投降的秦王子嬰殺了,然后又燒了秦宮,一場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與此同時,還擄掠了無數(shù)財寶、婦女,鬧騰得天無寧日,民心盡失。有人好意勸他,他不聽,隨口罵了他一句:“沐猴而冠”,他竟把那人扔到大鍋里給活煮了。他不僅好殺人,而且殺人的手法總是那么兇狠殘忍,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從能殺人,敢殺人的角度來說,項羽確實是個大“英雄”。他剛剛自立為西楚霸王,馬上就把當初起事時擁立起來的“義帝”——本來就是徒具虛名的影子帝王——楚懷王殺了,隨后即受到了其他諸侯的挑戰(zhàn)。于是,新一輪的殺人游戲又開始了。這時項羽的主要對手由秦軍換成了劉邦的漢軍。雙方交鋒之初,正置項羽新成霸主,氣勢正盛,彭城一戰(zhàn),他指揮楚軍先殺了十萬漢軍,漢軍向南逃入山地,他們追擊到靈璧東面的睢水邊上,又殺了差不多十萬漢軍,以至于尸體堵塞了河道,“睢水為之不流”。

        項羽以讓世人震驚的殘暴暫時取得了戰(zhàn)場上的主動。劉邦從睢水戰(zhàn)場上落荒而逃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幾十個隨從了。在這一路潰退,倉皇于歧途的過程中,劉邦做了一個影響未來戰(zhàn)局的決定:策反項羽手下大將九江王黥布。隨何立刻奉命前去游說黥布,黥布果然反楚。從表面上看,這是隨何的游說之功,其實,黥布大約早就存心反叛項羽了,誰愿意追隨一個反復(fù)無常、脾氣暴躁、嗜血成性、殺人無度的神經(jīng)病呢?項羽最后未能成就帝業(yè),這恐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雖然強悍,可他身上具有讓人難以容忍的人格缺陷。

        楚軍攻下滎陽,活捉了奉劉邦之命在此留守的御史大夫周苛。項羽對周苛說,跟著我干吧,我任命你為上將軍,加封三萬戶侯。周苛則反唇譏,我看你還是趁早去向漢王投降吧,不然你早晚得成為漢王的俘虜,就你這熊樣兒,根本就不是漢王的對手。于是,項羽又把周苛扔到大鍋里給活煮了。周苛雖然死了,他的預(yù)言卻在日后實現(xiàn)了,項羽的確不是劉邦的對手。又過了不到兩年,項羽被劉邦及各路諸侯重重包圍于垓下,他終究沒有成就帝業(yè)稱孤道寡,卻落了個孤家寡人自刎烏江的下場,而且被眾人取其頭,分其體,把尸首撕了個四分五裂。就一個視殺人如兒戲的劊子手來說,這也是因果報應(yīng),毫厘不爽。

        這位被后世吹捧成“高貴英雄”的魔王本質(zhì)上就是個荒唐冷血的怪物。因此,就連劉邦這樣的地痞流氓也能站在人性的至高點上,慷慨激昂地列數(shù)他“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強殺秦降王子嬰”等十大罪狀。而他則理屈詞窮,無言反駁,只能“大怒”,向劉邦施放冷箭。

        項羽也許是個失敗者,盡管他曾經(jīng)稱王稱霸,掠天下財寶無數(shù),擄各地婦女無數(shù),但是,病態(tài)殘缺的人格注定了他四面楚歌的命運。他不僅是帝位之爭、權(quán)力與財富之爭的失敗者,而且是個生活的失敗者。對生命沒有一絲尊重的人,不可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快樂,更不可能享有生活的快樂。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人格缺陷遠遠要比道德缺陷更可怕,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

        他就是這樣一個自己不快樂,還想方設(shè)法毀滅別人快樂的人。至于那個被后人津津樂道的“霸王別姬”的戲碼兒,除了滿足某些人關(guān)于“英雄配美人”的桃色臆想,借此發(fā)一場春夢之外,更顯出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矛盾。

        項羽絕非希臘神話式的悲劇英雄。英雄的首要條件是悲天憫人,維護正義。而項羽恰恰相反,他視生命如草芥,視殺人如兒戲。其實在項羽看來,虞姬大概還不如他跨下那匹烏騅馬呢,在他那首臨終絕唱里先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然后才輪到:“虞兮虞兮奈若何!”寶馬和美人,都是他曾經(jīng)擁有并且喜歡的東西,現(xiàn)在要失去他們了,很有些舍不得,如此而已。既談不上人文關(guān)懷,也沒有人性的崇高,他這種暴虐成性的殺人狂,更不可能懂得愛為何物。

        他是一個因為心理變態(tài)而不可能快樂的人。在太史公的《項羽本紀》里,我們很難看到“喜”、“悅”、“樂”這些和快樂有關(guān)的詞語,而大多是“怒”、“大怒”、“瞋目而叱之”,他仿佛永遠繃著臉,皺著眉,瞪著眼。他敵視生活,敵視生命。他打了敗仗是殺人,打了勝仗是殺更多的人。

        他一生只笑過一次,卻是臨死之前的慘笑,當時時,他笑得很難看。他一邊這樣怪異地笑著,一邊對趕來救駕的烏江亭長說:“天之亡我……”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