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焚書坑儒的這些真相 別再冤枉秦始皇了!
很小的時候,大家都從課本上學到過“焚書坑儒”這個詞,簡單的講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說秦始皇下令把天下的書燒了,把讀書人挖個坑埋了。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當時還慶幸自己不是生在秦朝。不過其實,關于焚書坑儒,真相并不是和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些真相可能已經(jīng)被埋沒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衛(wèi)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p>
以上這段話是記載了秦始皇的焚書令,由這個指令可以看到,其實秦始皇并不是所有書都燒。具體說來有下面這些分類:
民間應該燒的書:
1、史書方面:《秦記》(秦國的史書)不燒,燒六國的史書和周天子的史書。
2、儒家方面:《詩經(jīng)》和《尚書》燒掉,其余的不燒。但《春秋》屬于史書,所以也在燒之列。
3、諸子百家全部燒掉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衛(wèi)雜燒之?!币簿褪侨寮医?jīng)典和諸子百家,都留了副本在博士官那里。民間收藏的全部燒掉,官方收藏的則不燒。
六國史書則全部燒掉,官方的也燒了。
最后還要注意:法令下三十日之內,把書交給官府燒掉。既然還有三十天,那么這三十天內,很多書就可以被背誦下來了。這也是為什么后來有些書還是能流傳下來,因為大家都靠口口相傳。雖然有些錯誤,不過大體內容是保留了下來。索性秦朝很短命,秦朝滅亡后,書本又可以在民間現(xiàn)身了。
雖然秦始皇大范圍燒書,不過基本都留了副本了。副本就收藏在秦朝宮廷,可惜項羽一把火燒掉了。
劉邦搬出來一部分——秦朝的土地薄、賦役冊,這些都是有利于他統(tǒng)治的書。他連秦朝的法律都懶得搬,我們今天同樣不知道秦律的具體內容,都說秦國以法治國,那么多法律文書,現(xiàn)在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