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平定烏丸誰功勞最大 不是郭嘉而是他
曹操斬殺袁譚,平定冀州以后,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逃到了三郡烏丸。烏丸一直接受袁紹的統(tǒng)領(lǐng),袁紹還采取過相當于朝廷和親一樣的政策措施,所以袁氏對烏丸的影響很大。袁尚到了烏丸后,多次返回來搶劫破壞,對北部邊界的威脅依然存在。曹操擔心袁尚利用烏丸的勢力恢復(fù)冀州死灰復(fù)燃,遂決定北征三郡烏丸。北征烏丸,大部分人并不看好,是郭嘉堅決主張并說服曹操做出了決策。
實際攻打過程中,是張遼任前鋒并斬殺了蹋頓單于,可以說,這兩個人功勞很大。但是,曹操在行軍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幾乎是一籌莫展。
就在這次北征將要半途而廢之際,是一個人幫助曹操克服了這個難題,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人的功勞才是最大的一個。
那么,這個人是誰,他又是怎樣幫助曹操度過難關(guān)的呢?
這個人就是田疇。
北征烏丸前,曹操的多數(shù)部下都勸曹操不要進行這次戰(zhàn)役,原因是擔心劉表派遣劉備背后偷襲許都。尤其是張遼,那話說的就更清楚:
“許縣是天下的中心。現(xiàn)在天子就在許,主公您遠出北征,假如劉表派遣劉備率軍進攻許縣,占領(lǐng)后以此號令四方,恐怕您的優(yōu)勢從此就要丟失了?!?/p>
但是郭嘉認為:
“主公您雖然威震天下,但烏丸人自恃其地域偏遠,必然不會做軍事準備。正因為他們不會設(shè)防,我們突然襲擊,一定能將他們消滅。況且袁紹對河北之地和烏丸地區(qū)的民眾有恩惠,而袁尚兄弟還在,假如他們得到烏丸人的軍資,再招回過去的臣僚,讓烏丸單于蹋頓萌生南向中原的野心,恐怕那時候青州、冀州就不是我們自己能夠保有的了。劉表不過是一個座談客而已,他的才略不足以駕御劉備。重用劉備,則恐怕將來不受節(jié)制;輕用呢,劉備又不會甘心為他所用。因此,我方就是國內(nèi)空虛去遠征烏丸,明公您也不必有什么憂慮?!?/p>
有了郭嘉這一番分析判斷,曹操遂決定親帥大軍北征烏丸??梢哉f,北征決策的做出,主要功勞在郭嘉。
北征大軍隊來到無終縣。此時正是夏季,雨水連綿,而海濱低洼地區(qū),道路泥濘不能通行,敵人又把守著險要路段,軍隊無法行進。曹操非常憂慮,就將此事詢問田疇。
田疇說:
“這條道路秋夏季節(jié)常常積水,說它淺不能通行車馬,說它深又不能行船,這種狀況已經(jīng)形成很久了。原先的北平郡的郡府設(shè)在平岡縣,道路經(jīng)過盧龍塞,直通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從漢光武帝建武年間以來,故道破敗斷絕,至今已近二百年了,但還有隱蔽的小路可以找到。
現(xiàn)在敵人還正以為大軍將經(jīng)由無終這一通道,因無路前進只能撤退,因此其防備肯定松懈。如果我們悄悄回軍,從盧龍口越過白檀的險要處,從荒蕪人煙地帶出兵,道路既近又便捷,乘他們沒有防備去攻打,蹋頓單于就可以不用戰(zhàn)斗而抓獲了?!?/p>
曹操聽后非常高興,立即率軍返回,并在水邊路旁豎立一塊大木牌,上面寫著:“現(xiàn)在正當暑夏季節(jié),道路不通,姑且等到秋冬,然后再行進軍?!?/p>
敵人的偵察兵看到了,真的以為魏國大軍已經(jīng)撤走了。曹操命令田疇帶領(lǐng)他的部眾作向?qū)?,登上徐無山,越過盧龍塞,經(jīng)過平岡,登上白狼堆,離柳城只有二百余里時,敵軍才發(fā)現(xiàn)曹軍。
袁尚、袁熙、單于以及曹操都親自上陣,雙方激烈交戰(zhàn)。由于敵軍倉皇迎戰(zhàn),曹操攀上高處,見敵人軍陣不整,就派出張遼為前鋒,沖擊敵陣。張遼奮勇向前,大破烏丸軍,并斬殺蹋頓單于,曹軍終于大獲全勝。
那么,田疇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又為什么知道這樣一條道路呢?田疇是右北平無終縣(今天津薊縣)人,年輕時曾經(jīng)作為幽州刺史劉虞的使者出使朝廷。就是這次出使,也表現(xiàn)出了田疇對于地形有著獨特的敏銳性。他認為,當時天下大亂,道路阻斷,盜賊橫行,如果以官員的身份行走,必然遭到劫掠,于是希望暗自上路。劉虞同意后,田疇從自己的家人和仰慕他的人中挑選隨從,上路后出塞,沿著陰山走朔方郡,終于到達長安完成使命。只可惜歸來后劉虞已經(jīng)被公孫瓚所殺害。田疇到劉虞的墓前去祭掃,為此惹惱了公孫瓚,公孫瓚用重金通緝捉拿田疇,捉到后責難田疇,問他為什么不將章報給他?在田疇理直氣壯的言辭下,公孫瓚理屈詞窮,再加上畏于田疇的名聲,只好放了田疇。
田疇回到家鄉(xiāng)后,發(fā)誓要為劉虞報仇,于是帶著宗族中人和一些愿意依附他的人進入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中。百姓們前來歸附的很多,幾年中就達到了五千多戶。
田疇和大家一起制定了二十幾條法律,以及禮儀和辦學(xué)規(guī)劃等等,儼然成為一個小“獨立王國”。由于這兒治理的好,幾乎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境界,田疇又有威望,北方部族的人還派遣使者來和田疇交往。
由于烏丸過去多次殺害徐無山所在郡的官吏,田疇多次想討伐他們,只因為實力不夠沒有實施。
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討烏丸,就派遣使者征召田疇。田疇曾經(jīng)多次拒絕朝廷的征召,還先后拒絕過劉虞、袁紹以及袁尚的任命,尤其是袁紹,先后派了五次使者,都被田疇所拒絕。
當曹操的使者來后,田疇卻一反常態(tài),命令門客趕緊整理行裝,跟隨者使者到了曹操軍中。曹操和他交談后,認為田疇這樣的人不應(yīng)該拿他當作自己的屬員對待,就任命田疇為蓨縣縣令。這才有了為曹操行軍指路并充任向?qū)Т驍跬枰皇隆?/p>
可以說,如果不知道有這樣一條捷徑,郭嘉的輕裝奇襲之計也是難以實行。尤其是,沒有田疇對地形的熟悉,曹操是不可能出其不意出現(xiàn)在敵人面前的。
所以說,曹操智謀之士的智計得以實施、武將勇力得以施展,都因為有了田疇這一次的指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田疇這個承上啟下作用,理應(yīng)是北征烏丸功勞第一,只是因為田疇其人不愿意做官,他的這番功勞多多少少有些被人忽視。
各位看官,對此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