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人人做人人爽|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亚洲免费AV在线

<source id="usrd9"><ins id="usrd9"></ins></source>

<form id="usrd9"><tr id="usrd9"></tr></form>
      1.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清朝順治帝去世前為何不愿傳位于康熙?

        2017-04-13 22:50: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 福臨(即: 順治皇帝)因出天花卒于養(yǎng)心殿,遺詔命皇三子玄燁繼位。福臨真的屬意于玄燁(即:康熙皇帝)嗎?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 福臨(即: 順治皇帝)因出天花卒于養(yǎng)心殿,遺詔命皇三子玄燁繼位。福臨真的屬意于玄燁(即:康熙皇帝)嗎?

        《清圣祖實錄》記載,玄燁"六齡(順治十六年)時,嘗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問安宮中,世祖各問其志。"常寧只有3歲,不能回答;福全說長大了"愿為賢王";玄燁則告訴皇父:我長大了愿"效法皇父",勤勉盡力,"世祖皇帝于是遂屬意焉。"

        可是,《湯若望傳》一書中說,福臨去世前考慮皇位繼承人選時,"想到了一位從兄弟,但是皇太后和親王們的見解,都是愿意皇帝從皇子中選擇一位繼位者。皇帝使人問湯若望底意見。湯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一方面,而認(為)被皇太后選擇的一位太子,為最合適的繼位者。"

        "皇帝最后受到湯若望底勸促,舍去一位年齡較長的皇子(福全),而封一位庶出的,還不到七歲的皇子(玄燁)為帝位之繼承者。"所以做此選擇,"是因為這位年齡較幼的太子,在髫齡時已經(jīng)出過天花,不會再受到這種病癥的傷害。"

        福臨屬意的這位從兄弟,很可能是指安親王岳樂,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饒馀郡王阿巴泰之子。清入關初年,岳樂率軍南北征伐,曾擊敗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參與議政,掌部院事務,具有軍、政兩方面豐富經(jīng)驗。岳樂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福臨去世時,他正值盛年,是福臨所有從兄弟中很突出的一位。

        福臨舍子傳兄的想法,也同下述兩種因素有關。

        福臨去世前,清廷內部開明派與保守派之間矛盾突出,在一系列大政方針問題上,福臨同孝莊、索尼等人存在分歧,雙方關系很緊張。如果8歲的玄燁繼位,反對派的主張立即占據(jù)優(yōu)勢,福臨的治國方針與舉措將付之東流。他想傳位于岳樂,說明后者是支持他的政治舉措的。

        福臨親政的第三年,即順治十年,急于前去盛京(沈陽)謁陵,經(jīng)群臣勸阻,未能成行,延至翌年七月。起程前,滿漢大臣又以戰(zhàn)事尚未結束、國帑不足等為由,再行勸阻。

        "時烏金王(鄭親王濟爾哈朗)亦言之。上曰,朕去后,爾即有天下可也。王曰,昔先皇顧命,以圣躬相托,非以天下與臣,今所言專欲保護圣躬耳,萬一不測奈何。上曰,如欲大位者,聽為之耳,若再言,即革汝儀衛(wèi)。是月晦,罷行。中外稱慶。"

        濟爾哈朗是福臨的從叔父,曾與攝政王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讓濟爾哈朗稱帝自為,顯然是惱怒之下,意氣用事之言,但卻反映出他頭腦中,還有清朝入關前軍事民主制(共主國政,皇位由推舉產生等)習俗的殘余,而子承父位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起碼是不明確的。

        玄燁自幼與皇父相處無多,很少得到父愛,在決定他一生命運的皇位繼承人問題上,又多虧祖母孝莊的堅持。得以繼位。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