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 隋煬帝楊廣
楊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有名的人物,不僅在歷史上,在現(xiàn)在他也依然很有名氣,因為關于他的史料有很多,并且除了這些史料之外楊廣還廣泛地出現(xiàn)在現(xiàn)在的一些影視作品中,所以他是一個人們都熟悉的歷史人物。那么楊廣是誰,他的具體簡介是什么呢,在歷史上楊廣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呢?
楊廣的簡介
楊廣,字阿摐,小名英,故稱楊英,楊阿摐。生于公元569年,死于公元618年,享年49。
楊廣是隋朝第二個皇帝,但是他不是嫡長子,皇位是從兄長手中,篡權而得之。
公元581年,楊廣被封為晉王,在為隋朝一統(tǒng)天下之時,也立下大功,為了奪得皇位,籠絡了一批有才之士。楊廣的兄長因生活漸漸奢靡,被隋文帝所厭惡。而楊廣得知文帝喜好,迎合奉承著,慢慢地討得了文帝的喜歡。文帝對楊廣越來越滿意,又因為古訓“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遲遲沒有讓楊廣登上太子之位。
公元600年,楊廣勾結楊素,在文帝與獨孤皇后面前,惡意中傷楊勇,使得文帝大怒,免去楊勇太子之位,楊廣得以篡權成功。
公元604年,文帝重病,楊廣已按耐不住野心,聯(lián)合楊素等大臣,弒父殺兄,登基稱帝。登上皇位后,楊廣露出了本性,生活比之以前,兼職判若兩人,日日歌舞升平,夜夜酒池肉林。為了不在朝理政,四處巡游,征集美女,役使丁男開鑿大運河。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漸漸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反抗暴政。在公元613年4月,李密率領瓦崗軍攻入京都,并歷數(shù)楊廣罪證。楊廣自知大難臨頭,常說:“腦袋生的這么俊朗,誰能忍心砍下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起兵造反,楊廣得知逃亡異地,被裴虔通、元禮等捕獲,讓令狐行達將他勒死。
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天天對著銅鏡唉聲嘆氣的說道:“這么英俊硬朗的頭,誰會忍心將他砍下啊?”就這樣,楊廣一天天生活照舊。此事已是民怨四起,反動起義的政權不計其數(shù),以瓦崗李密,洛陽王世充,太原李淵聲勢最為浩大。
同年三月,楊廣打算到南京的治丹陽宮安度晚年,可是當時身邊的侍衛(wèi)都是關中人士,他們不愿遠離家鄉(xiāng),到南京定居,就出現(xiàn)了大批量逃兵的現(xiàn)象。就在這個時候,宇文化及發(fā)動兵變,隋煬帝楊廣得知后,立刻逃出宮去,在逃亡西閣的路上,被叛軍追上。楊廣自知已無路可逃,就想要喝下隨身攜帶的毒酒,被叛軍阻攔住,叛軍將領裴虔通讓下屬令狐行達把楊廣縊死。
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他弒父殺兄才當上了皇帝,因此他的登基之路比較殘酷,但是這也是古代中國很多皇子難以避免的道路,但是也有皇子以殘酷的方式登基后成了一個賢君,可是楊廣登基后并沒有好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是每天沉溺在酒色之中,楊廣不會知道他已經(jīng)把自己送上了一條死路,在49歲的時候楊廣沒能逃脫叛軍的兵變,最后被叛軍殺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