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政治態(tài)度是怎樣的 川端康成的成就
川端康成,日本大阪人,生于一八九九年六月十四日,死于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臨終前四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在文學上有頗多造詣的近代文學家。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簡介中指出,他幼年時十分不幸,命運坎坷波折。它不僅自幼父母雙亡,姐姐和祖父祖母也相繼去世。親人的接連離去不僅對幼小的他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使他養(yǎng)成了悲涼孤獨的性格,這后來也成為了他的最重要最明顯的文學風格。
通過川端康成簡介還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是一個十分刻苦用功的人。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決心進入了全日本最好的大學——東京大學讀書深造,為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他在校期間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為自己日后寫作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他一生的前期中期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創(chuàng)作中渡過。
川端康成簡介中說,晚年的川端康成致力于圍棋的研究。據說他還和包括日籍華人吳清源在內的諸多日本圍棋名人對弈過,并對圍棋的“棋道”深有體會。不幸的是,在一九六二年二月份的時候,他因出現(xiàn)了安眠藥藥物成癮癥狀被迫在東大醫(yī)院住院治療,連著十天不省人事。隔年之后,身體患病的川端康成為日本文學的發(fā)展還擔任了日本的近代文學博物館委員長一職。
他一直拖著病體在日本文壇上忙碌著,直到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夜晚,他在極度憂郁和矛盾中打開了煤氣罐,自殺身亡。一代文學巨星就此謝幕。
川端康成政治態(tài)度
川端康成是日本的一個小說家,他曾經被人們稱作“踏著葬禮的名人”。川端康成在政治上的參與度其實并不是很高,那么川端康成政治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
川端康成圖片
根據資料記載,川端康成在對待《文學界》內部是否由暗轉明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是回避的,他向人們表現(xiàn)出一副不向日本軍國主義靠近的態(tài)度,但是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自己的堅定立場,而是選擇用旁觀者的態(tài)度來掩藏自己害怕彷徨的心情。在《文學界》內部斗爭的第二年,情勢已經逐漸明朗,但是川端康成卻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進入了“文藝懇談會”,這其實是政府企圖通過集合一批在日本有影響的作家來控制文壇。川端康成在知道這些事情之后,竭盡全力進行自我安慰,不斷的告訴自己對“文藝懇談會”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并不是自己甘愿的參加。不過,川端康成并沒有積極抵制政府的這一做法,而是被動的接受。
那么川端康成政治態(tài)度為什么是這樣的呢?其實這和他的性格有關,他從小經歷祖父、父母和姐姐的逝世,所以他對死亡是非??謶值模偌由袭敃r中國的道家思想傳入日本,他便借助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不停地麻痹自己,以此來安慰自己隨波逐流的政治態(tài)度,從而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危。
所以說,川端康成政治態(tài)度是非常不堅定的,即使他的內心并不認同日本政府的一些做法,但是由于他一直用無為而治的思想麻痹自己,所以他從來沒有積極反抗過,只是被動的接受。